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海上聯演結束,一神祕防空導彈露面,我們沒裝備卻優先給巴鐵


1月14日,為期9天的“海洋衛士-2020”中巴海上聯合演習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港閉幕。兩國參演兵力密切協同,深度融合,完成所有既定課目,演習達到預期目的。 該演習自1月6日開幕以來,分為了岸港訓練和海上聯演兩個階段進行。雙方首先在巴軍港、戰術學校、特種訓練場進行了研討交流、戰術推演、特戰課目演示及海軍陸戰隊聯合訓練等。1月10日,演習轉入海上實兵實彈演練階段。

中方參演兵力以南部戰區海軍兵力為主,包括052D型驅逐艦、054A型護衛艦、補給艦、援潛救生船等艦艇5艘,艦載直升機2架,以及海軍陸戰隊員60餘人。 巴方參演兵力主要包括F22P/F21型護衛艦2艘、快速導彈攻擊艇2艘、固定翼反潛巡邏機1架、艦載直升機2架,以及特種作戰隊員60餘人。

本次演習的艦艇型號,大多數是我們熟悉的,特別是巴方的F22P型護衛艦,是從我國購買的,該艦可以看做是053H3型的改進升級型,融入了部分054的設計理念,成為現在巴基斯坦的主力艦艇。

而巴方參演的另外一艘,是其購自英國的F21型護衛艦,大家可能很少知道的是,該艦雖然是英國退役艦艇,但上面安裝的防空導彈,卻是我國的產品,這型導彈發射系統連我國艦艇也從來沒有裝備,這就是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研製成功了獵鷹60陸基、艦載中空防空導彈系統,且達世界先進水平。

“獵鷹60”陸基、艦載通用型中空防空導彈系統,可攔截各種空中和掠海目標,如戰鬥轟炸機、轟炸機、導彈和直升機。自動化程度高,抗干擾能力強,可同時處理40個目標,跟蹤12個目標、攻擊3個目標,具有攔截超低空目標的能力,還可攔截掠海飛行的巡航導彈。


當年與歐美國家的同類導彈相比,具有飛行速度快、威力大、抗干擾力強、攔載範圍廣等特點,作戰效能比世界上應用較廣的法國“響尾蛇”近程地空導彈,以及臺灣裝備的美製“小檞樹”地空導彈都高,向巴基斯坦出口後也獲得好評,使用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