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影裡黑幫吃飯的場面都是在吃火鍋,各種火鍋?

何興才


火鍋作為一種四季皆宜的美食,即使是在炙熱的夏日裡,依然會有很多人在聚會時將火鍋當作首選。而我們也發現,在許多黑幫電影中,黑幫成員聚會吃飯時也都會選擇吃火鍋,這是為什麼呢?

增強代入感

就像偶像劇中情侶會經常吃冰淇淋、蛋糕等食物一樣,冰淇淋和蛋糕可以增強觀眾觀影時那種情侶的甜蜜感,火鍋也能增強觀眾在看黑幫電影時的代入感。因為火鍋實在是太常見不過的一種美食,且幾乎人人愛吃,價格低廉。在香港的很多黑幫電影裡,那些黑幫成員包括黑幫老大也都是從普通百姓一步步誤入歧途才加入黑幫,所以吃火鍋顯得他們更加豪氣粗莽,也讓我們感覺更加真實。

飲食文化

正如韓國電影中演員經常吃泡菜,美國電影中演員經常吃牛排一樣,食物從某個角度來說可以代表本國的一種飲食文化。在我們國家,朋友聚會吃飯最常去的就是火鍋店,火鍋也是專屬於我們中國的一種美食,所以黑幫成員吃火鍋其實也是在變相宣傳我國的美食文化。

NG方便

很多劇組在拍有食物出鏡的鏡頭時都會用道具,因為演員在拍戲時難免會有笑場、臺詞唸錯等失誤出現,這時候就需要NG再拍一次,直到拍好。但道具食物看起來難免不夠真實,尤其是需要真正吃食物的情節,就像《人民的名義》中侯勇老師拍吃麵條的這場戲,如果他的演技不夠強,那可能就會像陳佩斯《吃麵條》小品中的情節一樣,一直吃到撐可能還拍不好,關鍵還需要人一直去煮。

而火鍋就很好的避免了這個煩惱,在那兒支鍋一擺,即使拍無數次也不怕有多大變化,準備些生的蔬菜和水就可以,方便演員NG拍攝,也節省劇組經費。


哈欠娛樂


我是棗兒,我來回答。

以黑幫為題材的電影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的金字招牌,其中的《古惑仔》的成功想必大家都知道,以及後來的《無間道》系列等等也是相當火爆。相信很多細心的觀眾也發現了類似的問題,為什麼黑幫吃飯都是火鍋呢?



以香港黑幫題材電影裡面黑幫為什麼吃飯都是火鍋呢?

第一點,香港的飲食文化。香港人真的很愛吃火鍋,對火鍋喜愛程度不次於北方面食南方大米。四川人也很喜歡吃火鍋,但香港人不同於四川人,香港人吃火鍋沒有四川人那麼講究,也不像四川人那麼能吃辣。



第二點,吃火鍋的氛圍。吃火鍋熱非常熱鬧,人越多越熱鬧,熱氣騰騰幾杯啤酒下肚那真是清爽無比,非常能表現出黑幫的那種豪爽氣概。



第三點,劇組為了降低拍攝成本。拍攝一部電影花費是很大的,製片方為了降低拍攝成本,飲食方面火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一鍋底料加白開水,菜品沒有加工成本比較廉價,只要沒有進鍋的原材料都是可以再回收利用,基本沒有太大的浪費。

我是棗兒,謝謝您的觀賞。如有遺漏,歡迎分享補充。


棗兒影視觀


因為看的黑幫電影太少吧,造成印象流。

《英雄本色》小馬哥吃路邊攤,腸粉。

《槍火》,沒有主食,槍和酒就是主食!

