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2020年農曆二月十九日,

恭迎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誕日。

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清 金禮贏《觀音圖》

本篇分享韓霄先生臨摹清代金禮贏的《觀音圖》,圖中觀音坐在獅子身上,注視著善財童子。觀音神態靜穆,衣紋線條流動,已含人間生活氣息。觀音、童子、鸚鵡三者神態相互呼應,整個畫面呈清淡高雅之氣。

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觀世音】
自修義:觀世音,是《楞嚴經》卷六所說這位菩薩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聞,而是向內自聞耳根中能聞的聞性,觀察分析世間音聲的虛妄不實,不受所動,由此達到“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如不動”大解脫境。《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自述正是因為達到了“觀世音”的修行境界,被當時的如來所讚歎並賜名“觀世音”。
度他義:觀世音,指的是這位菩薩能觀察世間眾生的心聲並救拔其苦。《法華經普門品》說,凡有眾生,危難之時而專心虔誠地稱念觀音聖號,觀音菩薩便會立即聽到每一眾生的音聲而同時予以救濟,所以叫做觀世音。《悲華經》中說,寶藏佛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功德,所以賜名為“觀世音”。

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觀自在】
特指:玄奘認為含“觀照縱任”之意,即觀照萬法而任運自在。“觀自在”,意為眾生所見之主,所以玄奘譯為觀自在菩薩,可見於《般若心經》。太虛大師認為:因為觀世音菩薩有般若的智慧,洞徹世間“五蘊皆空”的真實相,而達到“觀自在”境界,所以能救苦救難。
通指:觀自在菩薩,即般若觀慧已得自在的菩薩,菩薩依德立名,凡是菩薩登地,通達真理,斷我法執,度生死苦,即可名觀自在。觀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理的觀察,由此洞見人生的究竟。自在指擺脫了有漏有取的蘊等繫縛,而得身心的自由自在。佛經上說,八地以上的菩薩,得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是菩薩的觀自在者。

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繪者:韓霄,字摩雲。
河北寧晉人士,三十歲接觸工筆畫,後跟隨恩師學習五年有餘,日日筆耕不輟,深入研習傳統工筆人物,雖已出師兩年仍不敢懈怠,每觀古時道釋壁畫或水陸畫人物時,常感慈容威嚴,震懾人心,摹繪之時力求精益求精。

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禮敬菩薩|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關注“筆尖上的般若”,長享智慧清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