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話會後悔,這是什麼心理?

陳煥銳


感覺你正在經歷一種心裡變化,這可能是人走向成熟的一個階段;每個人都會有類似的時候,會開始在意自己言談、舉止,給別人帶來的感覺,然後會想自己的表現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會回想哪些話當時應該說,哪些話應該保留,說了會給別人有什麼看法和影響。

如果你最近的生活中沒有發生什麼大事影響了你的心理狀態的話,你就正常看待就好了,這可能是性格一定程度的轉變,不是壞事;當然,如果你的情感生活或是身邊人、物、事有什麼轉折影響了你,那你自己要學著調整下自己,放鬆放鬆精神了,這種表現可能是心理緊張引起的。


北漂祥哥


說完就後悔了,首先說明你不夠自信,既然這樣想了,也這樣把話說出口了,就應該相信自己對人或事的判斷,做事瞻前顧後,想法也跟著左搖右擺,這樣就會表現出不自信的樣子,從氣勢上你就先輸了!

說完就後悔,也側面說明你對人或事沒有清楚的認識,導致你也不確定自己的決定或說出來的話是對還是錯。這需要你增加個人的經驗與閱歷,越是歷練,人才會越發成熟穩重。

說完就後悔,有時候是在比自己強的人面前表現出的自卑心裡在作祟,對方越是強,自己就越怕出錯,越發不能肯定自己。

說完就後悔,還有時候是在自己在意的人面前表現出的不知所措,說出的話口不擇言,又怕對方受到傷害,所以後悔。

說完後悔,還有時候也沒什麼特殊心裡矛盾,就是“嘴比腦快”而已。

其實大多數人都有說完就後悔的時候,也不用太刻意去理解,去反覆琢磨,三思而後行就好。





小雯君


和原來的我很像啊,後來自己看了一些書籍以後,發現自己是九型人格中的完美主義者。

解釋完美主義者定義。

完美主義者要求自己完美優秀,他們認為只有完美優秀才能讓自己感覺良好。因此他們常擔心自己做事不完美或者做事沒做好影響自己的形象。當事情沒做好或自己的行為脫離自己心中標準時,他們就會陷入深深自責。

為什麼會形成完美主義者的性格呢?

因為自卑、自卑、自卑,認為自己不夠優秀完美;所以就會形成只有自己優秀做事完美,別人才會喜歡我的錯誤認知。(以前看武志紅的博客時,看到一句話“自卑是最大的自戀”。)

現在來探究你的問題出在那些方面。

1你缺乏自我認同感。

你把自己的自我認同感給抹殺了,你只重視來自社會外界的認同感,從你很在意別人看法中可以表現出來。人是群居動物,追求外界認同感無可厚非,但是凡事有個度,水滿則溢。

2自我邊界不清晰

心理邊界是用來分隔你自己內在世界帶來體驗和外在世界帶來的體驗。而你的邊界則不清晰,你做錯事以後陷入自責,你害怕外界因此對你形成不好的看法。

3投射錯誤(這也是一個認知錯誤,就不多詳述)

怎麼解決問題呢?

1增強自我認同感。

一個人的好壞與優秀是客觀的,這個客觀值與別人對你的看法沒有直接關係,而且做錯一兩件小事也不能對你的優秀造成極大的損害。

現在拿出一張紙,在紙上寫出你的優點,要比較客觀,這些優點就是屬於你自己的,無論外界如何改變,這些優點都不會改變。(比如我自己寫自己的優點是會用精神分析解夢,這個優點將會伴隨我一生,不會改變。)

當下次做錯事時,就告訴自己:沒事的,他怎麼看我不能決定我的好壞和優秀,而且除了在他面前展現的這個缺點,我還有其他優點,而且這些優點會在接下來的相處過程中展現出來,會把好的印象補救回來。就這樣慢慢地增強自我認同感。

2改變完美主義的認知錯誤。

學會給自己灌輸這樣一個觀念,世界上沒有真正完美的人或事物,我也不例外,畢竟人無完人。我的客觀條件還可以,而且我勤奮我努力,我可以慢慢地去改變這些缺點。

改變自己的認知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的認知是根深蒂固的,需要長期的練習和積累才能有效。所以要多對自己重複這個人無完人的觀念。

另外要給自己一個寬容的環境(也就是心理上的抱持性環境)

想想小學一些和藹可親的老師,當我們做錯事時,他們沒有責罵我們,而是安慰我們,告訴我們沒關係,做錯了可以改正。

現在的你就要給自己這樣一個寬容性環境,當你做錯事以後,在心裡面默默告訴自己沒事,還可以慢慢改正,不要太急躁了。

3不要給自己定下過高標準。

每次在做一件事前,給自己定一個低標準,不要過高。這樣當你完成自己給自己定的低標準的時候,你就會產生滿足感。比如以前我自己看書的時候,我經常強迫自己一個小時看完半本書,並且做好筆記,每次都沒有完成。一沒有完成,我就會產生極大的挫敗感,就直接不想繼續看書。在看了一些心理學書籍以後,我發現自己對自己標準過高,於是我現在給自己定了半個小時看完三十頁,並且做好筆記。