沒落的大佬,只能吃意大利麵嘍。

《放逐》,殺手們自己炒菜,自己做瓦罐湯,喝的津津有味。

《黑社會》囂張的大D哥一邊喝湯一邊數落人家。

梁家輝劉德華主演的《黑金》,蝦仁蛋炒飯?便當?外賣?盒飯?珍珠奶茶?這個劇組可以。

仍然是梁家輝主演的《江湖告急》,這麼一大桌子人,就幾盤青菜?這老大當的。

劉青雲和梁朝偉主演的《暗花》,麵包就可樂?

下面是國外的。

北野武《極惡非道3》,老大們吃飯,面。

北野武《極惡非道2》,拼盤。

《教父1》裡,這幫黑幫大佬吃的外賣,可能有炸雞,我看到雞腿了,配的竟然是可樂,目測可口可樂。

麥克去跟土耳其佬和壞警察頭子談判,吃著意餐喝著紅酒,各懷鬼胎。

教父裡最傳神的是,柯里昂家族的軍頭克麗曼沙教給二代教父麥克柯里昂做意大利番茄肉醬,因為克麗曼沙覺得,如果有一天麥克做了軍頭,要照顧手下的幾十號打手的吃喝,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美國往事》裡,年輕的黑幫大佬們聚會時,現場吃的麵包和水果拼盤。

這幫大佬長大以後,有錢了,開始在正經的餐桌上喝酒了。

痞子昆丁的《落水狗》裡,黑幫大佬們聚餐,吃的是披薩,喝的是啤酒。

馬丁斯科塞斯的《好傢伙》,兩個大佬吃的也太簡樸了,普通小餐廳裡,叫了一份普通的快餐,好像德尼羅盤子裡是煎牛肉,配的還是果汁。

阿爾帕西諾的《疤面煞星》裡,老大說是帶著疤面煞星託尼蒙大拿去高級場所吃飯,實際上只上了紅酒,小混混託尼第一次見這場面,在美女面前有點小羞澀。

託尼蒙大拿第一次跟大毒梟談生意,大毒梟招待午餐竟然是沙拉拼盤,吃的可真素。

飯後的甜點是牛奶泡檸檬。

馬丁斯科塞斯製片的黑幫劇《大西洋帝國》裡,機關槍大佬阿爾卡彭拿著刀叉吃的津津有味。

太多了,看多了各種黑幫片以後會發現,就算只說華語電影裡的黑幫片,《無間道》裡吃火鍋的場景,也不算普遍的。可能還算少見。


西堤君


1,首先大哥在吃火鍋,小弟們能自己吃獨食嗎?陪大哥在一起吃火鍋,既表達了小弟們對大哥的尊敬與親近,同時大哥邊吃邊對小弟們說:“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們一口喝的,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然後把菜給小弟們夾上。小弟們一邊拿碗接著一邊痛哭流涕到:“大哥說的對,我幹了。”所以只有在一起吃火鍋的時候才會有如此誠摯的感情流露,眼淚伴著火鍋煮沸的滾滾熱氣滴到了碗裡。

2,大哥們在一起吃火鍋是商量事兒來了,坐在一起在一個鍋裡夾菜,卻是給自己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面上其樂融融,暗地裡卻各自心懷鬼胎。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絕對不會選擇分開吃,這樣既不容易偽裝自己,又不容易看清別人,飯桌上擺的不是火鍋,是盤棋。火鍋裡煮的也不是湯,是江湖。而小弟們也是不會選擇分開吃的,他們坐在一起在一個鍋裡夾菜,卻是給被人的碗裡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面上插科打諢,誰都不讓著誰,下了桌卻彼此分不開。正因為這樣,他們才不會選擇分開吃,不然滿肚子的不爽找誰去發洩。他們拿筷子敲著火鍋的邊沿兒和酒瓶,說著髒話在等著鍋裡的菜和肉。他們敲著的不是火鍋,是把刀,等鍋裡煮熟著的不是菜和肉,是生死。

3,火鍋店沒有中餐廳西餐廳的高大上,但和路邊攤的隨意與髒差比較起來還略微高級一點,上檔次一些。適合談事情,更適合沒那麼正式的談事情。非常符合我們平時所說的一頓飯解決問題的時候。

