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想購物,卻參加低價購物旅遊團的遊客是什麼心態?

消焚天下魔


我來分析一下,對不想購物卻選擇低價購物團的遊客我分了三種心態:

  • 對低價購物團,沒概念,無辜、懵圈狀態。

  • 對低價購物團,一知半解,想搞明白,體驗狀態。
  • 對低價購物團,胸有成竹,抱著僥倖心理,碰運氣狀態。

一、先來了解幾個關鍵點:

  1. 什麼是不購物團?VIP、全程無購物、純玩團,基本是不購物的,除非遊客要求,還要遊客寫申請簽證畫押,導遊才能帶去消費,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

  2. 什麼是購物團?就是指旅行合同裡註明了需要進店消費購物事項的旅行團,有的VIP團、豪華團也會有進店要求,購物店數量少,一般要求1-3個三個以內。接近成本價或低於成本價,屬於微利產品或補貼產品,不賺錢,就是打廣告,維繫市場行業關係的,我們稱為經濟團,顧名思義性價比很高,跑量用的,薄利多銷。經濟團,合同中明確標註全程需要遊客進幾個店、進什麼店,自費項目有哪些,都必須按官方要求寫的清清楚楚。

  3. 什麼是低價購物團?零團費!負團費!這類才是真正禍害健康旅遊市場的,低價購物團。低價操作難度很大,基本打包給導遊,導遊自己憑能力引導遊客消費。賭性最大就是這種團,出問題最多也是這種團,官方明令禁止的也是這種團,但屢禁不止,有買賣就有傷害,有需求就有市場。


  4. 什麼是根本不想購物?或許可以理解為遊客沒有遇上真真喜歡和需要的東西。

二、選擇了低價購物團的心態分析有以下三種:

  1. 根本不知道低價團購物,被銷售忽悠了,或自己第一次旅遊報錯了團,沒有市場價概念,懵逼狀態。這就是純小白,導遊最愛的菜,對銷售來說就是妥妥的優質客戶。購物潛能很神秘,機會很大。因為沒概念,容易被誘導消費。

  2. 知道低價夠物團,卻不知道購物套路,一知半解,想看明白,體驗一下!走一步算一步,車到山前必有路。一車人我們遊客是多數,還怕你導遊嗎?
  3. 知道低價團,也知道套路,胸有成竹,早就計劃好了,碰碰運氣,僥倖心理,或者在能承受範圍消費,說不定還能買到好東西。這種一般多是老遊客心理了!

三、其實,遊客消不消費看什麼?

導遊服務態度好、講解專業、個人魅力,人設好,印象好。願意幫導遊完成任務,助人為樂,其樂融融,大家都滿開心的!如果導遊態度不好,人設差,彼此都沒好感,估計就涼了,整個行程都像仇人一樣,相互擠兌,你看不起我小氣沒錢,我看不起你強迫消費,可能還有舉報,視頻曝光,屢見不鮮,太多了!

總之,就是旅遊市場上不健康的三方對賭心理:

旅行社賭導遊敢不敢接團?導遊賭遊客會不會消費?購物店賭導遊帶團消費能力?其實所有人都明白就是賭遊客消費能力,這場賭局中游客的消費能力才是贏的關鍵!隨著現在的旅遊市場越來越正規,旅遊消費越來越透明,讓我們都沒有套路,只有真心,放心選擇,開心出行旅遊去吧!

我是@螞蟻兒上樹,資深旅遊產品師,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如果我的分享對你有用,請關注點讚我!