4預想法

當你在準備做一件事的時候,去想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最壞的結果,然後想象你怎麼解決這件事,儘量想得比較詳細。並且在做事之前,告訴自己有可能會出現最壞的結果,自己要做好心理準備。

5拳頭放鬆(漸進放鬆療法改編而來)

當你做錯事或者緊張的時候,先把手緊緊地握住,握成拳頭,然後再慢慢、慢慢地舒展開。再在心理面告訴自己不要緊張,不要過於自責。

6正念法

聽一個朋友說挺管用的,但是我還沒有嘗試過。朋友說他是想象自己是一束陽光,照著大地的角落。正念法我研究不夠,只能推薦。

準備過幾天去參加本地的公益正念班,如果有新的經驗,我會及時過來更新。


無印精品


大多數心理諮詢師會給出這樣的解釋是:“這是對自己要求太嚴格,追求完美的心理”,會建議你不要多想,放輕鬆,慢慢獲得自己。

我並不認同上面的觀點,因為現實中我也是說完話就後悔。為啥會後悔呢?

如果是和領導一起說話,當然是怕自己說錯話得罪領導,從而葬送了自己的前途,每天處於患得患失的境地。

這種狀態主要是面對權威我們有一種恐懼感,畢竟稍不留神就可能丟飯碗了。

如果是和親人朋友在一起說完就後悔,是因為怕說錯話惹親人不開心或失去朋友,這是一種不捨的心理。

總之,不管和誰在一起說話,我們還是話留三分,給彼此空間。


視光師馬


心直口快的人應該經常面對這種情況吧。每次事後都後悔不已,都提醒自己下次說話過一下腦子。但每次都會犯這樣的錯誤。

尤其是和別人聊天的過程中,別人說完上半句,還沒說完下半句,就搶忙急忙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到最後突然發現別人表達的是另外一個意思,而自己的回答則顯得很格格不入。

個人覺得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總是急於在每個自己知道的地方表現自己,證明自己的參與感。人越缺什麼,越喜歡錶現什麼。越想證明自己,其實就是自己的不自信。怕別人的後半句出現我們無法預知的內容,不能接上話;怕別人不知道我們的參與感。

希望能夠提高自己的心裡素質,強制性的要求自己多聽少說,慢說。這樣對於改善自己的溝通能力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陽氣哇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心理,其中兩種原因:

一,心直口快,缺乏社會交往交流等,沒有心計,經常脫口而出。不考慮當時所處情境與說話對象。

二,考慮不全面,而又碰心急的各種不同原因造成,過於急於回答對方,等說完之後感覺話說錯了。建議有人在問你的時候,不用著急回答,把你聽到的跟你想說的話在腦海裡過濾一遍,想好後再去回答對方!



斑竹枝


肯定是答應了別人的要求,然後又覺得有困難完成,但又不能直接拒絕,出爾反爾,於是心理就也特別後悔。

  • 可能是你答應的草率了,沒有深思,直接允諾。
  • 擔心結果不能令對方十分滿意,心理會覺得愧疚
  • 自己是好面子才答應的,打腫臉充胖子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突然後悔的時候,不是後悔答應對方的要求,而是後悔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利益。

當彼此雙方在合作中的利益獲得不是均衡的,心理的平衡會被打破。

其實後悔是一種彌補情緒,它的出現會立刻讓你的心理立刻恢復到可以接受的地步。

請不要後悔你做過的事情,真正該後悔的是沒做過的事,努力吧,少年


大象先森


這說明你說的話不是你真正想說的,所以說出來會後悔。

有些人是嘴巴比腦子快,還沒來得及思考話就說出來了,所以有時候會後悔也不奇怪。

有些人會後悔是因為,即使已經經過思考,但還是會後悔,因為有意識和潛意識之分,這些話是你意識裡的,但你會後悔是因為你的潛意識不同意你說的這個話。

說明你內心其實是不認同你自己說出的話的。


歲月靜好丫1


話說完了就後悔,主要是不懂人和人之間溝通的方法,沒有掌握溝通技巧,或者說,你本人輸在了不會表達上,

人和人之間的溝通,首先要對於對方有個初步的瞭解,現在對方的角度,接受對方的觀點,造成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鳴,

自己在表達方式上,或者在說話的切入點上,或者是說話不留餘地都會給雙方造成障礙,最重要的一點,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情緒激動的時候說話都是被情緒左右,說出的話只能將局面弄得更糟,所以說話前平息自己情緒,針對自己目標,關注對方,清楚知道你的說話內容哪些是他感興趣的,有了共同話題,溝通才能順暢!


尋求上岸的魚


[祈禱][祈禱][祈禱]感謝推薦,說完話會後悔,要麼就是過於直白,口直心快,說話的內容經過大腦,這種有時候說話完就後悔,再就是自信心不強的有遇事說話模稜兩可,心裡想表達的意思是說出來的不一樣,經常說完話給人誤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