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歲半的男寶寶出現了鞘膜積液的情況,應該怎麼辦?能自愈嗎?

錦瑟年華4092


作為兒科醫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在男寶寶當中啊,出現鞘膜積液並不少見,有什麼樣的症狀呢?

簡單說就是,肚子裡面的水留下去,存在一個沒有閉合的管腔裡面形成一個包塊,在我們的陰囊處可以看到一個包塊。

這個包塊往往在活動後會增大,下午的時候看起來稍微大一些,早上醒來的時候比較小,如果有經驗的醫生啊,拿著手電筒對著包塊照射,可以看到裡面是透亮的。

項目經驗一般不存在砍斷的風險,危害會比較小,而且自愈也會比較高,在寶寶一歲半的時候還是可以繼續觀察的,手術並沒有那麼緊迫。

如果寶寶已經到了兩三歲還沒有治癒,那麼建議找醫生諮詢一下,看看是否要做一個小手術。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點贊後轉發,如有問題請關注後留言。


兒科醫生雨滴


鞘膜積液對大多數男寶寶來說,一般多發生於出生後的6~18個月。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由鞘膜腔內聚集的液體超過了正常量,從而出現的囊腫而引起的症狀。最為明顯的症狀主要是以陰囊性腫物,出現睪丸大小不一。如果寶寶出現的鞘膜積液一直沒有變小的情況時,就需要帶寶寶及時就醫,根據寶寶的情況來選擇是否手術修補術治療的。

在這裡寶媽媽要注意的是,由於睪丸鞘膜積液和疝氣有相同之處,有的寶媽媽總以為這兩種疾病是一種疾病。

簡單的說,就是當液體從腹部通過寶寶體內開放的通道(一般這個通道,在妊娠的最後三個月都會關閉的)滲入陰囊,如果這時寶寶出生後通道很寬敞,從而就會使小腸從腹部滑入陰囊,這種情況就會形成腹股溝疝。如果通道較為狹窄,小腸不能通過,但是液體可以流入時,這種情況就會引起鞘膜積液的。

由於寶寶的個體發育不同,所以,寶寶出現的鞘膜積液的病情程度也是不同的。但是一般的寶寶,在兩歲之前會自愈的。但是,有的寶寶則會出現積液的症狀加重,這時就需要及時帶寶寶就醫,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和鞘膜積液的程度,來選擇是否手術治療的。由於鞘膜積液的類型不同,所以,在選擇給寶寶手術時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也要根據鞘膜積液的類型來決定的。當然,鞘膜翻轉術,在臨床上是最常見的操作,最簡單的手術。(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兒科醫生琪樂


答案是有可能自愈,有可能鞘膜積液不能自行吸收需要手術治療.



為什麼呢? 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鞘膜積液及病因.

鞘膜積液是指鞘膜囊內積聚的液體超過正常量而形成囊腫者,則稱之為鞘膜積液。它是一種常見疾病,可見於各種年齡。

病因: 在胚胎早期 ,睪丸位於腹膜後第2~3腰椎旁,以後逐漸下降;第7~9個月是睪丸經腹股溝管下降到陰囊,同時附著於睪丸的腹膜也隨之向下走行,沿精索及睪丸形成鞘狀突。



在患兒出生前或者出生後: 精索部的鞘狀突一般大多自行封閉,形成纖維索。 睪丸部的鞘狀突覆蓋在睪丸與附睪表面,稱為睪丸鞘膜,其內層為髒層,外層為壁層,兩層之間形成一腔隙,稱為鞘膜腔。

在正常情況下睪丸鞘膜內含有少量液體,其可通過精索內靜脈和淋巴系統以恆定的速度吸收,當鞘膜本身或睪丸、附睪等發生病變時,液體的分泌增加或吸收減少,都可形成鞘膜積液。

嬰幼兒的鞘膜積液和其淋巴系統發育遲緩相關,當其發育完善後,鞘膜積液可自行吸收。另外嬰幼兒左側睪丸下降早於右側,故鞘狀突閉鎖左側亦早於右側,因而左側鞘膜積液的發生較右側少.故嬰兒型鞘膜積液右側發生幾率較左側多,鞘膜積液主要見於2歲以內小兒,單側多見。

第一種:非手術治療 主要適用於兩歲以內的單純鞘膜積液,常常可自行吸收. 觀察定期隨訪,即非手術治療.對於病程緩慢,鞘膜積液較少,張力不高,而且很長一段時間積液不增加的患兒,一般往往能自行吸收,無需手術治療。因全身病變導致的鞘膜積液,當原發病治癒後,積液隨之吸收. 另外部分朋友可能聽說穿刺抽液治療,不開刀,有這種方法 ,為什麼沒有被推廣呢,是因為單純穿刺抽液極易復發,價值不大。

第二種:手術治療是鞘膜積液最主要的治療方式,不僅安全而且可靠. 主要適用於各種類型的慢性鞘膜積液,體積較大有症狀者. 鞘膜積液有多種,其中交通性鞘膜積液使用微創腹腔鏡手術,效果良好,好處多多. ,由於腹腔鏡有局部放大的效果,能非常清楚的辨認內環口的血管,縫合時可避免損傷精索血管及輸精管.術後併發症少,疼痛輕,住院時間短,無明顯疤痕,不影響美觀。


佳園道


鞘膜積液多指睪丸鞘膜積液,是一種多發於新生兒的生殖系統疾病。睪丸鞘膜積液會對男性生殖系統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不但可能會影響到性器官的發育,還可能會影響到生殖能力,必須及時治療。

但由於患兒年齡過小,發育尚不完全,部分患兒鞘膜積液會隨時間延長逐漸消失,並且過早進行手術對生殖系統也有不利影響,因此臨床治療時通常以保守治療、對症治療為主,同時觀察症狀是否會消失。

若患兒剛出生時期表現出明顯的鞘膜積液,一般需要觀察至兩歲,若患兒後天發生鞘膜積液,一般需要觀察至3歲。如不能自愈,再考慮手術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