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樂亭|第64期|《李大釗家事研究》出版發行


來源:樂亭文化研究會《讀樂亭》會刊第64期

編者按:文章內容僅作文化交流用,不代表本自媒體觀點

讀樂亭|第64期|《李大釗家事研究》出版發行

題圖來自網絡,僅為配圖

2019年10月30—31日,由北京大學、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和中國中共黨史學會、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河北省社會科學院聯合發起,北京大學和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承辦,以“先驅者的初心與新時代的使命”為主題的紀念李大釗誕辰130週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與會樂亭代表在與蒞會的各位專家學者交流時,贈閱了此書,引起廣泛關注和肯定。會議結束後,多地學者聞訊來函祝賀並索書。尤其是唐山市和秦皇島市的黨史黨建以及黨校黨務相關部門,也紛紛發來信函請求賜書。對於這些熱心研究學習李大釗的專家學者,都予以熱情地回覆和贈書。

若干年來,國內李大釗研究領域,多注重於李大釗從天津法政專門學堂時期開始,以及在“北京十年”對馬克思主義學說、新文化運動、建黨活動和學術的研究,至於天津法政專門學堂以前的情況,未引起學界關注,特別是對李大釗先世、家境的記述均著墨不多,專題性研究尚顯薄弱,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李大釗研究中尚待填補的一項空白。

樂亭是李大釗的故鄉,對於李大釗在家鄉活動的研究,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對於這項內容,在故園雖有一些資料,但也比較零散粗糙,傳說故事較多,史料價值不大。本書的作者周景寶,從建築崗位退休後,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潛心樂亭歷史文化的研究,成績斐然。多次在各級報刊發表文章,參加省市各種形式的學術研討會。近年來,他發現,對李大釗在世期間回故園的一些情況有必要重新梳理,加大研究力度,為此,他下了一番苦功。起始,為了弄清李大釗先世情況,他幾乎查閱了多種版本的書籍和相關資料,曾先後前往大黑坨村採訪鄉間故老,六次實地踏訪李大釗故居與李大釗祖墳,反覆核實現場的碑文,獲得了許多珍貴史料,並有了許多新的發現,從而印證核實了現有書籍和資料中的謬誤;在人物研究方面,也有需要完善之處。例如,在故園與李大釗相關的歷史人物,包括親屬、鄉親,幾乎蒐羅殆盡,而對於李大釗在京期間與其關係密切的親孃舅,卻始終無人關注,以至於湮沒無聞。這次重新整理出來,恢復了歷史本來面目,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故鄉人民對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的重要貢獻。《李大釗家事研究》一書,還對李大釗家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包括模糊不清的部分史實,作了一些梳理與訂正,也是對李大釗研究中填補的一項空白。

樂亭文化研究會自2004年成立以來,發動組織域內外熱衷樂亭文化人士開展樂亭文化歷史的記寫、研究、宣傳工作,並多次召開交流、總結會議,不斷擴寬文化研究領域。通過大家多年努力,蒐集、挖掘、整理編印出版《讀樂亭》(輯刊),並相繼編印了系列叢書、書畫集,為樂亭文化積累了寶貴的財富。期間,在編印《讀樂亭》的同時,還根據樂亭人文化歷史需要,還編印了《國民黨武裝進犯樂亭紀事》《京東第一人史夢蘭》(《讀樂亭》增刊)等,2019年10月,為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誕辰130週年,又及時編輯出版了《李大釗家事研究》(《讀樂亭》增刊),供閱讀和研究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