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姓用特殊方式“打開”春天

中國百姓用特殊方式“打開”春天

手拿登山杖的遊客拉開距離,排隊進入寧夏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銀川3月14日電(記者趙倩、馬思嘉)在停業一個多月後,寧夏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大門終於打開。遊客的到來為初春時節的賀蘭山增添了許多生氣,就連山間的岩羊似乎也因為見到久違的“朋友”而跳得更加歡快。

“賀蘭山,我來了……”一聲聲吶喊在空曠的山谷迴盪。

“在家悶了一個多月,終於呼吸到山裡的新鮮空氣,身心舒暢多了。景區防疫工作很仔細,帶孩子來也放心。”寧夏銀川市市民劉崢說。同其他遊客一樣,他和妻子、女兒都戴著口罩,經過層層檢疫、手部消毒才進入景區。

春季,萬物復甦,正是踏青遊玩的好時節。不過,今年有些特殊。為了防控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政府倡導百姓儘量減少外出,從一月下旬開始,全國各地的景區、公共場所等也基本關停。

中国百姓用特殊方式“打开”春天

岩羊輕快地奔走於賀蘭山中。新華社記者賈浩成攝

隨著全國多地疫情風險等級持續降低,中國文化和旅遊部2月25日發文,指導全國旅遊景區繼續實施疫情防控、穩步做好恢復開放相關工作。

“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開放露天景區是必要的,地勢開闊、空氣清新,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說。

寧夏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寧夏恢復開放的首批景區之一。由於它地處寧夏首府銀川市近郊,因此成為當地人踏春、登高、觀賞岩羊的常去之地。

公園營銷部經理蘇靜怡說,景區停業期間,不斷有遊客打電話諮詢開放日期,可以感受到人們特別強烈的春遊渴望。“初春的寧夏,天氣還未完全轉暖,而2月29日開放當天就迎來500多名遊客,週末的時候一天最多有近千人,比往年同期還要多。”她說。

然而,景區開放並不意味著完全放開,安全仍是前提。根據文旅部發布的《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恢復開放的景區應嚴控遊客流量、防止人員聚集、落實實名登記等。

據寧夏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常務副總經理左鋼強介紹,在正式開放兩週前,景區就已組織工作人員參加了數次仿真模擬訓練,目前在崗員工、物資保障都是按照“五一”“十一”高峰期標準配置的,但是客流量控制在平時最大接待量的20%左右。

“景區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遊覽流程,包括多點登記疏散人群、掃碼查詢近14天活動軌跡、測體溫和消毒、機器檢票等,最大限度避免人群聚集和直接接觸,保障遊客安全健康。”戴著護目鏡、一次性手套、帽子、口罩,“全副武裝”的蘇靜怡邊忙著指導遊客掃碼購票邊說,大巴每拉一趟遊客就要進行一次全面消毒,遊客也是分散而坐。

中国百姓用特殊方式“打开”春天

寧夏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門口,遊客在掃碼登記、查詢近14天活動軌跡。受訪者供圖

目前,各地恢復開放的景區都以開放式為主。如江西婺源篁嶺景區的梯田花海進入了最佳觀賞期,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開得正盛,為了降低疫情風險,該景區將餐廳從室內移到了戶外,遊客可以一邊就餐一邊賞景;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中心大廈上海之巔觀光廳、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等也恢復開放,並採取實名制預約、測溫入館、限流等方式,儘可能降低景區人員密度。

除了景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多地的遊園綠地、公園廣場等公共空間也正有序開放,百姓可以在家門口近距離感受春色。在銀川市中山公園,雖不見往日的廣場舞“大軍”,也聽不到吹拉彈唱的喧囂,但前來舒展筋骨、曬太陽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戴口罩、不扎堆、勤消毒,雖然這個春天人們外出的腳步緩了些,流程“繁瑣”了些,但正如許多網民所說,“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我在的企業也已經復工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劉崢說。

由於餐廳尚未開放,在寧夏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執勤的員工只能吃麵包、泡麵充飢。“雖然辛苦一些,但看到遊客們開心的樣子,我們心裡也很滿足。相信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景區的人氣也會逐步恢復。”蘇靜怡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