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貝聿銘先生

先後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

終生投身建築事業

曾獲多國建築領域最高獎項

1986年裡根總統為他頒發了自由獎章。

他出生於蘇州望族——一個富了15代的中國家族

在金融、醫藥、銀行多個領域均有地位

他卻為了建築設計奉獻終生

他的作品遍佈了全世界

有法國巴黎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

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

還有日本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

他卻始終說:“我是蘇州人。”

貝聿銘這個名字

似乎是一個超越了時代的存在

在現代建築的歷史上

貝聿銘被稱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

遊走在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他

無疑是建築界一個特殊的存在

貝聿銘始終堅持著現代主義風格

在將建築人格化的同時為其注入東方的詩意

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

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

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

他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富15代” 的百歲貝聿銘

讓世界人見識了華人的才華可以有多高!


貝聿銘經典作品


法國巴黎

1983年—1989年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改造巴黎盧浮宮設計圖紙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貝聿銘為盧浮宮擴建設計的圖紙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貝聿銘在盧浮宮金字塔模型前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貝聿銘與盧浮宮金字塔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卡塔爾 多哈

2000—2008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這座博物館在2008年順利開館

貝聿銘稱這個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將是他最後一個大型文化建築

貝老的目標是

將較久遠時代的價值觀融入當今的文化之中

或如他所說的

捕捉住“伊斯蘭建築的精髓”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博物館外牆用白色石灰石堆疊而成

折射在蔚藍的海面上

形成一種懾人的宏偉力量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美秀美術館 (Miho Museum)

日本滋賀縣甲賀市

1996-1997年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貝老以桃花源為原型,

精心策劃設計了這棟美術館。

整個美術館的參訪過程,

好比是世外桃源的發現之旅,

峰迴路轉,引人入勝,

唯美景緻處處動人,讓人留以回味。

隧 道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蘇州博物館

2003年—2006年

(新館)

博物館置於院落之間

使建築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

新館與拙政園相互借景、相互輝映

成為一代名園拙政園的現代化延續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蘇州博物館片石假山手繪圖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在建築的構造上

玻璃、鋼鐵結構

讓現代人可以在室內借到大片天光

開放式鋼結構替代傳統建築的木構材料

屋面形態的設計突破了

中國傳統建築“大屋頂”在採光方面的束縛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香港中銀大廈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香港中銀大廈

樓高七十層

以竹子(節節高)的形象作為建築主題

外形極富想象力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結構模型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貝聿銘在研究結構模型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百年貝聿銘 | 貝聿銘作品欣賞

這位百歲老人一生的故事

數不盡道不完

曾有人這樣評價貝老

“貝聿銘是一個難得的跨文化樣本

他從東方和西方兩種截然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華,

又遊刃有餘地在兩個世界裡穿越。”

從法國巴黎盧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

到卡塔爾多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從中國的香山飯店再到日本的美秀美術館

貝老的作品征服了世界

他用了100年的時間

傾其一生

只為向世人呈現

最美、最極致的設計

文章綜合自:微設計、北美留學生日報、央視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