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後要怎樣自檢,你知道嗎?

1.保養後車主一定要眼見為實

首先,在汽車保養時,車主要選擇一個具備綜合維修資質的維修站,正規的維修站必須具備《工商營業執照》《營業許可證》《技術審查合格證》《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對於需要做二級維護、整車維修的車輛來說,只有具備一類和二類資質的維修企業才有資格。

其次,在保養過程中,如果需要更換零配件,一定要看清外包裝上的“廠名、廠址、電話、註冊商標、執行標準”等項目,並在維修單上註明產品型號、產地、規格;不要忽視自己的知情權,要眼見為實。同時,車主還可以依據維修管理制度講明價格。

車主在保養前與維修廠進行三大件的簽訂,即維修記錄、結算清單、維修合同,以便將來發生糾紛時可以作為依據。車主可以通過驗收時對一些細節進行觀察,以此來檢驗保養的效果。比如某個總成上固定或連接的螺栓,都應該是一個標號或一個型號,尤其關鍵部位的螺栓是不允許其他螺栓代替的。

2.將車停於平坦場地

站在車頭前面,觀察駕駛室、發動機罩、左右葉子板、前保險槓等是否平正。不平正通常有左右輪胎氣壓不一樣,左右彈簧、車架或葉子板變形等。

3.倒車前檢查

保險槓及拖鉤是否牢固;散熱器護罩、發動機罩、葉子板和駕駛室是否有凹凸裂紋;各連接螺栓是否牢固;前照燈安裝是否牢固。

4.進駕駛室檢查

車門開關是否輕便;門窗玻璃升降是否靈活;腳踏板是否安裝牢固;前擋風玻璃有無損裂。

5.到車後觀察

車廂是否平正,後燈、制動燈、車牌等是否安裝牢固;檢查油箱、備胎架緊固情況。

6.經噴烘漆的車輛

檢查油漆面是否均勻;是否有滴漆起泡的現象。

7.起步行駛前

發動機達到正常溫度;檢查1次儀表信號裝置的工作情況。

8.檢查離合器離合器應分離徹底,接合平穩可靠,無發抖、打滑、異響等現象。

9.低速行駛中檢查

低速行駛2~3千米,使底盤各部件溫度升至正常及潤滑正常,注意各部件是否有異響;輕踩制動踏板,試製動是否靈活有效;提高車速後,方向系統應輕便靈活,無跑偏現象。

10.駕車車輛最小的轉彎半徑

車輛最小轉彎半徑必須符合原車規定。

11.在加速或減速時的檢查

在加速或減速時,細聽變速箱、離合器、傳動軸、差速器有無聲響;在不同擋位和不同速度下,允許齒輪有不同的輕微響聲,但絕不允許有敲擊聲;在任何一個擋位,當速度突然變化時允許齒輪有瞬間的敲擊聲;正常行駛時傳動軸不能有聲響,但在行駛動力不足而又未能及時轉換低速擋時允許有響聲。

12.檢查變速箱是否跳擋

在車輛行駛中急加速、鬆油門即可知道。

13.車主應與維修人員明確哪些問題

無論是保養還是維修,車主都要請維修人員明碼估價,並註明在維修單上;同時明確再次發現新問題時需及時通知車主後報價再維修,車主應請維修人員將換下的舊件保存起來。

14.車主應向維修人員交代哪些情況

車輛送入維修廠後,車主在向維修人員說明所要維修故障的同時,還應說明故障發生的條件,如時間、頻次(偶爾或經常)、狀態(冷車或熱車)、路況和車速等。這樣能使維修人員準確診斷、縮短維修時間,並減少維修工費的支出。

15.車輛維修後的費用結算

車主在索要發票和核實維修結算清單後,需檢查所用的材料是否符合維修項目,當有疑問時一定要問清楚。

16.車輛維修後的檢查

檢查車輛內的物品和工具是否缺失;檢查車輛行駛的里程數和汽油表的指示位置,如果變化太大需詢問;檢查車輛的外觀是否有新的劃痕和損傷;試車以核實被維修的故障是否確實排除;索要已保存的更換下來的舊件,防止誤換。

17.修車後一定要保留憑證

維修前一定要了解維修的範圍,維修時要簽訂維修協議,付款前應索取結算清單,並妥善保管好這些憑證,以便發生糾紛時“有據可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