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張敏版趙敏


1、

她一出場,就像在溫柔的春光裡突然綻開的一枝桃花,以獨有的灼灼其華,改寫了整個篇章。無論她出現得多晚,她都是他此生情感的最終。

她一句:“我偏要勉強”。便是她夭夭熾烈盛開的顏色。奪盡一切光輝,任你在眾生羅列中,如何左搖右擺,都最終堅定在她的執著裡。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2、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出自《詩經·周南·桃夭》。這原本是一首賀婚詩,最可道的就是開篇這兩句,將詩歌的興比,推向了極致。

是故《孔疏》會特意拿來批註和解釋:

“夭夭,言桃之少;灼灼,言華之盛。桃或少而不華,或華而不少,此詩夭夭灼灼並言之,則是少而有華者。故辨之言桃有華之盛者,由桃少故華盛,比喻此女少而色盛也。”

(大意就是盛讚此女子年輕美貌,散發著別人少有的光華奪目。)

而縱觀金庸筆下的女子,能配得上這兩句詩的,我想到的就只有她。

她,便是《倚天屠龍記》裡,寫到二十三回才出場的真正女主角敏敏特穆爾郡主,趙敏。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3、

讓我們來看看金庸是如何描寫她那份灼灼其華的:

“眼見她臉泛紅霞,微帶酒暈,榮光更增麗色。自來美人不是溫雅秀美,便是嬌豔姿媚,這位趙小姐卻是十分美麗之中更帶著三分英氣,三分豪態,同時雍容華貴,自有一副端嚴之致,令人肅然起敬,不敢逼視。”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不難看出,金庸想要賦予趙敏身上的美,一定是與眾不同的。既不是雅,也不是豔,是那種讓人不敢隨意逼視的十分美麗。用“夭夭”,“灼灼"來形容,亦恰如其分。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黎姿版趙敏


4、

她一出場,張無忌的人生棋盤,便註定重新佈局。他優柔寡斷的個性,他多情左右的心也註定有了最終的歸宿。

原來,我們經常說的生命裡的真命天子,並不一定是一開場就與你相逢的那個人。真愛,也不是隻存在於失去的記憶裡,和得不到的遺憾中。

人生,兜兜轉轉,你的真愛可能最晚出現。可能在你最無預料時,在你最不相信愛情時出現。它應該就是你生命裡最後遇上的那個人,是那個執著於你,不肯放手,不願捨棄你的那個人。是那個你幡然醒悟後才知要珍惜的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5、

實話說,少女時代讀倚天,並不太喜歡趙敏這個角色,覺得此女子過於大膽妄為了些,少了些女人的矜持。而更喜歡開始的周芷若,還有小昭。

那時的我,青春懵懂,閱世不深。覺得女子就應該是那種端著的,喜歡一個人該藏著的,就象唐詩宋詞一樣,深藏其意,慢嚼其味。

讀著戴望舒的詩,心裡撐著一把油紙傘,美好在憂傷的疼痛中,在無望的等待中,在不與你知的愁腸中,在默默的觀望中,在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遵應天命中......

可是,現在再讀倚天,卻愛上了趙敏。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6、

我終於看到了她的超然獨立,與眾不同。

這樣一個敢說敢做的真性情女子,有一顆澄如清水的心。從不忸怩作態,勇敢堅定,聰慧率真。敢於為他人所不敢,敢於努力去追求併成就自己的愛與幸福。那十分美麗中的三分英氣,不正是我現在內心裡想要成為的那個人嗎?

而我在那年居然就沒讀出來。

只能說當時年少,不識人生真滋味。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黎美嫻版趙敏

7、

書中有這樣一段情節,當張無忌要與周芷若結婚之際,範遙勸她:“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強不來了。”

趙敏卻驚世駭俗地回了一句:“我偏要勉強。”

很多時候,世事教我們要保全自己的面子,教我們不要在人前被人嘲笑,教我們無論如何不能傷了自己的自尊,教我們把得不到的東西藏在心底就好,教我們在害怕時不如就此放棄......

