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筆記」凡是已經發生的,都是好事

「陪伴筆記」凡是已經發生的,都是好事 || 渡過

文 /鄒峰 (“渡過”講師、陪伴者)

“合理化”和“一般化”

披頭士樂隊主唱約翰列儂有一句話:所有的事情到最後都會變成好事;如果還不是好事,那是還沒到最後。還有一句人們很熟悉的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把這兩句話綜合並升級一下:凡是已經發生的,都是好事。

比如有人不小心打碎了一隻碗,旁邊的人就順勢安慰他:碎碎平安,歲歲平安。這就是把一件已經發生的,無法挽回的事情,解釋為這是一件好事,至少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這樣可以減輕對方的自責和愧疚。

心理學上,有一種防禦機制,叫做“合理化“。

合理化也可以用在心理輔導上,有時候也叫“一般化”。比如有人認為自己做錯了一件事,非常自責難受,諮詢師就需要用“一般化”和“合理化”來幫助他減少自責:其實人人都很容易犯這個錯誤,或者說,換成我也會這麼做,所以你不必太難受。

抑鬱的人,通常就是平時就責任感很強的人。換句話說,他們就是不太善於用合理化來自我防禦的人。抑鬱以後,他們更加容易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所以抑鬱的症狀之一就是容易自責自罪。

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除了不要去指責,要做容器外,還要儘量幫助他們減少自責。

減少自責的方法,就可以用到我上面所說的:其一, 凡是已經發生的事,都儘量進行正面解讀,發掘其中的積極意義,甚至是可以用開玩笑的方式。其二,幫助對方合理化、一般化。

棉花糖實驗和延遲滿足

美國有個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在1958年做了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並且長期追蹤半個世紀,研究兒童的自控力和他今後一生幸福和成就的關係。

實驗方法是找來一些學齡前兒童,每人給他們發一個棉花糖,並告訴他們,如果15分鐘後他們還沒有吃掉棉花糖,就會再發給他們兩個。也就是說,他們會擁有三個棉花糖。

實驗的任務就是記錄每個孩子抵禦誘惑的時間,然後長期跟蹤這些孩子慢慢長大後的表現,觀察他們成年後的事業成就,以及家庭幸福程度。

最後的結論是:越是能夠自我控制,延遲滿足的孩子,未來的成就越大,家庭越幸福。

圍繞棉花糖實驗的深入研究還有很多,其中包括比如:是什麼導致了相同年齡的孩子,自控力,或者延遲滿足的能力有巨大的差異?

結論是,家庭環境對延遲滿足的能力有決定性的影響。生活在穩定有安全感環境中的孩子更有自制力;而經常被欺騙、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孩子,就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慾望和衝動,往往會迫不及待地要享受當下。

棉花糖實驗針對的是孩子,但是反應的問題卻是和家長有關的。因為孩子的安全感,絕大部分來自家長。

再深入一步: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延遲滿足的能力。

很多家長喜歡吼孩子,看到孩子有點磨蹭就一下子冒出火來,或者夫妻之間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其實就是不能延遲滿足,希望自己一句話出去對方馬上就有積極回應。而這些, 很大程度上就是孩子不安全感的來源。

投射、標籤和認同

我們經常會聽到父母這麼說:我們孩子不喜歡運動;或者,他沒有什麼愛好;或者,我們家孩子很內向,不喜歡說話。

更小的時候,有些父母會說:我們家孩子偏食,不吃蔬菜;或者:他學習很不專心,我每天得盯著他做作業。

其實,可能孩子只是在某一次表示不想吃某種蔬菜;或者那一次他只是暫時選擇了更誘人的雞翅。

有的時候,是大人自己不喜歡吃某種菜,看到孩子不吃就趕緊下結論:他不吃這種菜。——心理學上這叫做投射。

但是孩子不幸被貼上了一個標籤:不喜歡說話,不喜歡運動,不喜歡吃某種食物……。

一旦孩子被貼上標籤,他很容易就真的變成標籤指示的樣子。

心理學上還有個概念,叫做認同。如果孩子表現出和標籤相反的樣子,就是一種不認同,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背叛。

比如父母在客人面前說:我的孩子很內向,不喜歡說話。但是如果孩子在客人面前表現得伶牙俐齒能說會道,相當於當場啪啪打臉父母,背叛了父母。所以孩子一般情況下都會傾向於認同父母的標籤或者投射,因為這是最省事最安全的做法。

也就是說,他們會寧可壓抑一下自己表達的慾望,認同父母給自己的標籤或者投射,不願意讓父母當場難堪。

結果就是,這個孩子真的變成很內向,不愛說話。

從功過不能相抵看道歉

在不久前的廈門親子營,一個孩子說起父親給自己帶來的語言傷害,情緒有些激動。他說:爸爸還不道歉!媽媽在邊上說:爸爸不是已經道歉了嗎?孩子說:那算什麼道歉,輕輕鬆鬆一句對不起,就可以算了嗎?

很多家長有這個苦惱:我都已經反覆向孩子道歉了,孩子還是不接受怎還是麼辦?

功過不能相抵,這句話來自一個孩子。當她回憶起小時候父母對自己的言語暴力,泣不成聲。父母也真誠向她道歉了。但是她在忍住哭泣後表示:我知道你們為我付出了很多,但是你們也曾經嚴重傷害了我。功是功,過是過,沒有將功補過這回事,功過是不能相抵的。

我想告訴家長,如果你們向孩子道歉,同時要做好這樣的思想準備:孩子不接受你的道歉。因為道歉是你的事情,接不接受是孩子的事情。

如果家長認為:我已經道歉了,你就必須接受——這種強買強賣的態度無疑是一種新的傷害。

孩子不接受道歉,除了功過不能相抵,其實就是對你還不夠信任,不敢確認你會不會繼續傷害。所以這也是一種本能的防禦。家長得接受這種不接受,才有可能慢慢重建這種信任。

這也是一種延遲滿足。

還有一個建議是:不要把道歉掛在嘴上,更不要說很多的話。

因為很多時候,當我們說很多話的時候,表面看似在道歉,其實在替自己解釋和辯護。比如,“我當時如何如何如何……”最後還加上一句:“這也是為你好。”

這個時候的道歉,其實是在滿足自己,而沒有真正共情孩子。所以孩子不接受道歉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時候,一個愧疚的表情,一個緊緊的擁抱,會勝過千言萬語。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學習提高溝通能力,最大程度減少暴力語言和暴力行為帶來的傷害。

用行動來展示你的改變,比一句輕飄飄的“對不起”管用得多。

【陪伴筆記】 表達就是療愈

【陪伴筆記】 看見就是療愈

關於“渡過”

心理障礙患者互助康復社區

本公號圖片除註明外皆由張進所攝。文字、圖片版權均為作者和公號所有,未經同意禁止商業應用。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