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全球經濟的拐點上,美股、黃金、美國國債、BTC,如何選擇?

正在世界蔓延的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著全球經濟,就連表現最為強勁穩健的美股,也因此連續下跌,創下自金融危機以來最大一週跌幅。

3月3日,美聯儲緊急宣佈降息50個基點,將聯邦儲備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降至1%-1.25%。主席鮑威爾稱,降息是為了幫助美國經濟保持強勁。美聯儲認為受疫情影響,經濟前景面臨風險,因此採取了行動。

也許不玩美股的人會認為,這一切離自己還很遙遠,但事實上正如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所寫,“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全球疫情的發展,連總統特朗普也不敢再宣稱“可控之中”,那麼全球經濟到底會走向哪個拐點?美股、黃金、美國國債、BTC,普通人需要如何進行投資分配呢?


資產的兩種大類

從風險性角度來劃分,我們可以把資產大致分為三種類型:風險資產,避險資產與無風險資產。

根據MBA智庫的解釋,風險資產:指具有未來收益能力的資產,比如股票之股息、債券之利息等等。但風險資產的未來收益是不確定的。

避險資產:指隨著市場變化,價格不會波動太大的一類較為穩定的資產,譬如黃金、美元等等。常見的避險資產有美元、黃金以及經常會被忽略的瑞士法郎、日元等。

無風險資產:指未來收益率沒有不確定性的資產。它的標準差為0,實際收益率將永遠等於期望收益率。嚴格地講,絕對無風險的資產是不存在的,所以也不在今天我們的主要討論範圍內。

區分哪些投資標的屬於風險資產,哪些又屬於避險資產,對我們的投資分配有很大的幫助,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判斷資產漲跌趨勢之間的相關性。


美股、黃金、美國國債、BTC的資產屬性

為了接下來的分析,我們首先需要分清楚,資產屬性與貨幣屬性之間的區別:

資產更注重儲藏,貨幣則更注重支付和消費。

美股與美國國債從根本作用上來講屬於資產,在交易過程中由企業或個人控制的資源,是一種顯性的經濟利益。

而黃金和BTC則是一開始定位為貨幣,主要進行交換媒介,支付,是具有貨幣屬性的,後來二者都轉變為更具有資產屬性的投資標的。

197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的《牙買加協議》及兩年後對協議的修改方案,確定了黃金非貨幣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再幹預市場,浮動價格,固定官價被廢止)。

而比特幣雖沒有中本聰簽訂任何協議廢止BTC的貨幣屬性,但它劇烈的價格浮動與儲藏功能,已經逐漸喪失貨幣屬性,早在2018年,多國央行與經濟學人士都曾公開表示:“比特幣是一種資產,而不是貨幣”。筆者認為,比特幣雖然原來作為貨幣出現,但現在的資產屬性更強,貨幣屬性在逐步減弱。

那麼美股、黃金、美國國債、BTC都屬於資產,其中哪些是風險型資產,哪些又是避險型資產呢?

按照上文對風險資產和避險資產的定義,以及目前金融市場的劃分,美股屬於風險資產,黃金與美國國債屬於避險資產。而BTC到底是風險資產還是避險資產?讓我們一起來看。

站在全球經濟的拐點上,美股、黃金、美國國債、BTC,如何選擇?

這是從2013年-2020年,黃金與比特幣的漲跌走勢,可以看到早期比特幣價格波動幅度非常大,與黃金這樣較穩定的避險資產沒有相關性。

站在全球經濟的拐點上,美股、黃金、美國國債、BTC,如何選擇?

我們縮短時間範圍,發現2018年-2020年比特幣與黃金的走勢出現很大變化,尤其是從2019年4月開始,比特幣走勢與黃金走勢有了一些相關性,也就是說比特幣從風險資產開始趨向於風險與避險之間,而且價格波動率也在逐漸縮小。

最近BTC與黃金同時下跌,可以推測的是全球恐慌情緒加劇,無論是黃金還是比特幣都不如現金流需求大,大家撤出了資金。

一般情況下,同一種類型資產的漲跌走勢,是正相關的,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的走勢是負相關的,基本可以判斷早期BTC是風險型資產類,但目前BTC或許在風險資產向避險資產轉變的過渡期,風險屬性佔比>避險屬性。

可能有人會說,那比特幣與美股同樣具有風險資產屬性,是不是美股上漲時,比特幣就會上漲呢?對此我們需要進一步來分析。


美股、黃金、美國國債、BTC之間的漲跌相關性

先看圖,2019年至2020年一整年,比特幣與標普500的漲跌趨勢:

站在全球經濟的拐點上,美股、黃金、美國國債、BTC,如何選擇?

