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的“多面手”

戰“疫”火線上的“多面手”鄭詩普

(陳祥楚 譚祖國)

“做不了驚天動地的大事,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不了最美逆行者,就做最基層的戰“疫”人。”在一場來勢洶湧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武漢,席捲全國中,湖北省巴東縣金果坪鄉衛生院副院長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就是奮戰“疫”線的___鄭詩普。

45歲的他,畢業於湖北民族醫學院,畢業後開過診所和藥店,當過鄉村醫生,2009年考編到溪丘灣衛生院成為一名正式的白衣衛士,因工作卓著2015年元月調到金果坪鄉中心衛生院擔任副院長,分管行政、黨建和後勤保障工作。

戰“疫”一線的“多面手”___鄭詩普


鄭詩普的家在巴東縣野三關集鎮,好不容易輪休的他計劃在這個春季好好陪陪在野三關藥店上班的妻子,幫助讀9年級的兒子補習一下功課。大年三十,圍在圓桌邊正在吃團年飯的他接到院長畢仁軍打來的電話:“疫情緊張,火速趕回醫院上崗。”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緊張,醫院通知返崗。”鄭詩普內疚地告訴妻兒。早已習慣的妻子,默默地給他收拾行李,懂事的兒子用眼神告訴他:“爸爸:注意安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走下樓,啟動車子,連夜趕到金果坪鄉衛生院。到院後,和先來的幾個院長碰了下頭,伴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召集全院職工進行了簡單的動員:“我們是白衣戰士,考驗我們的時刻到了,各自迴歸自己的崗位。”

戰“疫”一線的“多面手”___鄭詩普


與時間賽跑,同疫情較量,鄭詩普同志的任務是後勤保障,動員後,他和其他兩個同志迅速到庫房盤點防護用的口罩和消毒液,擬定補貨清單,正月初一一大早,他見單位上的車輛忙著接送病人,就駕私車到一百多公里的縣城採購防護用的防護服,補充醫用口罩、體溫計、84消毒液。防護物資採購回來後,針對疫情蔓延的態勢,為了避免醫護人員與患者交叉感染,縣裡要求各個鄉鎮衛生院迅速按照清潔區、潛在汙染區、汙染區以及醫務人員通道、患者通道的“三區兩通道”部署,在清潔區、潛在汙染區建設上,鄭詩普和他的同伴絞盡腦汁,精心設計,當初修建金果坪鄉衛生院綜合門診大樓時、沒有設計醫務人員通道和患者通道,只有一個公用樓梯和一個消防逃生通道。但上面要求這樣設置,絕對有科學依據,防控是責任,沒有理由不執行,鄭詩普和同事終於想到一個辦法新建一個患者通道,即在保衛室的窗戶兩邊焊接跳板直通放射科,將以往從大廳的通道留給普通病人和醫務人員。

在這場疫情防控戰役中,胸前的黨徽始終閃著光,哪裡需要他,哪裡就有他的身影。金果坪鄉中心衛生院共有醫務工作人員56人,該院位於巴東、建始、鶴峰、五峰四縣交界處,醫療條件相對其他鄉鎮而言算功能齊全,醫療水平較好的衛生院,每到春節前後,四縣的患者都到該院就診,因此人手不夠是常事。2月6日,臨近鄉鎮的一名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因隱瞞病情到該院就診,致使該院16名臨床醫務人員被隔離進行醫學觀察。

“鄭院長,現在醫院臨床那一塊急需你上陣,怎麼樣?”院長畢仁君給跑進跑出為籌備醫療物資的鄭詩普說。 “我是黨員,上,沒有推辭,領導放心。

“泗井分院,請求支持兩個護士到金果坪衛生院。楊柳池衛生院,請求支持兩個護士。”不到半天時間,鄭詩普就招募到4個醫務人員,解決了臨床門診缺員的問題。

支援的醫務人員到了,鄭詩普像精心對他們進行傳染病知識培訓,消除心理恐慌。楊柳分院的護士譚東昇剛從學校出來不久,沒有好多臨床實踐經驗,鄭詩普在她上班前,總要對她穿戴防護服的領口、袖口進行檢查,生怕她有一絲遺漏,下班後又督促洗手消毒。從此,在醫院各個科室裡,走馬上任的他身穿白大褂,掛個聽診器,總是對病人進行噓寒問暖,忙個不停。