螞蟻兒上樹


我參加過這樣的購物團,我們幾個人提前商量好了,以靜制動,堅決不花一分錢,任憑導遊訓斥責罵,我們要面對微笑,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大部分還是很成功的,但有一次參加的南方五市遊,每人交了二百元,這次在就要往回返的時候,導遊把我們一車人都扔在了半路上,讓我們一點也沒有購物的每人再交六百元,否則就不會走。因身份證還在導遊手裡,沒辦法我們又補交了六百元,其實這也合適,八百元自己去旅遊連路費都不夠。因為有心理準備,我們幾個人還是很開心的。


shiwoma玉米


我是上海人,去年參加了499元2人的山東日照威海青島連雲港的5天4晚的低價團。全程山東導遊和氣待客,共進了7個購物店。但只求點人頭進店並不強制購物。4晚住連鎖酒店,衛生舒適。唯一是包餐質量較差(早人均3元正餐人均IO元)景點遊玩大都無需門票或收費較低的景點。因是全包價,不另收任何費用,自費項目(大帆船)也是自願參加並不強制。全車五十多人大多數很滿意。


聽雨人7


不得不說,我是非常佩服這些人的,這需要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我只參加過一次類似的團:79元包車包吃,亞布力滑雪1日遊。

在大巴車上,導遊就把此行的目的跟大家講的通透:來哈爾濱就是玩雪的,你不玩來幹嘛的?一共6個自費項目:全套優惠價1010元;也可以單項80-300元不等。

我當時也是抱著不交錢,你也不能把我怎麼樣的心態;可是當看到全車的人,熱情高漲的交錢付款,我自己就心虛了,別最後成了全車的典型,那就太丟人了。。。

最後,花了320塊錢,買了兩個自費項目;別人參加項目去了,自己就在零下20°的雪地裡待著。

參加這種低價旅行團的人,不外乎有以下幾種心態:

1.第一次參加很好奇:我就不信能把我怎麼樣?!我想買東西就買,不想買就不買!能把我抱井裡面去?

2.喜歡購物型:去過很多次了,覺得有近乎於免費的車拉著到處去買東西,很好啊。

3.死豬不怕開水燙型:參加過很多次,都瞭解導遊的套路了。我就是不買,你逼急了,我就去投訴,反正我有的事時間,給你曝光,吃虧的是你們。

4.在家無聊,出門散心型:反正在家也是閒著,跟個團有那麼多老夥計陪著,可以說話聊天,還有人管飯管住,挺好。

5.被朋友拉著作伴型:朋友想去但是怕一個人被導遊欺負,多拉幾個人壯膽。

最終也跑不出以下結果:

  • 受了一頓氣,還買了一堆用不上、又貴的要死的東西
  • 每天的主要項目除了購物就是購物,從玉石店出來又去特產店
  • 一天在景區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下車照相的時間超過20分鐘,導遊就催
  • 幾乎從來不去收費景點
  • 就算不買東西,也只能在外面等幾個小時。夏天大巴上沒空調,熱死;下車又被蚊子咬死。冬天不讓在大巴上待著,只能在車下等,凍死。
  • 早餐每人一個雞蛋不準多拿,一碗稀飯+鹹菜;中餐、晚餐,8菜一湯/10個人,清水煮鬍子,難以下嚥。
  • 為了趕路,每天在大巴車上坐7-8個小時。
  • 住宿條件簡陋,洗澡熱水時有時無;夏天房間潮溼發黴。
  • 受導遊的嫌棄,甚至言語攻擊。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還能繼續參加我確實感覺挺佩服的。可能這也是一種樂趣吧。

(以上都是根據自己經歷過,或者網上熱議總結而出,如有不符請通知我,我將及時更正,謝謝)

喵喵遊玩記


我在中旅和攜程上,都出去過,到過雲南和西藏,我參加的不是低價購物團,價格也不便宜,但在合同上註明了有二個購物點,但是不強求購買,旅行社是這麼說的,當地導遊也是這麼的,就是去了購物點之後,和沒去之前導遊的服務態度明顯不一樣,我呢在雲南買了玉器,在西藏買了銀器,和當地的土特產,回家送送人,因為是全國散團,團的成員價格是不一樣的,但旅遊景點還是一樣的,像那種幾百遊雲南西藏我是不敢去的


1399594920


根本不想購物,卻參加低價購物旅遊團的遊客是什麼心態?我說,這就是窮遊中國的一中方式。一車家鄉人,不憋屈;一路上說說笑笑好不愜意。我參加低價遊的團,98%的人看見購物店,眼睛👀👀👀放光,導遊根本沒空搭理0.2%的人購不購物。今年正月初九,隨低價團去北京“故宮城裡過大年”。玉器店購物超時,導遊都往外哄。