大趨勢都是上漲的,說明這兩種風險資產在這一年內表現都比較強勁,收益不錯。但仔細看圖中19年4月-6月和19年7月-8月(圖中的前兩個紅圈區域),比特幣與美股的漲跌出現了負相關性,不是說同一類型資產走勢應該是正相關的嗎?

原因在於,它們雖是同一種類型的資產,但標的之間的影響因素卻不是相關的。

美股主要影響因素:美國企業盈利情況、美國經濟基本面、聯邦利率、資金流入等;

比特幣主要影響因素:媒體曝光度(人們對比特幣的關注度)、政策消息、資金流入、減半或分叉等;

從這個角度來客觀分析,美股與比特幣並沒有明顯相關性,決定他們的影響因素差別很大。

一般情況下,當美股下跌時,BTC作為其他風險投資標的的一種,投資人可能會從美股中撤出資金,投入比特幣,於是美股下跌,比特幣上漲。

但是有些時候又似乎有相關性,比如上圖的2020年1月至今(第三個紅圈區域),美股與比特幣幾乎同時下跌,推測應該是在疫情導致全球恐慌情緒下,這對比特幣和美股這樣的風險型資產來說,都是利空消息,所以二者同時下跌。

結論就是,比特幣與美股雖然都是風險型資產,但標的之間沒有相關性。


那比特幣與黃金之間的相關性呢?


黃金主要影響因素:全球經濟實際利率、市場恐慌情緒、美元走勢、戰亂及政局震盪、通貨膨脹、黃金供需關係等。

可以看到,黃金主要影響因素與比特幣還是相去甚遠。上文也從數據上對比過了比特幣與黃金的走勢,2019年4月份之前是負相關性,之後才有部分相關性。為了繼續驗證這個推論,我們可以看到影響黃金走勢的主要因素與美股有相較於比特幣來說,更高的相關度。

站在全球經濟的拐點上,美股、黃金、美國國債、BTC,如何選擇?

根據黃金與美股的漲跌趨勢對比,可以看到兩條線幾乎呈現出對稱圖形,美股下跌時,往往是由於有負面信息,導致恐慌情緒增加,避險情緒升高,所以黃金上漲,但不是所有美股下跌時黃金都會上漲。這裡也是在疫情期間,黃金與美股幾乎同期下跌和上漲了,主要原因還是恐慌導致資金撤出(或現金流需求增大),進而反彈,仍屬於特殊情況。

站在全球經濟的拐點上,美股、黃金、美國國債、BTC,如何選擇?

這是標普500波動率指數與黃金走勢比較,上圖波動率和黃金呈正相關關係,對比標普500指數來說,波動率與黃金會有更明顯的相關性。

站在全球經濟的拐點上,美股、黃金、美國國債、BTC,如何選擇?

可以看出,波動率低的時候,標普500指數上漲;高的時候,指數下跌。波動率和美股則是負相關關係。應該從波動率的漲跌走勢來分別預測美股、黃金兩者的漲跌。

我們再看,同屬於避險資產的黃金與美國國債的漲跌走勢:

站在全球經濟的拐點上,美股、黃金、美國國債、BTC,如何選擇?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橙色線為國債收益率,而非國債的價格(公式:國債收益率=年利息 / 國債的市場價格)。年利息不變,當國債價格上漲時,國債收益率降低,所以上圖黃金與國債收益率呈對稱性,但它們之間是正相關關係,黃金與美國國債同屬於避險型資產。

前面我們說到同一類資產,漲跌走勢是正相關,風險類資產與避險類資產則是負相關。但這裡還有個重要補充,大部分時候其實不是單一因素影響市場的,而且不同因素對每個投資標的產生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比如美元走勢會同時影響美股和黃金,但這個影響因素在兩個標的中的權重可能不一樣;疫情的因素在所有資產中的影響權重都比較大,但給每種資產帶去的結果和程度又不一樣......

所以在分析美股、黃金、美國國債、BTC之間的漲跌相關性時,需要注意以下前提條件:

1.各個標的都有各自的影響因素;

2.同一個影響因素在不同時期,它們的作用效果不同。


市場策略分析

現在市場恐慌情緒比較嚴重,比特幣下跌,美股下跌,黃金上漲,美國國債上漲。如果恐慌情緒持續上升,從長期來看黃金大概率上漲。若疫情解除後,才能傾向於買入風險類資產,而避險類資產價格則可能下跌。

目前主要風險在於,新冠肺炎疫情發展不確定以及全球貨幣政策寬鬆不及市場預期。投資任何一種資產都需要多方面因素慎重思考,切忌僅根據單一指標來決策。

宏觀方面的數據可能比較複雜,如果只是對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感興趣的投資者,近期建議多關注比特幣與2020減半幣種的聯動

,可能對把握投資機會更有針對性:

站在全球經濟的拐點上,美股、黃金、美國國債、BTC,如何選擇?

非小號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