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带娃看行为艺术,男艺人“一丝不挂”,妈妈的表现太无知

导语:不同国家的文化,国情,风俗习惯都不太一样,这些不太一样,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会比较明显。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在巴西的艺术馆内,有位男艺术家当众表演独树一帜的全裸“行为艺术”。在众多观众男人赤裸着全身,双膝跪在地上,静静地看着地面,内心没有任何波动。周围的人也都直勾勾地盯着。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女儿从人群里挤了出来。就在此时,男艺术家平躺在地上,宝妈下意识地让女儿去抚摸艺术家的身体。女儿虽然很好奇的,但还是很稳重的把艺术家从头到脚仔细地观察了一遍。

妈妈带娃看行为艺术,男艺人“一丝不挂”,妈妈的表现太无知

而周围的人看到这个妈妈和孩子的行为都觉得非常的诧异,开始各种抨击这位妈妈,女儿还这么小,就让她接触这样的事物,太过分了。而且这是一种神圣的艺术,却被这个妈妈给破坏了。妈妈太无知了。

这位妈妈实际上是在教自己的女儿识别身体器官而已,但是这样的方式不对,别人在表演艺术,而且在这么多人之下,甚至不应该带孩子去看这样的表演才对。

认识人体器官应该三岁之前,最好是家长和孩子洗澡时教孩子。比如嘴巴嘴巴在哪里?眼睛眼睛在哪里?用正常的态度告诉孩子人体相关的器官。家长态度大方,孩子也能更正确对待。

当然也可以买一些介绍身体的绘本和孩子一起看,现在很多绘本都会用画画来告诉孩子,直观,美观,自然。

妈妈带娃看行为艺术,男艺人“一丝不挂”,妈妈的表现太无知

关于性,家长要从小正确引导孩子,我们可以这样做,既避免尴尬又让孩子学到知识

1、家长从细节做起

孩子出生后,取名字的那一刻起,家长就应该要有关于性教育的意识。

比如在孩子的姓名,穿着,和生活日用品上都应该选择对应的性别去使用,这样有利于孩子对性的初步认知。

如果家长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或者把女孩打扮成男孩子,对于孩子对自己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很容易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性别认知错误甚至是同性恋。

若家长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打扮孩子,会影响孩子从小对性别的认知,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孩子后期性格和行为上的改变。

妈妈带娃看行为艺术,男艺人“一丝不挂”,妈妈的表现太无知

2、自然教育

自由探索自己的身体是健康性教育的良好开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配合,选择合适的时机,做到很自然地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器官有简单的了解。

比如孩子刚好看到妹妹在喝母乳,就会对母乳很好奇,这时候妈妈可以告诉男孩子关于乳房的知识和故事,并要让孩子知道这是身体的私密部位,不能让别人看到的。

对于一些比较隐私的器官,家长要做重点讲解。并且还要引导孩子对自身的清洁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妈妈带娃看行为艺术,男艺人“一丝不挂”,妈妈的表现太无知


3、以身作则

家庭里,爸爸对妈妈的爱是直接影响整个家庭是否温馨,是否和谐的重要因素。

有爸爸有妈妈才会有孩子,而自己的两个创造者相亲相爱也会让孩子对于男女之间爱情的模式有了更正向的认知。

因此父母之间要做到互爱互敬,偶尔在孩子面前秀恩爱,比较亲亲脸,抱抱,可以让孩子更加的热爱生活,还可以给孩子树立关于爱的正确价值观。

妈妈带娃看行为艺术,男艺人“一丝不挂”,妈妈的表现太无知

4、通过阅读了解

孩子慢慢长大,对于性的知识也会有不一样的认知,家长可以把这方面的内容融合到生活当中,让孩子去理解。现在幼儿园极少会给孩子教育这方面的知识,所以还是要家长自己亲自来教育会更合适。

可以购买关于性教育的读物,通过故事,画册等内容去引导孩子认识生命的本质,以及对性的认知。

5、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

随着孩子渐渐的长大,懂得也越来越多,很多时候,孩子会突然问家长,他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家长不要敷衍,可以先从动物繁衍开始讲起,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关联到人的繁衍后代的问题。

妈妈带娃看行为艺术,男艺人“一丝不挂”,妈妈的表现太无知

对于孩子性教育这方面,家长要懂得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去获得孩子的理解。既满足孩子的对性的求知欲,又能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今日话题讨论:对于性教育方面,您还有那哪些有效的办法呢?欢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