4,火鍋店不需要為了吃飯等很久,東西端上來就可以煮。不需要很好的廚子,只需要一個穿汗衫的切肉大叔和一個長得像包租婆的老闆娘就行了。當然也不需要有多麼好的環境,桌椅板凳隨意一擺,架起來就能吃。這也方便了很多黑社會在吃飯時意見發生分歧後,抄起來凳子酒瓶就可以幹。打壞了隨時可以換一批接著打,打累了坐下來歇會兒,一會兒繼續。

5,火鍋店也不適宜開在高端場所,街頭鬧市,路邊巷內,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魚龍混雜三教九流之地。方便黑社會進行交易與活動。

6,火鍋普遍受大眾歡迎,吃著拉但聞著香,想吃什麼就可以在裡面煮什麼,沒有什麼標準。可謂是海納百川,但也泥沙俱下,這和黑社會的氣質也是蠻符合的。吃的不光是火鍋,更是一種情懷。


一硯秋


愛看港片的朋友們應該都不難發現,在大多數香港黑幫電影中,火鍋是大佬們的標配。

無論是幫會間的談判,還是自家兄弟間的家常便飯,火鍋店總會是他們必選的地點。

火鍋真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嗎?為何黑幫電影裡總有吃火鍋的畫面?

原因之一當然是吃火鍋的氛圍與黑社會的氣質更相配了。

一個鍋,一圍桌,一群人。

大口肉,豪喝酒,一聲吼。

熱鬧、紅火的場面與黑社會的那種豪氣、粗獷的形象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而通常,黑幫弟兄們吃火鍋時的穿著往往隨意、接地氣,更顯他們的市井氣質。

背心加短褲,再露出那霸氣的紋身,一股江湖痞子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們肯定是黑社會。

若是在大飯店,穿著西裝打著領帶,人模狗樣兒的,何來黑社會之說,要說幹架就更不方便了。

熱氣騰騰的火鍋,一言不合就掀桌,抄大刀,砸酒瓶,這才是黑社會該有的套路嘛。

原因之二當然就是火鍋成本低,電影后期剪輯、製作更容易。

都知道火鍋是食物最方便的吃法之一了。

一鍋湯底,各種食材往下一扔,靜候幾分鐘,便可以開吃了。

方便快捷省時間,不用劇組再多花心思去準備那些所謂的好看又好拍的道具菜式。

簡簡單單幾種食材,演員一到位就可開拍了。

就算是一個場景拍好幾遍,就那一個火鍋,就那幾種食材,後期剪輯也不會有很大的bug。

火鍋對於片段的銜接是後期製作不易被發現破綻的好道具。

《無間道2》中,韓琛(曾志偉)與倪氏家族旗下的四大黑幫頭目一起吃火鍋這一片段,如此銜接流利,何不是因為拍攝了好幾遍後剪輯而成的成果。倘若不說,你能看出破綻不是嗎?

原因之三便是火鍋文化作為香港的一種大眾文化,在市民生活中很是盛行。

走在香港的大街小巷,總不免會發現那麼幾家火鍋店。

“火鍋”這種在粵語中稱為“打邊爐”的東西,除了有著不可抵擋的魅力外,其實也意表著團結。

黑幫兄弟坐在一起開鍋,一起下筷,兄弟同心,不分你我,何樂而不為。

所以說,黑幫吃火鍋是電影中的常態,看得多了就見怪不怪了。


壹條電影


很久之前香港的黑幫電影還是很多的,現在雖然少了,但是以前的電影還是經典。很多人喜歡是因為精彩的機械打鬥場面,感受主角的講義氣,以及卑鄙的反派……



電影中經常會有這樣的場面,無論是老大還是小弟都圍在一張桌子周圍吃著火鍋。昏暗的燈光,縈繞的熱氣……

場景需要

黑幫的人大多都是粗糙的,穿著隨意,接地氣,偶爾露出自己的紋身,展現自己的痞子形象。所以讓這些人穿著正裝去精緻的飯店吃飯反而突出不了他們的形象……



符合劇情

在黑幫電影中,無論是聚餐還是談判,一言不合掀桌子的場景比比皆是,所以掀火鍋的殺傷力絕對更強……而且火鍋出來的白色熱氣,彷彿可以遮掩每個角色複雜的內心,但是卻也像暗流湧動……而且黑幫嘛,總是會喝酒抽菸的,這也符合當時劇情的需要。