我隨低價團旅遊的經驗是,不多言多語,準點到達集合點。最多是三個人搭伴,不買東西目標小。導遊也不理會一個人的購物信息。所以我都是選擇自己隨低價團走。






書玉用腳步丈量人生


你問的問題是很有問題的,第一參加低價旅遊團不代表全都是不想買東西,就圖佔個便宜。主要這種團帶去的購物點是讓你買東西的地方嗎,那是宰人的地方,以次充好的地方。第二,你的意思低價團就是讓人買東西的,那正常價格,甚至高於正常價格的呢?是不是應該去正規購物的地方?結果是嗎?講一下我兩次跟團旅行的經歷吧!

這兩次都是朋友邀請去的,第一次是港澳遊,是朋友的朋友參加了一個什麼項目,就是你買個會員,介紹人去旅遊,然後拿提成。我一個人也沒介紹,看朋友的面子花了一千五,充了個最低檔次的會員。然後總感覺虧,就去跟團來了次港澳遊,他們說的是去一個人可以返六百多,除去車票大概還有三百左右。

一路上過程就不多說了,這次去的目的不光想把那一千五找回點,主要是也想看看資本主義社會是怎麼樣的,還就是一直聽說香港黃金,電子商品便宜,也想把手機,照相機給換了。真的到了那才知道,他們給你帶去的飾品店,商場,那裡面的東西根本就沒辦法買。金子是彩金,手機,照相機都是你沒聽過的牌子,你說敢買不。你想出去買,更不可能。進入的是一個門,出去又是另外一個門,都有人把守,不到時間或是東西沒買夠就別想出去。當時就有哥們不想花錢給他臨時的女朋友買東西,還差點跟帶隊的打起來。當然也說讓我買了,我說我買我有的,用不著的不想買,他們也沒說什麼。在香港就買了兩盒巧克力,一副眼鏡,其他的什麼都沒買。我忘了在香港待了幾天,印象中就第一天是去海洋公園完了一天,去了金紫荊廣場,其他時間都是在購物點。去澳門就簡單了,先去升旗那個地方,然後就是那堵牆叫什麼來著?後來就去賭場,讓自由活動。我對賭博不感興趣,趁著這個時間用地圖找到附近一個商場就八佰伴什麼的,沒來的及多轉,就買了雙鞋子就跑回來了,剛好趕上發車。然後就是回到珠海,轉完賣乳膠枕的又要去玉石市場,我看這情景是沒完沒了了,就跟導遊說了聲。自己打車到輪渡,坐船回深圳,直接買票回來了。總結這次跟團,除了沒買到我想要的手機照相機,其他得都在意料之中。因為當時剛出過有內地遊客因為強制購物發生衝突死亡的事情,所以這次像我這種花錢少沒出什麼問題,也沒受氣什麼的。

另外一次跟團是去雲南,那就純粹是零團費了,不像上次還買了會員。這次朋友他媳婦組織的,一起去的是兩個團,先走一批,我跟他們兩口子是一批。兩個團不是一個路線,頭一批的都是比較有錢的,基本上都是一個人花了好幾萬。我們這個就比較窮了,總共加起來估計也沒人家一個人花的多。一路上吃喝玩,住宿都要比香港好的多。來的人也都知道是購物團,多少都有買東西,也有不買的,當然導遊也指桑罵槐了,但是這些都不是我要說的重點。重點是我們坐飛機到了雲南就開始跟人家拼團了,剛開始我們以為都是一樣的低價團。過了兩天才知道,他們好幾個都是正常的高價團,還有兩口子是度蜜月過來的,說明是沒有購物點的。人家說要不是怕影響蜜月期間的心情,早就翻臉了,等著回去算賬。

讓你自己選擇,本來多花錢報的純玩團,就是不想逛購物店,到最後還是很我們這樣零團費的走一樣的路線,是你下回還花這樣的錢不!說不好聽的,出現這種結果難道只是老百姓貪便宜嗎,是有些人把他們當傻子,最後自己無法收場了!都知道高速服務區東西貴,誰開車出遠門不提前買點吃的,等著去服務區當冤大頭!







