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項該如何解讀?

臨床上,常常有患者因為肝功能異常或者常規體檢進行乙肝五項的檢查,檢查結果常常讓人一頭霧水。很多普通百姓或患者會對自己的乙肝五項結果產生誤解,甚至很多非肝病專業的醫生也會對患者給出錯誤解釋。

那麼,我們常說的兩對半是什麼呢?首先我們先簡單聊一下“大三陽”、“小三陽”、“大二陽”、“小二陽”這些簡稱的 “深刻”含義。

乙肝五項該如何解讀?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2.乙肝表面抗體(抗-HBs);3.乙肝e抗原(HBeAg);4.乙肝e抗體(抗-HBe);5.乙肝核心抗體(抗-HBc)

最簡單的記法就是大部分醫院常見的乙肝五項化驗單上面的序號標記,但是大家要深記內涵,不要只記序號哦……

  • 乙肝五項第1、3、5項陽性,其餘兩項陰性,俗稱乙肝大三陽,說明是急、慢性乙肝,傳染性相對較強。
  • 乙肝五項第1、4、5項陽性,其餘兩項陰性,俗稱乙肝小三陽,說明是急、慢性乙肝,傳染性相對較弱。
  • 乙肝五項第1、3項陽性,其餘三項陰性,俗稱乙肝大二陽,說明是急性乙肝的早期。
  • 乙肝五項第1、5項陽性,其餘三項陰性,俗稱乙肝小二陽,說明是急、慢性乙肝,即:①急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②慢性HBsAg攜帶者;③傳染性弱。


遇到除此之外的情況時,我們經常會感到很陌生,下面我們來具體解釋一下:

1. HBsAg——感染HBV的標誌

HBsAg是乙肝病毒最外層包膜中的一種外殼蛋白,不具有傳染性,卻可以刺激體內產生抗體。它是感染HBV的標誌,也是判斷體內是否存在乙肝病毒的標準,還是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一般在感染HBV後2‐6個月,血清中出現HBsAg(+)。

2. 抗-HBs——HBV保護性抗體

抗-HBs是HBV或者乙肝疫苗刺激人體產生的抗體,它可以和HBsAg特異結合,幫助清除病毒。屬於保護性IgG。是判斷體內是否具有HBV保護性抗體的標誌。抗-HBs陽性一般表明既往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或者接種過乙肝疫苗併產生了抗體。

3. HbeAg——HBV複製活躍的標誌

HBeAg來自病毒核心,是由基因組表達的蛋白加工後分泌到細胞外,它的存在說明了HBV在體內複製活躍,傳染性強。一般來說若HbeAg持續陽性3個月以上,表示疾病有慢性化傾向。

4. 抗-HBe——HBV低複製標誌

抗-HBe即e抗體,是由HBeAg刺激產生的特異性抗體,可與HBeAg特異性結合。抗-HBe是判斷病毒複製是否受到抑制的標誌。當其陽性時表明HBV複製低、傳染性減少。

5. 抗-HBc——最早出現的特異抗體

抗-HBc是乙型肝炎核心抗體的簡稱。核心抗原在血清中很快被裂解,但能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特異性抗體,即抗-HBc。核心抗體是機體感染HBV後在血液中最早出現的特異抗體,是判斷急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標。其持續陽性可以是急性肝炎轉為慢性或者HBV複製活躍的提示。抗-HBc總抗體主要是抗-HBc-IgG,只要感染過HBV,無論病毒是否被清除,此抗體多為陽性。

實戰分析

傳統的乙肝五項,講究“大三陽”、“小三陽”等診斷分類,但是這樣的分類方法並不嚴謹,對臨床也缺乏指導意義。我國目前也在逐步取消這類概念。

根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正確的分類方法應該是: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攜帶者、隱匿性慢性乙肝、乙型肝炎肝硬化。而想要把這幾類分清楚,僅靠乙肝五項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結合患者肝功能的谷丙轉氨酶(ALT)和HBV‐DNA病毒定量一起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

(1)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 (HBeAg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血清HBsAg陽性、HBeAg陽性、HBV DNA陽性,ALT持續或反覆升高,或肝組織學檢查有肝炎病變。

(2)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 (HBeAg 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血清HBsAg陽性,HBeAg陰性,HBV DNA陽性,ALT持續或反覆異常,或肝組織學檢查有肝炎病變。

乙肝攜帶者

(1)慢性HBV攜帶者:血清HBsAg和HBV‐DNA陽性,HBeAg或抗‐HBe陽性,但1年內連續隨訪3次以上,血清ALT和穀草轉氨酶(AST)均在正常範圍,肝組織學檢查一般無明顯異常。對血清HBV‐DNA較高者(>105拷貝/ml),應動員其做肝穿刺檢查,以便進一步確診和作相應治療。

(2)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非活動性HBsAg與慢性HBV攜帶最大的區別在於HBV‐DNA——慢性HBV攜帶者HBV‐DNA陽性,而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檢測不到或低於閾值。非活動性的診斷標準為:血清HBsAg 陽性、HBeAg 陰性、抗‐HBe 陽性或陰性,HBV‐DNA 檢測不到或低於閾值,1 年內連續隨訪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範圍。

綜合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發現,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攜帶者在乙肝五項及HBV‐DNA病毒載量方面差別不大,其主要區別是肝功能正常與否,慢性乙型肝炎ALT持續或反覆升高,而乙肝攜帶者ALT、AST均在正常範圍內。

隱匿型慢性乙肝

隱匿性乙肝與前兩者最大區別在於HBsAg是否正常。隱匿性乙肝的患者血清HBsAg陰性,但血清或肝組織中HBV DNA陽性,並有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表現。患者可伴有血清抗‐HBs、抗‐HBe和(或) 抗‐HBc陽性;另約20%隱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除HBV‐DNA陽性外,其餘HBV血清學標誌均為陰性。這時診斷需排除其他病毒及非病毒因素引起的肝損傷。

乙型肝炎肝硬化

臨床上常根據有無主要併發症將肝硬化分為代償期及失代償期。代償期肝硬化影像學、生物化學或血液學檢查有肝細胞合成功能障礙或門靜脈高壓症證據,或組織學符合肝硬化診斷,但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腹水或肝性腦病等症狀或嚴重併發症;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已發生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肝性腦病、腹水等症狀或等嚴重併發症。

掌握乙肝五項的基本知識,為患者做好解釋工作,早發現、早治療、早預防,減輕患者的不必要擔心,為肝炎患者掌握最佳治療時機,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