戰“疫”一線的“多面手”___鄭詩普


春節期間,正是在外打拼人員返鄉時期,為確保轄區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衛生院的醫務人員和救護車司機是24小時連軸轉,走訪排查重點人員,對返漢人員以及其密切接觸者採取醫學觀察,上門進行體溫測量,詢問有無咳嗽、胸悶等不適症狀。

從金果坪到縣城巴東和州府恩施,距離都在180公里開外,接送發熱病人到州、縣進行確診,救護車師傅累趴了,他說“沒事,有我上。”救護車師傅鄭建堂至今清楚地記得:3月2號一個大雪天氣,就在他累趴的時候,卻接到該鄉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通知:“大房坪村七組從武漢回來的媳婦許某某要送往縣城複診。”就在他坐上車時,總感覺上眼皮就和下眼皮打架,兩眼睜不開。

“鄭師傅,你坐在旁邊休息,我來駕駛。”同行的鄭詩普說。

說完,就從鄭建堂手中接過方向盤,聚精會神地開起車來,當車行至巴東縣人民醫院,已是中午一點,醫院正在做CT消殺工作,要等到三點鐘,於是鄭院長給患者耐心做解釋工作,安心等待。然後與鄭師傅在風雨中等待檢測,檢測結束後聽到“放心,病人檢查結果正常,沒事”幾個字,鄭詩普高興的眼淚浸不住的外溢。

戰“疫”一線的“多面手”___鄭詩普


排除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的許某某清楚記得,在縣人民醫院做完檢查已是下午五點左右,特殊時期,縣城沒有住宿和吃飯的地方,只好連夜返回金果坪。途中,由於下大雪,路上不時有打滑的車輛橫在路上,他兩不時要下車觀看。在距離野三關不遠的地方,鄭詩普給妻子打了個電話,請她拿雙新買的襪子包在方便袋裡,讓疲憊的鄭師傅抵禦寒冷,在野三關小區隔離欄前接到妻子送來包好的襪子和散著餘熱的包子,深情地向妻子道了聲:“謝謝!”便又回到救護車上繼續往金果坪趕回。

從大年三十到現在,鄭詩普每個星期都要到巴東拖運醫療物資。時不時還要接送病人,但他沒走進家門一次,每次路過家門前總是深情地向家中望上一眼。

疫情防控的“守門人”,由於金果坪是一個勞務輸出大鄉,多年有近5000多人在外地務工,僅在武漢及武漢周邊縣市務工的就有近2000餘人。為加強對預檢分診、發熱門診的管理,仔細排查篩查涉漢人員,他不僅帶頭參加預檢分診一線班,當護士在預檢分檢餓了、困了時,他總是說“沒事我頂一會兒”,於是就接過額溫槍,對來院就醫的患者進行體溫測量,詳細信息登記。為緩解預檢分檢人員的牴觸情緒,他總是風趣地說“遇人禮一槍,槍槍36度,大家都健康,不發燒、無咳嗽、無乏力,百姓健康最幸福……”。不少有牴觸情緒的返鄉者,被他幽默的話語驅散了心中的不快。晚上還要回到辦公室室整理當天村醫及本院各項數據,並對數據彙總分折上報.醫院組織義務巡診醫療隊,差人,“我上”,差司機,“我上”,問他為什麼,他說“穿上防護服那一刻,心裡有一股聚重的責人感。”歲末年初,一場來勢洶湧的新型冠狀病毒令這位45歲的土家漢子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展現出“多面手”的技能。

鄭詩普在站“疫”中,義不容辭地守護生命,不辱使命地忘我工作,受到院領導及當地老百姓的高度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