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G網絡什麼時候全部覆蓋?

啊星在玉溪


我們先看中國5G頻段是怎麼劃分的,按照工信部消息,中國移動獲得了2515MHz-2675MHz和4800MHz-4900MHz兩個5G頻段,頻段號分別為n41和n79。中國聯通獲得了3400MHz-3500MHz的頻段,頻段號為n78,中國電信獲得了3500MHz-3600MHz的頻段,頻段號也是n78。同時頻率越高,覆蓋範圍越低,城市還好,人口眾多,用高頻率覆蓋成本相對容易回收,但光大農村地區普及5G用高頻率組網代價太大,只能使用低頻率組網,但低頻率現在主要被2G網絡佔用,如果全國普及5G,要看什麼時候中國移動什麼時候才能關閉全部2G網絡了,估計5年之內吧


歷史文明


雖然最近公佈總價35萬億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包含了5G網絡建設,各級部門也密集出臺了推進5G網絡建設的政策,但5G網絡建設是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可以非常肯定的說,今年內無法實現全部覆蓋,預計還需經歷5至7年的大規模建設期才能完成。

圖:5G手機測速

我國各運營商5G網絡建設的最新進展

自2019年11月5G網絡正式商用至今,據最新的數據統計,截止目前中國移動目前已開通的5G基站數量超過8萬個,中國聯通截止2月20日開通的5G基站數量為6.4萬個,中國電信沒有公佈最新數據,據業內人士測算電信5G基站開通數量應該不超過5萬個,而第四大運營商中國廣電正在進行5G組網實驗,所開通的5G基站數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綜合統計目前全國的5G基站數量為19.4萬個左右;

據各運營商的最新表態,今年全國80%的5G基站建設任務已如期推進,並沒有受到疫情影響,根據各運營商的建設目標,中國移動年底要完成30萬個5G基站的開通任務,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將以共建共享模式建設5G基站,兩家公司計劃在上半年完成47個城市約10萬個5G基站共建,並在力爭在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全國25萬個5G基站的建設目標,那麼到今年底,預計全國的5G基站開通數量至少在75萬個(含共建站)以上,可以基本完成地級市以上主要城區以及一些鄉鎮重要站點、熱點區域和重要單位的5G網絡覆蓋;

此前工信部前部長李毅中表示,要完成全國的5G網絡全覆蓋,所需的5G基站數量需要600萬個以上,投資總額達到1.5萬億左右,需要耗時7年才能建成,以當前的5G建設的進度來看,今年內是肯定無法達到全覆蓋的目標。

圖:5G基站天線

5G網絡建設為何進度慢?受哪些因素制約?

5G建設涉及的東西非常的多,如果都像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只需要把設備安裝上去就可以開通』,那憑藉著中國“基建狂魔”的稱號,六百萬個基站建設並不在話下,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制約5G基站建設進度的因素既有可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總結如下:

  • SA獨立組網作為5G的最終版本,但3GPP組織並沒有完成SA獨立組網標準的制定和凍結,在沒有標準的情況下無法開展SA獨立組網建設工作,當前主要是進行過渡版本NSA非獨立組網的建設,而未來NSA組網還需要升級為SA組網,影響5G網絡整體建設進度;

圖:NSA和SA組網方式

  • 5G基站建設是屬於無線接入網,與之相關的核心網、傳輸承載網都需要同步進行建設和升級,否則根本無法支撐5G業務的大數據容量,涉及的建設項目多,進度比較難保證;
  • 每個5G基站的建設成本,不包括傳輸、核心網攤銷,成本在30萬左右,而且建成後運行耗電量是4G的3倍左右,短時間內要投入的建設、運維成本較大,運營商財務壓力大;
  • 5G頻段較4G的高,信號穿透能力弱,覆蓋範圍有限,需要建設的站點多,前期主要是與現有4G基站共址建設,在後期覆蓋達不到要求的情況下,需要再新選址建設站點補充覆蓋,要涉及到場地租賃以及建設機房、鐵塔、電力等配套設施,整個週期比較長;

圖:4G/5G基站覆蓋範圍對比

小結:制約5G網絡建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整個週期不可能大幅度縮短,今年內要實現全覆蓋是天方夜譚。

個人用戶對5G網絡的期待及5G的具體應用

5G網絡建設不僅受到廣大用戶的期待,背後更是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而全民都關注的5G,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相信很多人除了認為5G網絡能帶來比較高的網速之外,並沒有體會到國家大力推進5G建設的深意;5G網絡的建設,將會推動各傳統行業進行顛覆性變革,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和升級,使整個社會步入智能化、現代化時代,5G也被稱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石;