拍攝需要

很好演,因為很多吃飯的小弟都不是真正的演員,而是跑龍套的,演技可能不是那麼到位。要是在一個普通的地方吃飯,會顯得很木。而吃火鍋就不一樣了,無論龍套演員做出怎樣滑稽的表情或者行為,都可以解釋為火鍋比較熱,很燙,是自然反應。又可以烘托當時的氣氛。


靳然影視說


內地人拍的黑社會都比較低調內斂,香港拍的黑社會比較愛談判愛打架!至於為什麼要用火鍋店作為拍攝的背景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香港有太多的經典黑幫電影的談判場面定格在火鍋店,我覺得主要是以下幾個因素造成的。

1.談判人太多,香港電影在談判的時候兩方都需要“擺陣”,有些都是花錢僱的阿貓阿狗,兩面加起來百十來號人能去西餐廳拍攝嗎?所以火鍋店很合適,場地比較大,火鍋湯冒著蒸汽正好會讓畫面有隨時要乾的感覺。更能吸引觀眾的眼球!

2.導演的拍攝手法,喜歡看港片的應該能注意到,港片裡黑社會老大在談判時大部分低頭吃火鍋或者吃著盒飯,不去看對方的眼睛,邊吃飯邊說話,並且句句誅心,一但筷子放下的那一刻,就是血雨腥風的到來。

3.經費的原因,很多港片爛的一塌糊塗,為什麼還要去拍?香港的很多電影公司實際是被黑社會控制的,他們拍了那麼多的爛片主要是為了洗錢,所以根本不管電影的品質,在火鍋店拍攝是最省錢的辦法,放兩顆白菜就能拍,所以拍電影洗錢也是個重要原因!

大家可以看看上面兩張圖,這火鍋道具能值多少錢?


九萬vlog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電影裡只要拍到黑幫吃飯的鏡頭,十有八九都是在吃火鍋,港片尤甚......

讓人忍不住打個問號:火鍋就這麼好吃?

其實別以為這是巧合,之所以所有電影裡的幫派都鍾情於火鍋是有原因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1、火鍋熱鬧,符合黑幫人設

最近社會人龍哥火了,同時也帶火了“”天安社——一個大金鍊子小手錶,吃完火鍋吃燒烤的快手群體。這群紋著海鮮的哥兒們在現實中無疑是最接近黑社會的人,他們平時直播喜歡吃什麼?

火鍋!

可以說: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的幫派就是喜歡吃火鍋。

至於說為什麼?

因為火鍋熱鬧,有人情味。一群成天喊打喊殺的人,吃飯的時候一樣得體現親如手足,倘若正正經經地像《唐頓莊園》一樣吃著西餐,豈不顯得冷漠疏離?2、火鍋耐燒,不怕NG

大家都知道戲裡好多食物都是假的,一是因為真食材做出來麻煩,二是放久了還容易壞,這不是浪費糧食嗎。但是火鍋不一樣,弄個鍋底,食材瞎放一通也自成美味。

關鍵是火鍋越燉越香,像拍吃飯的這種群戲,NG是難免的——這要是換成其他炒菜之類的,一會兒就涼了,先不說演員吃不吃,但一桌冷菜,觀眾看著就覺得戲假。

但是火鍋不同啊,隨時熱著,隨你NG。

《無間道2》裡,開場不久就拍攝了四位黑社會大佬聚在火鍋店裡一起吃火鍋的場景,特別是曾志偉扮演的角色吃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讓熒幕外的我都想電影結束後要去吃一頓火鍋了。

3、剪輯方便,怎麼拍都是一整鍋

還是NG的事,很多戲不是一條過,如果是中餐或西餐,兩個相連的鏡頭不是差半條魚就是差一口牛排,觀眾看著膈應不?

