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種媽媽,很難養出有“男子漢”氣概的兒子,希望你不在其中

文|西紅柿媽媽

小姜今年28歲了,他最近處的一個女朋友,第二次見面後又分手了。女孩子說,小姜太“娘”了,不是她喜歡的類型。一個大男人手機掉在地上屏幕受傷了,他居然眼圈發紅就要哭出來了,還要回家問問媽媽怎麼辦?這樣的男人以後怎麼能承擔家庭責任呢?

很多男孩是越來越沒有個男孩子樣兒了,他們髮型柔軟濃密,妝容精緻漂亮,服飾搭配很潮範,但是卻不能用“很帥”來形容。這些偏女性化的男孩,好一點兒被稱為“花美男”、“小鮮肉”,不好聽一點兒被稱為“有點娘”。

這四種媽媽,很難養出有“男子漢”氣概的兒子,希望你不在其中

男孩女性化,已經成為很多有兒子的家長很關心的問題。有人把男孩過於陰柔,缺乏陽剛之氣的現象稱為“男孩危機”。男孩為什麼會這樣,除了社會因素,家庭教育影響更大。

這四種媽媽,很難養出有“男子漢”氣概的兒子,只會越來越“柔”,希望你不在其中

1、喪偶式育兒的媽媽。

這四種媽媽,很難養出有“男子漢”氣概的兒子,希望你不在其中

不管大家承不承認,現在教育孩子的主力軍是媽媽們,爸爸對孩子的陪伴簡直是太少了。媽媽們的這種“喪偶式”育兒,使男孩在成長過程中,長期以女性為參照物。所以,他們的身上會出現更多具有女性化的標誌,細心、敏感、溫柔、體貼等等。

爸爸的缺席,有時候會引起媽媽的不滿。媽媽如果經常在孩子面前“詆譭”爸爸,“不顧家”、“為了孩子和你湊活”、“渣男”,媽媽這樣的評價,使兒子更加對爸爸的形象沒有認同感。和爸爸一樣,同樣身為男性的兒子,有時候也會在心理上自我貶低。

2、控制慾太強的“虎媽”。

男孩就是比女孩難帶,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感觸。男孩經常把自己身上磕得青一塊,紫一塊的,身上的衣服總是弄得髒兮兮的,還會經常把家裡也搞得一團糟。媽媽們面對破壞力特別強的兒子,都會採取什麼樣的方法教育呢?

這四種媽媽,很難養出有“男子漢”氣概的兒子,希望你不在其中

有的媽媽很無奈,一邊跟在兒子身後處理善後,一邊在心裡默唸:“這是自己親生的,扔不得”。有一部分媽媽會很有成就感,因為他們把兒子“控制”得很好。兒子像小公主一樣,每天很乖、聽話、不調皮,說話輕聲細語,衣服一塵不染。

讓運動能力很強的男孩子這樣做,簡直就是在泯滅男孩敢於冒險、勇於探索的天性。媽媽時刻想要掌控孩子的人生,對孩子來說,真是一個巨大的悲哀。

3、太溺愛孩子的媽媽。

孩子都是媽媽的“掌上明珠”,但是溺愛孩子只會讓孩子過度依賴你。孩子吃雞蛋,媽媽要把雞蛋皮剝好,吃魚要把魚刺剔淨,衣服不會穿,襪子不會洗。媽媽對孩子經常說的是,你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

這四種媽媽,很難養出有“男子漢”氣概的兒子,希望你不在其中

所以,才會出現上大學了,把髒衣服寄回家的“媽寶男”。一個男孩子,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你還能指望他有什麼社會擔當嗎?

4、性別教育淡化的媽媽。

很多媽媽並不在意孩子性別意識的培養。有的媽媽會把好幾歲的兒子帶進女廁所、女浴室,有的男孩10歲了,還和爸爸媽媽睡一張床。媽媽的這一系列的做法,都影響兒子性別意識的建立。性別意識模糊,為孩子性格健康發展埋下隱患。

家裡有兒子,媽媽當然希望他可以長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不斷提高孩子的“陽剛之氣”呢?

這四種媽媽,很難養出有“男子漢”氣概的兒子,希望你不在其中

1、對兒子進行性別教育。

孩子在三歲左右就會有性別意識,這時候就可以對孩子進行“男女有別”的教育內容。男孩和女孩有哪些不同,和女孩做朋友應該注意些什麼。另外,兒子漸漸長大,媽媽還要注意“兒大避母”。

2、讓爸爸參與照顧兒子。

爸爸對兒子的陪伴,是媽媽們不能替代的。爸爸多帶孩子玩一些運動類型的遊戲,和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和信任感。這樣當兒子遇到什麼問題,也會多請教爸爸,爸爸身上的陽剛之氣也會“傳遞”給兒子的。

這四種媽媽,很難養出有“男子漢”氣概的兒子,希望你不在其中

3、鼓勵兒子參加集體活動。

媽媽應該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可以鍛鍊孩子的抗壓能力、競爭意識,和克服困難的勇氣。

4、兒子也要做家務。

孩子真的不是隻要好好學習就行了,一定要讓孩子適當承擔一些家務活。在家務勞動中,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會得到鍛鍊,責任感也會加強。

父母和孩子終究是會漸行漸遠,請把屬於孩子的責任交給孩子來完成。孩子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的艱難困苦,我們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這四種媽媽,很難養出有“男子漢”氣概的兒子,希望你不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