5G具有三大特點,分別是增強型帶寬、低時延高可靠性、泛在網廣連接,這個三大特點決定了5G的應用場景;

  • 增強型帶寬:5G增強型帶寬的特點,使得5網絡具備更大的數據吞吐能力,以及高達10-20Gbps的傳輸速率,能夠滿足多終端、大量數據的高速傳輸,主要應用在3D超高清視頻直播呈現、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沉浸式體驗的遊戲和娛樂應用上;
  • 低時延高可靠性:5G端到端時延低至1ms,大幅度提升了網絡的可靠性,主要應用在自動駕駛、無人機等這類對時延要求高的場景,可保證在120KM/h的高速自動駕駛狀態下,把制動距離控制在1.3cm範圍內;
  • 泛在網廣連接:未來將會是萬物互聯的時代,用戶的終端設備不再僅限於個人佩戴終端,而是所有家電傢俱、安防監控、智能門窗等物品都將會變成一個終端,通過5G網絡連接到一起,這樣一來小範圍內將有海量的終端設備接入,而5G泛在網廣連接的特點,在1平方公里範圍內具備容納100萬個終端接入的能力,讓萬物互聯成為可能,這一特點未來會在工業互聯、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場景中得到體現;

圖:5G需求場景

小結:從5G的三大特點和主要應用場景看,個人用戶比較期待的而且比較有可能儘早實現的主要還是超高清直播、增強現實/虛擬現實這類應用,其他兩個特點的應用場景主要是面向垂直產業方向,而且發展週期比較長。

結束語

總之,雖然5G網絡建設被列入重點建設的基建項目,並得到各種政策的支持,但是不得不面對建設過程中各種因素的制約,整個5G全覆蓋建設過程至少需要5至7年的時間,今年內是肯定實現不了全覆蓋的。


通信汪汪


1、目前,5G業務還處於試驗階段,全面覆蓋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2、中國聯通已經率先開通試驗網,將按照國家工信部的統一部署,預計在2019年下半年開通業務,請繼續留意後續宣傳信息。

3、另外,目前中國聯通已經獲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

4、中國聯通已在多個城市開展5G試點網絡測試和創新業務示範。

(1)區域涵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部城市群等各重要經濟區域內的重點城市。

(2)示範業務包括智慧冬奧、智慧醫療、智慧安防、5G車聯網、智慧製造、智慧教育、智慧足跡、大視頻等眾多5G創新業務領域,為全面試商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5、作為北京冬奧會官方合作伙伴,中國聯通還致力於打造5G智慧冬奧,實現5G科技成果轉化。

(1)中國聯通依託北京冬奧會,在首鋼創建全國首個5G智慧園區,將5G應用到園區內各場館、工業製造、生活體驗等場景中。

(2)5G下的北京冬奧會,將實現人流智能感知調控,物流智能跟蹤監控,VR360全景觀賽,便攜穿戴高速拍攝,無人機人臉識別,無線高速視頻探頭等應用。

由於5G做深度覆蓋較為困難,初期只能重點覆蓋,5G的覆蓋速度將遠遠慢於3G、4G,全面覆蓋可能需要5年到10年。







自來水公牛


首先要明確一個觀點,5G 基站的覆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個長期建設的過程。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國 5G 基站的建設速度非常可觀。
根據《證券時報網》 3 月 12 日的消息,三大運營商在今年內有望新增基站超55萬,而這些數據來自於各運營商的採購和建設計劃。如最新的行業新聞就是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於 3 月 10 日 在各自的採購招標網發佈的“2020年5G SA新建工程無線主設備聯合集中採購項目集中資格預審公告”,採購規模預估為25萬站。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關注《新聞聯播》,則會發現「 5G 」一詞出現的概率在年後非常高,這也意味著國家層面非常重視 5G 的發展。這也進一步有利於 5G 在我國的普及。
當然,除了 5G 基站的建設,用戶設備也要迅速跟上。可以發現,自今年 2 月份以來,小米、vivo、OPPO 等廠商接連發布支持雙模 5G 的旗艦手機,而華為也在去年底就發佈了雙模 5G 手機,這些終端的上市會有利於用戶對 5G 的需求。不過想要更大面積的普及 5G 手機則是需要更多平價 5G 手機的出現,相信那一天也不會太遠。
需要注意的是,想要 5G 更加深入人心,那麼在「應用」層面也必不可少。從去年到今年我們所理解的 5G 好像更多的是運用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 5G 除了網速快、延遲低還有什麼好處呢,這需要業界一起去挖掘,或者說打造出現的需求。如今因為疫情的關係使得在線教育和遠程辦公非常火熱,或許這就能跟 5G 技術進行有機結合。
回到原題,今年 5G 網絡什麼時候全部覆蓋?答案是今年不可能全部覆蓋,但覆蓋到一線城市應該不成問題。
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截至 3 月 9 日,北京市共開通 5G 基站 26000 個,用戶數也有近 80 萬。(中新網消息)
有個小知識點,如果手持 5G 手機但是當地沒有 5G 基站也不要緊,因為 5G 手機的基帶一般也會支持 4G,所以不用擔心無法上網。
小知識點2,手機沒開通 5G 套餐在 5G 覆蓋的領域手持 5G 手機也可以享用 5G 網絡,只不過網速大概率會被限制在 300 Mbps。
就讓我們一起期待 5G 給社會帶來的改變吧。

