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才可以佩戴中正劍? 或許我們都被“戲說”欺騙了

什麼是中正劍?可能許多人都還不瞭解。中正劍是中華民國黃埔校長贈送給黃埔學生的隨身佩劍,而在這個佩劍的劍柄上面刻有“蔣中正贈”字樣,故而有“中正劍”之稱。中正劍在黃埔時期,是一種榮譽的象徵,其劍身就刻有“黃埔志工無往不勝”字樣,而能夠獲得這柄劍的人,往往也都是黃埔嫡系。

什麼樣的人才可以佩戴中正劍? 或許我們都被“戲說”欺騙了


但歷史上真的如此嗎?那麼什麼樣的人才可以佩戴中正劍?或許我們都被“戲說”給欺騙了!

中正劍起初確實是一種榮譽的象徵,能夠佩戴這種劍的人一般往往都是地方實力派以及黃埔嫡系將領,但是隨著時間的變遷,中正劍就被“模仿”了,而且種類也頗多,數量也令人驚訝,據保守估計,整個民國時期,中正劍的產量最低也有一百萬柄。

什麼樣的人才可以佩戴中正劍? 或許我們都被“戲說”欺騙了


不過對於後面那些模仿的中正劍也只能算盜版,而盜版的中正劍就有閻錫山的“公道劍”,以及何鍵的“鐵血劍”等等。

其實對於中正劍,起先在廬山軍官訓練團頒劍後,就向三期學員分別發放了1835把、2504把、3564把,基本每個人人手一把。到了抗張時期,在黃埔畢業的學生都能夠獲得一把半米長的“中正劍”,上面刻著“成功、成仁”的字樣,可以說這時候的中正劍也已經爛大街了,沒有什麼所謂的榮譽而言,有的只是一種“畫餅”的手段,企圖以此來籠絡人心。

什麼樣的人才可以佩戴中正劍? 或許我們都被“戲說”欺騙了


如果要說真正意義上的中正劍,也只有何應欽、顧祝同、閻錫山、王耀武、何鍵、劉湘、馬步芳、馬鴻逵、張靈甫、宋希濂、關麟徵、黃維等這些黃埔嫡系將領,才有一定的榮譽象徵。

什麼樣的人才可以佩戴中正劍? 或許我們都被“戲說”欺騙了


只不過到了如今,經過了大練鋼鐵後,倖存的中正劍少之又少,所以有一些人就會以此推為“物以稀為貴”,將中正劍貼上了文學標籤,覺得也只有那些極其特別的人才能夠佩戴中正劍,殊不知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吹鼓,讓許多人都覺得這個中正劍很牛逼,其實在那個時期,中正劍真的很常見,沒有什麼可以吹彈的。(說句不好聽的,這個中正劍還是一把“自殺劍”,類似於日本的武士刀,因為上面刻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字眼,是一些人有意的刻寫著,讓別人給他賣命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