可我們的敏敏郡主,誰都管教不了她,只有她自己才是她自己的教主。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8、

或許我們應該清楚的知道,這個世上,原本我們就是獨立存在的,沒有任何人可以主宰你,除了你自己。

可實際上,很多人都願意讓天意和現實來主宰自己。於是,處處便是被流放的感情。

有些東西,有些幸福,你自己都不去爭取,不去創造,真的等老天爺送到你懷裡來?哪有那麼好的事。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經常聽到有些人說:“不是我的,我怎麼求也求不來,是我的,趕也趕不走。”並以此做為信念,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做為,等著命中註定。

是,老天爺一定會送機會給你,但問題是你也得努力去尋找,去抓住才行啊,就算機會送到你面前,讓你無須過多費心的得到,但也需要你去好好珍惜的吧?總之,這個世界是很公平的,不要怨天尤人,有所為方有所得。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賈靜雯版趙敏

9、

我們的敏敏郡主就深喑這個道理。明白一切要靠自己爭取,包括愛情。

當然,趙敏也不是枉自在那裡胡攪蠻纏,她的”就是要勉強”也是有根源和奠基的:

一是聰明如她。

在男女的交往中,那些歡喜的小星星,在夜空裡,都是能彼此看得到的,只要有心。

在與張無忌的接觸交往中,趙敏自然能感知到張無忌對她的喜歡。雖然,張無忌那時感情遊移,左搖右擺。但她不管,她只要他也是喜歡她的就夠了,不管他心裡倒底有幾個周芷若,殷離......

再者,她亦深深地知道,她心裡只喜歡這個男人。

我喜歡他,他也喜歡我,如何就不能勉強了?別人說不行,我偏要試一試。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10、

二是自信如她。

很多的愛情寶典裡,都告誡著世間的女子,在愛情裡,不要太主動,一旦主動,便註定成了輸家。

你,是不是很害怕成為輸家?如果你怕,說明你不夠自信,如果你夠自信,你又怎麼會想到輸贏二字?如果你真的愛,輸給他又如何?如果你怕輸,那至少說明你不夠愛。

我們的敏敏郡主從一開始就上演的女追男的劇情。她不在乎在這段感情中,誰是勝者,誰是敗家。或者,她根本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陳鈺琪版趙敏


11、

愛於她很簡單,就是喜歡了,告訴他,喜歡到恨,也要告訴他。問世間,誰能拒絕一份真誠的表白?

張無忌但覺櫻唇柔軟,幽香撲鼻,一陣意亂情迷。突然間趙敏用力一口,將他上唇咬得出血,跟著在他肩頭一推,反身躥出窗子,叫道:“你這小淫賊,我恨你,我恨你!”


趙敏的真性情,處處散發著讓人慾罷不能的風情。

這樣帶著疼的表白,怕是會讓張無忌終身難忘。

那一刻,趙敏可能是真的恨張無忌,但這種恨是源自於內心暗湧難平的愛。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12、

三是驕傲如她

身為蒙古皇族的郡主,身體裡流淌著草原英雄的血,這就註定了她與生俱來的貴族氣息。

不可否認,她是驕傲的。

真正的驕傲並不是自大,而是內心有山川大海,充盈豐滿,篤定自信。

或許,從小她就有著我想要的,我就要得到的信念。有了這般信念,才造就了她敢於去勉強,去追求她想要的幸福。

當她只要他,只要最終他和她在一起時,過程是誰付出得多,誰付出得少,在她看來都不重要了。

她說:

“ 我只怕你不許我跟著你,別的我什麼都不在乎。”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13、

作為女人,我現在最欣賞的狀態是:七分柔腸,三分俠氣。

柔腸,是你溫暖相待這個世界的本心,是你面對愛人時溫柔纏綿的情意。

俠氣,並不是說要像男孩一樣的性子。而是要內心開拓,有大格局,不津津計較一些小事,懂得寬厚於他人,並寬待自己。在生活中,多份率真,多份勇敢。

這就難免我會在重讀倚天時,不可自撥的愛上趙敏。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金庸筆下的女子唯有她能擔當這八個字

14、

最後,圖文了這麼多版本的趙敏,不如來說說,你最喜歡哪個版本的趙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