每天聊點數碼


現在可以自己查周邊5G覆蓋範圍了,查詢之前,都需要打開手機的GPS定位功能!(很重要!!!)

一、電信5G覆蓋地圖如何查詢?

電信5G網絡覆蓋地圖有兩種查詢方法,如下:

1、直接撥打10000人工諮詢查詢;

2、關注自己所在城市的電信公眾號,如“武漢電信”,選擇下方的【我的服務】,然後選擇【5G覆蓋體驗】即可。(部分城市支持 →_→)

二、移動5G覆蓋地圖如何查詢?

移動5G網絡覆蓋地圖有兩種查詢方法,如下:

1、下載“中國移動”APP,進入APP首頁的【5G專區】,點擊頂部【身邊的5G】即可查詢。

2、登錄百度地圖,輸入"5G"就可以顯示附近的中國移動5G信號覆蓋點,經過測試目前北上廣深等城市的中國移動5G信號覆蓋顯示都已經上線。

三、聯通5G覆蓋地圖如何查詢?

移動5G網絡覆蓋地圖只有一種查詢方法,如下:

在應用市場下載“手機營業廳”APP,進入APP點擊右下角【我的】,然後點擊【5G來了


醉劍仙


5G網絡覆蓋全國至少要3-5年時間,最近兩年還會以4G網絡為主。不過可以預見的是支持5G的網絡設備將會大面積爆發,目前國內的手機廠商都在陸陸續續的發佈新品,而且新品都會支持5G網絡。



5G網絡的覆蓋還需要國內三大運營商全面的升級,包括對基站升級,對設備升級,這是一項非常消耗時間的工程。而且現在的5G標準還未完全統一,後續高通和華為在5G標準的爭奪還會持續。等5G標準完全統一過後,國內三大運營商才會全面展開5G的建設。


目前國內對部分城市展開5G測試,浙江杭州是第一個5G網絡測試的城市,我相信測試範圍會不斷地擴大,現在包括重慶,廣東等城市也相繼投入到5G網絡的測試。



所以5G網絡全面覆蓋國內是無法用準確時間來預測的,這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完全融合,但是可以肯定的5G網絡將會迅猛的替代4G,手機設備支持5G網絡將會成為一種趨勢。


劇毒影視


現在談5G全覆蓋還不太現實,最新的消息是,已經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天津、杭州、蘇州、武漢、鄭州、瀋陽等11個城市5G建設時間表出爐。而最快也只是將於今年年底實現城區全面覆蓋。至少需要4年時間即2025年才能完成5G全國覆蓋。

各地的規劃中,北京、上海市是5G建設最為快的一線城市,將於今年底部署1萬個5G基站、實現核心區和郊區重點區域的全覆蓋。另外,重慶、天津市兩大直轄市都計劃在2020年底實現主城區5G覆蓋。

5G標準協議的提出,就是瞅準了未來移動網絡可能應用的場景,包含增強型移動寬帶,大規模機器通信和高可靠低延時通信,這三條可能在無數的文章中出現,看的基本都能熟背了。其中增強型移動寬帶就是為了改善現在網速而提出的一直應用場景,但是到底5G將來的速度有多快呢?

