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什麼時候站立最佳?醫生:不滿足這兩個條件,會影響腿部發育

文l松鼠媽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孩子的成長髮育是一個自然過程,從開始抬頭到翻身,到坐起,然後再到笑,到摸爬打滾,最後到獨自站立和行走。這些都是寶寶生長髮育過程中的象徵,每一個時間節點都是寶寶成長的里程碑。

小林的寶寶今年7個月大,跟所有的家長一樣,小林對於自己的寶寶特別寵愛。每天照顧的無微不至,盼望著能夠快點長大。

看著身邊同齡的孩子一個個學會了走路,小林的心裡羨慕不已。尤其是鄰居家的一個小孩兒,寶寶才9個月大,但是今天就已經學會站立了,甚至還能夠走幾步。

小林婆婆知道後,也一直嚷嚷著要好好的訓練自己的孫子,說別人的孩子可以學會戰立,那我自己的孫子也一定沒問題。

寶寶什麼時候站立最佳?醫生:不滿足這兩個條件,會影響腿部發育

據小林的鄰居說,自己家寶寶之所以能夠這麼快就站立,是受到了自己的影響。因為他認為孩子不可以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從小就訓練孩子,從抬頭到翻身,到爬行,到站立,都一直在教導孩子。至於另外一個原因是營養補充足夠,孩子的體質較好。

網友@一隻蝴蝶說:我家的孩子平時比較聽話,現在已經11個月了,剛剛學會扶牆站立,接下來準備嘗試著走路,去醫院檢查的時候醫生說是正常現象。

寶寶什麼時候站立最佳?醫生:不滿足這兩個條件,會影響腿部發育

網友@喜鵲飛遠了說:人工干預孩子的生長速度是非常愚蠢的行為,從科學的角度分析,過早站立和行走並不是一件好事,家長“拔苗助長”的結果可能會傷害到孩子身體發育。

由於個體差異的存在,有的孩子發育較快,有的孩子發育較慢,所以站立的時間也各不相同。

一般來說孩子如果已經能接觸周邊的扶手借力,這便是站立的信號,需要及時的進行引導,當然時間上有早有晚,大部分是在9到10個月之間。

寶寶什麼時候站立最佳?醫生:不滿足這兩個條件,會影響腿部發育

孩子站立信號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孩子的性格

孩子的性格一般是天生養成的,但也和生活環境相關。有的孩子可能天生好奇心比較強,對於外界的事物很感興趣,包括站立,走路等都會主動去嘗試。

2.心理原因

有的孩子膽子比較大,有的則膽子小,尤其是在小的時候習慣了坐著或趴著,突然讓他去嘗試站立可能會覺得害怕,所以膽小害怕的寶寶,就不敢輕易地去嘗試,導致學會站立的時間較晚。

而有的寶寶膽子比較大,願意往前走,願意去嘗試新鮮的東西,就會更早地站立,更快地行走。

寶寶什麼時候站立最佳?醫生:不滿足這兩個條件,會影響腿部發育

3.家庭教育

有的家庭比較寵溺孩子,很多新奇的東西不願意讓他們自己去嘗試去學習,天天不是抱著就是躺著,生怕累到孩子。

這種情況就導致孩子不願意站立,不願意走路,而發育也會較同齡人更晚。

4.其他

孩子學會站立的時間,還和遺傳方面,體重方面以及身體疾病等因素有關,有些是客觀不可改變的,有些是可以改變的。

孩子的每一個發育時間點都很重要,在適當的時候應該去教孩子如何學習新的動作,如何去嘗試新鮮的事物。

寶寶什麼時候站立最佳?醫生:不滿足這兩個條件,會影響腿部發育

訓練孩子站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借住外力

可以讓孩子雙手扶住欄杆或者其他物品,保持雙腳平放,膝關節可以微微的彎曲,身體部位保持直立。

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將輔助物品改為牆面,背椅,圓筒等增加訓練難度。

2.站立架輔助

這是一種輔助孩子站立的工具,使用起來比較方便,效果也比較不錯,而且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互動遊戲。

3.站立彎腰訓練

讓孩子保持站立位,然後由專業的人員進行輔助。可以坐在孩子的身後,然後用手扶住孩子的雙膝部位。

用雙腳輕輕地抵住孩子的兩足背部位,以此來穩定雙腿。然後讓孩子彎腰,並且手觸碰到地面,鼓勵孩子站起來,並重復同樣的動作。但是這個需要由專業人員陪同進行,而且要在孩子達到一定月份之後才可以。

寶寶什麼時候站立最佳?醫生:不滿足這兩個條件,會影響腿部發育

需要注意的是,在訓練孩子站立的過程當中,要注意時間的控制,剛開始不要站立太長時間,否則會因為疲勞而失去興趣,並且對骨骼發育不利。

孩子站立、行走都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站立的時候是需要滿足一定條件的,否則過早的站立可能會影響到骨骼的發育。

孩子站立的信號,是當孩子的脊柱出現頸前屈,腰前屈,胸後屈等情況,孩子才適合站立。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不可操之過急,需要時刻觀察孩子發育情況。

各位家長們,你們的寶寶是否有發育過早或者是過晚的情況,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