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如何避免成為“油膩大叔”

人到中年,需要注重自我保養。避免成為“油膩大叔”需要注意兼顧家庭與事業,注意自己自己的“清新自然”。中學時代讀《平凡世界》,對田曉霞擔心孫少平滿嘴只知道吃,滿眼就看那個豬娃便宜,失去了生活的激情。人到中年,應該讓自己的生活更有質量。此時,大家基本上衣食無憂甚至事業穩定,應該有所追求。即使是律師,下班期間也應該做回自己,律師只是自己的工作身份,而不是生活全部。


人到中年,如何避免成為“油膩大叔”


1、讀書

蘇軾曾說“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人到中年需要堅持閱讀,從而保持精神上的清新灑脫。中國傳統文化講究“晴耕雨讀”,曹操也曾夢想春秋狩獵冬夏讀書。讀書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書香門第”在中國文化中比起“鐘鳴鼎食”的貴族門第更受歡迎。有人說“太忙”,但時間總是可以擠出來的,喜歡打麻將的人每天都會有時間打打麻將,喜歡讀書的人每天總能擠出時間看看書。當然,讀書之餘自己寫寫文章、與朋友交流一二,更是一種享受。

2、安步

古人“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徒步其實是人到中年最好的鍛鍊。中年大叔沒有年輕人的血氣,激烈運動有些力不從心,那就可以選擇徒步。徒步不需要整塊的時間,只要有空幾分鐘十幾分鍾或者幾十分鐘都可以,徒步本身就是全身性的放鬆與鍛鍊,從而可以獲得廣泛的生活活力。外出如果不是太遠,儘量徒步前往,畢竟身體健康是自己的。

3、下廚

人到中年,對飲食應該有更高的要求。能夠不在外面吃飯,儘量“在家吃”,即使朋友聚會也應該首選“自己做”。男人不一定要自己做飯,但一定要自己會做飯,聚會之類都可以自己安排。下廚炒幾個菜,可以選擇自己喜歡吃的拿手好菜,也可以給他人提供服務。上幾次惠州記者與律師小聚,我們乾脆自己做飯,也很有趣。如果有幾個孩子喜歡吃的菜,這“奶爸”更受歡迎。下廚儘量素菜為主,有一兩個葷腥足矣,我是更喜歡白菜豆腐。


人到中年,如何避免成為“油膩大叔”

4、遠途

曾說“我想去桂林”,有感慨“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有錢的時候沒有時間”。人到中年,需要有幾次說走就走的旅行,至少名山大川、雪山沙漠、梯田胡楊,都不可錯過。此時可以帶上三五個人,寄情于山水田園之間,此樂何極?一路上美景、美食、美文都不可辜負。

5、偎熟

人到中年,許多親戚朋友與老鄉同學逐漸凋零,生命太脆弱,需要珍惜在一起的機會。熟人之間,如果有空聚一聚,就不要推辭了。老家的熟人更是難能可貴,如果有時間回老家,就儘量回去一趟,偎依一下熟悉的氣息。許多人看不懂我們為什麼喜歡回老家,其實那是一種對如煙往事的追憶,也是對自己青澀年華的回味。此外,也要多陪伴家人尤其是老人,畢竟他們與自己相處的時間更短。

6、知足

人到中年,需要有一種享受幸福的心態善待自己。無論是哪個行業,此時大家基本都事業穩定,需要“歇歇腳”需要“暫時停下來”。慾望太多,就難以知足常樂。用享福的心態處理周圍的人和事,就像解放的普羅米修斯,即使推著石頭上山也可以唱著歌兒享受其中的樂趣。當我們不在怨天尤人,而是苦中作樂或忙裡偷閒時,我們就不再被俗事所困擾。追求屬於自己的快樂,享受屬於自己的幸福,這才有自得其樂,“帝力於我何有哉?”。

人到中年,不應該是“油膩大叔”,而應該是充滿活力的“成熟大哥”。舉手投足之間,多一些“熱愛生命”,少一些戾氣與怨氣。生命可貴,愛情更高,需要多一些珍重與珍惜。


人到中年,如何避免成為“油膩大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