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愚公精神,奮力搬開貧困“大山”

決勝全面小康,最關鍵的一仗在脫貧攻堅。面對橫亙在小康路上的貧困“大山”,唯有發揚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直面困難無所畏懼、銳意進取永遠奮鬥的愚公精神,才能取得最終勝利。

奮力搬開貧困“大山”,要有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決心。愚公為了實現移山目標,每天帶領家人挖山不止,日積月累,終於實現目標。相對於愚公與山的懸殊力量對比,脫貧攻堅事業形勢要有利的多。經過數年的努力,我國的貧困人口由2012年年底的近一億人減少到去年年底的500多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以上降至0.6%,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貧困發生率直線下降,而脫貧攻堅的力量卻在持續增強。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鬥,有廣大扶貧幹部的傾力付出,有貧困人口希望過上好日子的強烈脫貧意願,只要我們像愚公一樣認準了目標就堅持幹下去,就一定能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奮力搬開貧困“大山”,要有直面困難無所畏懼的堅韌。面對王屋、太行兩座大山,愚公沒有被嚇倒,因為“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受疫情影響,脫貧攻堅也面臨著不少困難。既有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難、扶貧產品銷售難、扶貧項目開工難等客觀問題,也有少數扶貧幹部思想動搖、鬥志不高、拼勁不足等主觀癥結。但只要敢想敢幹,就一定能找到解決困難的辦法。比如,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基礎上,加強東西部勞務協作,解決貧困勞動力務工難題;利用互聯網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優先支持扶貧產業恢復生產;充分發揮“三項機制”作用,用制度力量激勵扶貧幹部履職盡責。

奮力搬開貧困“大山”,要有銳意進取永遠奮鬥的志向。志之所向,金石為開。愚公不理會智叟的嘲諷,堅定不移地向大山奮進,將不可能變為可能。沒有哪一項事業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成功的,脫貧攻堅更是如此。各級黨組織要堅決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發揮堅強戰鬥堡壘作用,做好宣傳發動,凝聚群眾力量和智慧,形成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浩瀚之力。廣大黨員幹部要向“太行新愚公”李保國看齊,紮根貧困地區,善做“領頭羊”,帶領當地幹群落實黨的好政策,抓防疫、抓就業、抓產業、抓教育、抓生態環保、抓精神文明建設,持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現全面脫貧了,我們還要繼續奮鬥,以“四不摘”鞏固脫貧成果,不斷完善就業、教育、產業等造血機制,進一步激活農村發展活力,向共同富裕大踏步邁進。

脫貧攻堅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一定要咬緊牙關,發揚愚公精神,團結一致,攻堅克難,奮力搬開貧困“大山”,穩奪脫貧攻堅收官全勝,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李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