火鍋就沒這麼多事,隨便NG,隨便剪輯,反正怎麼拍,它都是一整鍋啊。

4、拍完戲,工作人員還能吃

這就是給工作人員謀福利了,辛苦一天,盒飯還沒來怎麼辦,這不有現成的熱氣騰騰的火鍋嗎!你分兩魚丸,我涮兩牛肉,好吃果腹還不浪費道具,一石多鳥有沒有。

怎麼樣,這麼一說是不是覺得火鍋簡直就是最適合拍戲用的食材?


電影爛番茄


主要是為了拍戲方便!

很多戲在銀幕上只有幾分鐘,但拍攝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如果真弄一桌子菜,甭管做的多麼好看,擺上一兩天都得垮掉,拍出來根本沒法看,也沒法吃了。而且劇組還要考慮連戲的問題。所以很多時候如果不是特寫或者跟劇情有關係,所謂的大菜都是做的道具。



如果你仔細觀察影視劇中吃飯的鏡頭,哪怕是擺了滿滿一桌子硬菜,演員一般也只夾固定的一兩個菜。因為把菜的造型破壞了,萬一再來一條,沒法接戲,重新弄也太麻煩。而且為了省事,演員也主要吃炒花生米、拍黃瓜這種便於快速製作補充的涼菜。

香港電影的製作週期比內地緊的多,比如《古惑仔2》拍了9天,《槍火》拍了18天。這麼短的時間,自然要求一切以效率為優先。拍攝吃飯最方便的就是吃火鍋和吃麵。所以TVB動不動就是「我給你煮碗麵」,黑社會時不時就吃火鍋。



拍攝吃火鍋的戲,只要把火鍋燒起來,擺幾盤肉和素菜就能拍,哪怕是為了劇情需要演員真吃了,食材很方便隨時補充,也不用擔心因為時間太久食材變質拍的不好看,又不用道具組費心專門製作道具,非常符合香港電影時間緊預算少的拍攝需求。


月下沒有花


歡迎關注「飯醉分子閆濤」,看我分享不一般的美食感悟!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香港黑幫電影裡的黑道大哥都喜歡吃火鍋呢?

剛好,除了美食之外,我還有一大興趣愛好就是看電影,黑幫電影作為一個非常經典的類型片,我當然會看不少,還因為我的特殊職業習慣,這些黑道大哥都在吃什麼也是我特別留心的關注點。

認為黑道大哥都喜歡吃火鍋,這明顯是以偏概全了,嚴格地說,是《無間道》以後,大量的香港黑道大哥才開始吃起幸福的小火鍋,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港式打邊爐。

那麼其他地域的黑道大哥吃什麼呢?美國的黑幫電影中,黑道大哥通常是衣冠楚楚地吃著意大利菜,而日本的黑道大哥,卻彷彿對日式拉麵更加情有獨鍾。這其實並非突發奇想的心血來潮,因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的美國黑手黨組織,實際上一直是意大利黑幫在美國的滿血爆發,他們通過多年的江湖廝殺,身處美國的意大利黑手黨頭目們早就控制各種社會經濟命脈,不需要再過刀口舔血的生活,只要在幕後操控一些社會結構運轉就能獲益匪淺,所以這幫大哥開始衣冠楚楚地吃起家鄉菜來懷舊了,偏偏意大利菜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世界頂級菜餚的代表,紐約最頂級的餐廳一直以來都是意大利菜,直到近些年才被日本料理有所介入。