由於有些技術運營商不願去升級現在的基站而得不到應用,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太多人去分享資源有限的基站,就像一塊大餅被多人分享,沒人能拿到手的餅自然就小了。根據標準,5G的理論峰值下行是20Gbps,上行可以達到10Gbps。

對於整套的5G系統來說,其實接入設備是最容易實現的,說白了也就是5G手機是最容易製造的。目前,市場中在售的5G手機也不少,如華為Mate20 X 5G、三星Note10+ 5G、小米9 Pro 5G等。但是,這些5G手機大部分是舊款型號的5G升級版,一些配置甚至還可能不及新款4G手機。如此看來,其實在接入端實現5G功能並不難,甚至比手機處理器芯片的升級還要簡單。

5G最困難的就是基站的建設,這才是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

5G速度夠快,但也意味著基站的密度還要加大,可能為目前4G基站的兩到三倍,公開數據顯示,國內三大運營商的4G基站數量為400多萬座。5G至少要建1000多萬座基站,才能實現4G那樣的網絡覆蓋。先不論操作難度,單論投資就是一筆天文數字,在佈網初期,僅僅一個基站的成本就在60萬左右,按照1000萬座基站計算,後期500萬個基站的成本打對摺的話也需要至少5萬億左右的投入,這還僅僅是基站的成本,佈網、系統建設等甚至包括人力資源和推廣費用,對運營商來說,投入實在過於巨大了。

另外,其實目前難以讓運營商下定全面改造決心的還是市場需求,對於5G的應用,目前階段,運營商仍然沒有發現用戶對5G有強烈需求的場景和應用。特別是對於一般民眾需求來說,4G網絡目前還是可以滿足需求的。巨大的投入和短期的效益實在是不成正比。

所以,目前來說,在一線城市或者特大型城市的5G規劃中,多數在今年年底也只是實現主城區的佈網。4G比5G的難度要低一些,但是從2013年開始首張牌照下發,也用了五六年的時間才基本完成全覆蓋,這裡說的還是基本,是大部分,目前仍有部分地區未實現全覆蓋。所以,目前說5G全覆蓋在今年肯定是實現不了的。

不知道這個回答您是否滿意,希望我們可以多交流科技領域的相關問題。


蛛邏輯


1、目前,5G業務還處於試驗階段,全面覆蓋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2、中國聯通已經率先開通試驗網,將按照國家工信部的統一部署,預計在2019年下半年開通業務,請繼續留意後續宣傳信息。

3、另外,目前中國聯通已經獲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

4、中國聯通已在多個城市開展5G試點網絡測試和創新業務示範。

(1)區域涵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部城市群等各重要經濟區域內的重點城市。

(2)示範業務包括智慧冬奧、智慧醫療、智慧安防、5G車聯網、智慧製造、智慧教育、智慧足跡、大視頻等眾多5G創新業務領域,為全面試商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5、作為北京冬奧會官方合作伙伴,中國聯通還致力於打造5G智慧冬奧,實現5G科技成果轉化。

(1)中國聯通依託北京冬奧會,在首鋼創建全國首個5G智慧園區,將5G應用到園區內各場館、工業製造、生活體驗等場景中。

(2)5G下的北京冬奧會,將實現人流智能感知調控,物流智能跟蹤監控,VR360全景觀賽,便攜穿戴高速拍攝,無人機人臉識別,無線高速視頻探頭等應用。

由於5G做深度覆蓋較為困難,初期只能重點覆蓋,5G的覆蓋速度將遠遠慢於3G、4G,全面覆蓋可能需要5年到10年。


IT小森


電信和聯通方面也會力爭在2020年繼續加快5G網絡的建設,聯通計劃到年底實現全國所有的地市都有5G網絡覆蓋。雙方合作在2020年第二季度之前力爭在47個地市完成5G基站的建設,目標為10萬。

從以上信息可以看出2020年5G網絡的建設更加成熟,使用5G網絡的人越來越多,因此5G手機的使用也會更加普及。紅米總裁盧偉冰就曾在微博表示,2021年5G網絡預計會覆蓋到縣城。



劉氏vlog


今年5G網絡年底大多省份頂多完成市區縣主城區的覆蓋,明年才會基本完成全量覆蓋。現在宣傳聲勢大,運營商決心也有!但目前5G建設還存在很多瓶頸,大多數省份僅僅開通了試點站,還沒有啟動批量建設,主要是因為:存量的機房大部分都滿足不了5G建設,機房空間不夠,5G功耗是4G的2至3倍,電力線、開關電源、變壓器不滿足,5G有些天線達200KG,鐵塔承重耐不住,5G傳輸網需要纖芯及新型傳輸設備,重組網困難,5G的建站成本是4G的兩倍。現在面臨機房、動力、天面等等大量改造工作,要求建站密度高,還要大量購租建機房,運行商現在還在不斷確認5G的建設的模式和思路。總體來說,困難點多,但運營商特別是中國移動,都在積極大規模推進進度,5G現在商用,也只能體現在手機網速上,手機用戶體驗也不會感覺改變多少,其它物聯網、車聯網、智慧醫療等還要幾年的時間,產業鏈及網絡成熟度才能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