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未公映,大量惡評的人是蠢是壞?

前兩天大家關注的《花木蘭》,今日爆出 IMBD 評分被人刷到1.9分。

雖然在意料之中,還是被氣笑了。

最典型的惡意刷分,

黑黑們這麼一搞,顯得極為可笑。

我只想說一句:刷分對我們來說,多新鮮呢。

我們有*博上億粉絲的巨星,有屠榜 itunes 的鰻哥。

早就淡定得很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水軍。

這次IMBD吐槽點太多,堪稱刷榜界的恥辱。


​第一·

首先大家看一下,這個評分分佈,這是電影《花木蘭》首映後,在 IMDB 上的評分情況。

《花木蘭》未公映,大量惡評的人是蠢是壞?

翻看所有的低分電影的評價分佈圖,你會發現,正常的情況下都是金字塔型的。大數據的採集是分散的,呈區間狀態分佈。

樣本足夠以後,呈現在圖像上面,很難有徹底的一邊倒。

遍覽也僅有一部。

《花木蘭》未公映,大量惡評的人是蠢是壞?

但認真來講,這只是一場全網民的行為藝術,不能作為案例。

所以,稍微帶點腦子的刷刷們,都是在三星及以下隨機刷分。

國內腦抽粉極端一點,刷兩星一星。

這種齊刷刷的一星,不得不說:太初級太愚蠢了。

真的是扶不上牆,到底能幹點啥?


第二·

拜託!

《花木蘭》還沒全面上映呢,要等到北美時間3月26日才正式上映。

這兒辦了個首映禮。你說這麼多打分的人,哪來的啊?

是以公正立場打的分嗎?

誰信啊?

在 IMDB 打分的主要是影迷大眾。

樣本數量上去之前,很容易受到刷分現象的影響。

所以稍微有常識的人都知道,要看客觀評價還是要等到上映後,結合各大榜單綜合來看。

畢竟,你傻別人不會跟著你傻。

另外,

老 one 再善意地提醒一句,這種腦抽式刷分太明顯,IMBD 是要處理的。

還記得《至暗時刻》那幾百個被斃掉的一星評價嗎?

《花木蘭》未公映,大量惡評的人是蠢是壞?

辛辛苦苦刷的東西,一下沒了。

我怕黑黑們想不開。

這樣整齊劃一的1星,僅僅是因為智商方面的缺陷嗎?

我覺得有,但不全是。

還有個可能,就是人太少了。

知道自己這麼點數據樣本不夠看,卯足勁拼了。

能拉點下來,就拉點下來。

飛蛾撲火,只為噁心別人一下。

挺心酸的。



第三·

再看評價。

清一色的針對劉亦菲,來回就那幾個原因:劉亦菲不像花木蘭(奧卡菲娜更合適),劉亦菲演技差BALABALA……

完全沒有新意。

還有些就更明顯了,誰刷的所有人心裡跟明鏡似的。

《花木蘭》未公映,大量惡評的人是蠢是壞?

再多吐槽一點:這些中式英語,是不是感覺很熟悉,很親切?

《花木蘭》未公映,大量惡評的人是蠢是壞?

《花木蘭》未公映,大量惡評的人是蠢是壞?

演白皮有意思嗎?

我都能想象某些地區的蟑螂人格,龜縮在家,無能狂怒的樣子。



幹著這些自欺欺人的事情,徒留笑話罷了。

八百多條打分時,1.9左右。一千條就已經回到2.4了。

要知道全球發行的電影,評論基本上都是幾萬條。你又能刷多少?

我在慶餘年被刷低分時,曾說過:

網絡是有記憶的,就算過了多年,都無所遁形。

更不要說,那些確鑿的愚蠢行為。

“數據異常的一星”只會成為某些人愚蠢行為的證據,供人恥笑。

自重者然後人重,人輕者便是自輕。—— 《增廣賢文·下集》


最後刷一波,觀看了首映的部分評價。

Insider 記者: 《花木蘭》是一部超棒的超級英雄電影嗎?我覺得是。木蘭能越過屋頂、飛簷走壁、彎弓射箭,她是一個厲害人物。電影提醒著你:要忠於真正的自我,小女孩們將會崇拜劉亦菲。

GeeksOfDoom 影評人: 最棒的迪士尼經典動畫改編真人電影之一,將女性力量的主題和動畫版經典場景做了當代化的改編,以此將動畫版和《木蘭辭》發揚光大。同時,攝影和戰鬥場景十分出色,也頗有武俠遺風。

Mashable 娛樂記者: 新版《花木蘭》捨棄了很多老版的東西,但也給了更多新東西。一個動作戲很棒、有幽默有情感的故事,不少致敬1998年動畫版的瞬間散落其中。

Mashable 娛樂編輯: 是《灰姑娘》之後,最棒的迪士尼重製真人電影——我連片尾曲都沒放過。

Slashfilm 創辦人: 我沒想到自己會那麼喜歡真人版《花木蘭》,非常壯觀,動作戲激動人心,它力求在深度和美感上達到你意想不到的高度。

《花木蘭》未公映,大量惡評的人是蠢是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