再說日本的黑社會組織,它們都是以暴力社團為基本架構,這些由日本底層成長起來的暴力社團有著非常濃烈的民粹主義特徵,早期協助日本軍國主義對外擴張的“黑龍會”就是典型代表。日本黑幫也是最熱愛本民族文化傳統的典型,穿和服、踏著木屐、動不動就用武士刀執行家法或是自裁,而日式拉麵在這時就是作為日本底層社會主要食物的代表。很多人以為日本人都愛吃壽司,但事實上,壽司無疑要高端得多,對於這些戀鄉懷舊且喜歡憶苦思甜的黑幫頭目而言,吃拉麵則特別有情懷號召力,同時也符合他們族群內心深處那種簡約樸素的審美風格。

到了東方之珠的黑道,情況就有所不同了。早期的香港黑幫電影,黑道大哥形象很複雜,甚至有些不倫不類,既有酷愛吃燒鵝腿的形象,也有在西餐廳裡一言不合就要開拉菲的形象,這都是典型的暴發戶和亡命之徒的複雜合體。

我曾想做一個關於香港黑道飲食的文化調研,還接觸一些社會學者和公益社團,其中有一些學者關注香港黑社會發展也有幾十年了,據他們所說,真實的香港黑社會和電影裡描述的大相徑庭,自從廉政公署的建立以及改革開放以來,香港大規模的黑幫火拼場面已經非常罕見,不排除仍有個別黑道分子心存江湖恩仇,但是那種不計成本的江湖腥風血雨幾乎是鮮少再出現了。彈丸之地的香港使得黑社會的組成與日本、美國存在很大差異,它不像美國那樣有著縱橫四海的經歷,因為全國性大網絡,所有的人口來來回回就集中在香港這裡;同時,由於文化的多樣性,它也不像日本黑道般以某個社團宗旨而解釋,香港有很多黑幫組織都是根據祖籍和方言進行規劃的,比如大名鼎鼎的“潮州幫”、“大圈幫”、“福建幫”,以及當年從廣州過去的“14k”等等。

對於香港的黑社會而言,他們既不像美國的黑手黨一樣,可以完全的去滲透到社會高層組織結構;也不像日本黑道一樣,擁有某種既定的歷史合法性。再黑的黑幫也得靠經濟運作來維繫,所以茶餐廳才是黑道分子最喜歡的美食天堂,因為隨時隨地都可以坐下來碰頭,也可以隨時離開,而且茶餐廳里人群繁多、流動快,在裡面進行各種信息對接也更易掩人耳目。

吃火鍋當然也是一種選擇,但絕對不是所謂的頂級酒樓裡奢侈海鮮火鍋,而是街邊的打邊爐,其一是用餐形式自由隨意,可以不斷有成員來加入,與其說是一個正式約定的飯局倒不如說是某種街邊餐飲沙龍。第二個吃火鍋的好處是,大家兄弟分甘同味、齊心協力,在生存空間狹小,人群結構複雜的香港,團結是某種不可或缺的生存競爭力,向華強老闆曾說,“他們當年就是因為潮汕人被欺負多了,才會結成幫派的。”吃火鍋中,大家所有筷子放一個鍋裡的形式,本身就有某種歃血為盟的氣氛在裡面。

有人說黑社會組織是一個國家陽光下的影子,比如說我也經常關注內地黑幫分子的屏幕形象,尤其是他們因為起步晚,缺少廣泛的身份認同,所以內地大哥們都喜歡去燈光比較璀璨的夜總會包房裡面進行藝術薰陶,至於吃的東西也無外乎是什麼名貴菜餚,一句話來說還是缺少沉澱啊!

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香港黑道大哥吃火鍋,既是一種無奈選擇,也是一個社會時代的縮影。當然,其中也有拍電影人的工作需求了,用不同的角度拍一口火鍋多苦啊,你讓我去拍一個黑道烹飪指南的話,誰會去看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