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自繳社保,又一家造車新勢力告急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國內不少車企紛紛陷入困境,就連國內最大的上汽集團也為了存活而做出降薪計劃。何況作為更加艱難的造車新勢力。

員工自繳社保,又一家造車新勢力告急

近日,作為造車新勢力車企之一的博郡汽車被曝出要求員工自繳社保,不僅是個人繳納部分,就連公司繳納部分也需要員工自行承擔。

據瞭解,其因是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中旬,給員工出一份關於“社保賬戶信息”的郵件,根據內容顯示員工社保需自行繳納轉入公司賬戶,並且郵件上附有公司名稱、賬戶和開戶行。

針對上述情況,博郡新能源汽車方面暫未進行相關回應。不過有知情人透露,這一切仍是與公司資金方面的困難有關,甚至坦言博郡新能源汽車可能會因此倒下。

根據資料顯示,博郡汽車正式成立於2016年,註冊資本為13804.58萬元,法定代表人黃希鳴。相比眾多造車新勢力,博郡汽車“入行”較晚,但迄今為止任未有量產車型交付。其實,也正是因為公司自成立以來,就一直面臨資金鍊的困難的問題。

去年上海國際車展前夕,博郡汽車在上海舉辦了品牌發佈會,發佈了三大電動汽車平臺,以及旗下兩款智能純電動SUV——iV6、iV7。按照公司計劃,iV6車型已在去年6月下線,並於去年年底量產交付,以及有了全盤生產計劃。

雖有計劃,但博郡汽車並沒有造成資質,為獲得造車資質,博郡汽車與天津一汽夏利共同成立合資公司,總註冊資本為25.4億元,其中一汽夏利以經評估備案的整車相關土地、廠房、設備等資產及負債作價5.05億元出資,持股比例19.9%;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車以現金出資20.34億元,持股80.1%。

按照計劃,博郡汽車應在2019年12月18日之前繳付出資10億元。但截至2020年1月13日公告顯示,南京博郡僅已以貨幣方式向天津博郡繳付出資1400萬元,其他注資資金仍在審批流程中。

同年9月,北斗星通又發佈一則《關於2019年度業績預告暨商譽及資產減值風險提示性公告》,公告顯示,2019年應收賬款預計減值損失5100萬元,其中博郡汽車由於資金鍊緊張,整車整體項目目前處於停工狀態,對公司的應收賬款從2019年7月便開始逾期,從客戶的經營狀況判斷,回款可能性很小。

員工自繳社保,又一家造車新勢力告急

此外,早在去年五月就有微博網友爆料:博郡汽車還未量產就已資不抵債,四處建廠又缺少新的融資,陷入拖欠薪資風波。不過,博郡對此予以否認,並表示部分媒體關於“離職員工投訴公司拖欠工資”的報道,並無事實依據。

根據資料顯示,博郡汽車已完成6次融資。最近一輪還是於去年的6月,獲得由銀鞍資本、盛世投資、浦口高投等投資的25億元,而此前五輪融資則未披露具體金額。但根據數據顯示,博郡汽車2017年營業收入僅為1318萬元,淨利潤虧損3億元。截至2018年6月末,博郡汽車資產總額為4.2億元,負債總額為4.4億元,公司已資不抵債。加上2019年的種種“負面”消息,相信2019年也並不樂觀。

雖說今年1月,工信部已將天津博郡汽車有限公司列入,意味著公司當前已獲得生產資質,但根據公司計劃,原定於2019年量產交付的iV6將推遲至今年一季度交付。

員工自繳社保,又一家造車新勢力告急

不過,隨著當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迅速放緩的同時,又是疫情的爆發期,國內整個汽車行業都遭受到危機,進而選擇降薪、裁員來求“生存”,那麼再此環境下,起步已晚於大部分造車新勢力車企的博郡汽車又有何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