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遠方”的田野

展望“遠方”的田野

苗文金/文

我從未聽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這首歌,高曉松、許巍更是聞所未聞,可能是孤陋寡聞,見識狹窄。特意找來這首歌曲試聽,感覺歌詞字裡行間溢滿情懷,蘊含著人生哲理,勾勒出現實生活,當然整首歌詞也流露著一種詩意美,聽後令人深思,回味無窮。

我個人認為,作者不是單純地為歌而填,無病呻吟,矯揉造作,而是真實生活的再現。平時極少聽歌的我,雖然初次聽,但被歌詞的意境所觸動,勾起了往日回憶。

記得小時候,兄弟姐妹多,家裡一貧如洗,生活拮据,我最害怕交學費。看著母親進東家走西家湊錢,心裡真不是滋味。母親每次拼湊夠學費都會說,“生活再難,砸鍋賣鐵也得上學,好好學習,爭口氣!”數落完後,唉聲嘆氣轉身下田去了。我知道,母親的嘆息是對生活的無奈,但還得咬牙堅持著。我想這就是高曉松所說的苟且吧。

若非母親的堅持,若非整個家庭“苟且”生活,我們幾個也上不了學,估計個個目不識丁。“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母親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沒有多少文化,說不出這樣韻味雅緻的詩句,但母親明事理,深知有文化的好處,克服困難也要讓我們上學,期望將來我們出人頭地,不再過“苟且”的日子。

艱難困苦是一所大學,只有經過“苟且”生活,有心改變“苟且”生活,才能不苟且生活。“苟且”在字典內是得過且過的意思,在這裡我個人認為,是指生活中的貧困、憂愁、疾病、屈辱、坎坷等等;詩和遠方並不代表名山大川的旅行,更多代表的是一種對美好的嚮往和精神追求。然而,當下許多人受這首歌曲感染,紛紛曬出“遠方”的照片,以證明自己不苟且。甚至賣車售房也要擺脫現實的“苟且”,去追求遠方的青山綠水間的詩情畫意。這是斷章取義,嚴重曲解了“詩和遠方”的內涵。憧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山水生活,無可厚非,但大可不必“傾家蕩產”去換取。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假若生活殷實富裕,行走在“詩和遠方”的田野上,來次精神洗禮,增加生活閱歷,是人生的財富。反之,那就是一種奢侈和浪費。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日子不好過,連溫飽都解決不了,再來一次“遠方”的旅行,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觀?如同小時候的我,開門七件事難以解決,何談旅行?但這並不等於經濟水平徘徊低層的人就不能有“詩和遠方的田野”。“詩和遠方”來自於生活,並不是行走于山山水水、名勝古蹟。怎麼才能找到呢?高曉松一語中的:心懷家國天下,自然有了詩歌和遠方。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只有經過人生的坎坎坷坷,經得起挫挫折折,面對“苟且”,才能抒寫出人生最美的詩,才能行走在風光無限的田野上。腳踏現實,心不受縛於咫尺,帶著詩和遠方,在苟且中生活,讓我們記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