醉是簡單


說下我一次跟低價團的經歷吧。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參加低價旅遊團,也是為數不多的參團旅遊吧。

我在煙臺上學時,2008年大二清明假期,我和宿舍裡的同學無所事事,然後舍友提議我們去威海旅遊吧,那個時候不像現在這麼方便,智能手機一查什麼都知道了。最後我們在學校的廣告欄裡看到了一個參團旅遊的信息,然後我們宿舍三個人一人交了一百塊錢就去威海旅遊了,旅遊的目的地時威海的劉公島,我們到達威海劉公島時上午九點左右,玩到中午,就簡單的吃了一頓飯,飯是自理的還是旅遊團包的,已經忘記了。下午離開了劉公島之後,導遊就開始帶著我們到處去參加旅遊購物項目。記得是去了一個賣海產品的、一個賣菜刀的、還有一個自由遊玩的韓國城。

在賣產品的地方,見識比較少的我們,以為這是旅遊行程的一個景點,都是抱著旅遊的心態在參觀,最後開始喊價的時候我們就清楚了,然後我們三個人就開始和導遊耍著玩了,這個導遊其實也是一個小姑娘,悄悄的對我們說,你們不買沒有關係,幫幫忙在裡面充當一個人頭。一路上我們除了花了一百元交了團費,然後沒有買任何東西,導遊對我們也是非常客氣,並沒有什麼惡語相向,可能是知道我們是窮學生的關係吧。後來我們還一直和這個導遊有聯繫。

報低價團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被銷售忽悠的,確實不知道自己是參加的低價團,以為自己撿了一個大便宜,或者感覺終於有自己承當起的價位出去旅遊了。再有一種就是知道是購物團,卻還是想佔這個便宜,最後和導遊鬧掰了的。


攝影愛好者張先森


我正在參加低價購物團的車上,900塊錢從貴州到青海遊玩,今天行程全天購物。

參加低價團,我不想來,可是旅行社不停打電話,信誓擔擔有購物店但你可不購物!旅行社太多競爭激烈,都是靠購物來拉客,而我在旅遊中也願購一些東西,但是全國購物店千篇一律,玉石,銀飾,乳膠床墊。所以購買慾望不強烈。不可到那裡旅遊都買這幾件東西,你不可賣點當地的土特產,其實遊客回家還是願買一些土特產回家的。


王愛星83252767


這個可以理解好多人都報低價團,就是想著我報低價團,我也不購物,你能把我怎麼樣,但最後的結果就是肯定玩的不開心,因為很多低價團都是奔著購物去的,這個道理誰都懂,你不買東西導遊吃什麼很多小店鋪怎麼賺錢?


有很多這樣的遊客基本上想圖個便宜,但哪個商家都不是傻子。就怕有的貓膩不在購物上在其他的小環節,反而花銷還不如一般的平價團。

我有一個朋友之前到芽莊去旅遊,也是抱著低價團乘坐大巴,還逛了很多的購物街,到最後導遊已經不引導消費了,而是脾氣很臭,當時朋友只是想出門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少就買一些讓導遊過得去。

所以有的時候旅遊,我們不能光圖便宜,安全就會變得尤為重要。但是,國內的導遊有一種怪現象,就是國內導遊基本上都比較習慣,帶低價的購物團不願意帶純玩的團,因為帶低價的團不拿基本工資,是靠購物點返傭來賺錢了。也就是說,在低價團導遊反而賺得比較多,況且這裡面涉及的太多利益方面的灰色收入,很多都是價格不透明的。



境外相對還好一些,但也難免有這種唯利是圖的遊客或者遊客辱罵客人的行為,所以也挺希望相關的部門能夠重視去整治,目前針對我們這些遊客,肯定沒有辦法去解決這樣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