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比愛孩子多,我是不是個自私的媽媽?

聖經裡有個詞叫做“愛人如己”,意思是:愛別人如同愛自己一樣。在愛別人之前,我們首先要學會愛自己,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談何愛人?

愛自己比愛孩子多,我是不是個自私的媽媽?


經常在網絡上看到這樣的問題:我覺得我愛自己比愛孩子多,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Papi醬在《我家那閨女》的節目中,談及人生排序時,語出驚人:自己,伴侶,孩子,父母。

很多人反對,說這是極度自私的表現。

但更多的人持的是認可的態度。愛人先學會愛己,只有先愛自己,才有資格愛別人。養育孩子就像是天平,一邊是給予,一邊是自我,若一味地偏向其中一方,天平就會失去平衡。所以,愛自己比愛孩子多,並不是自私,而是自我關懷。

愛自己比愛孩子多,我是不是個自私的媽媽?


新手媽媽的焦慮:愛是自我犧牲還是自我關懷?

生活中,很多新手媽媽可能會有這樣的焦慮:我很愛自己的孩子,凡事都親力親為,總是想把最好的都留給她,但哪怕我為此失去了自我,仍然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總是有強烈的內疚情緒。於是不敢對自己好,更不敢愛自己比愛孩子多。久而久之,我開始覺得愛別人好累,而自己也變得越來越糟糕。

與其為了孩子犧牲自己,讓自己變得面目全非,為什麼不能為了孩子變得更好呢?

作家克里斯汀娜·布萊勒在《自我關懷》一書中提及:自我關懷是愛與勇氣的源泉,是讓生命強大的唯一方式。

利用空餘時間提升自己;或者拋下孩子幾十分鐘,化個美美的妝,取悅自己;甚至把孩子交給家人,來一場短暫的旅行,放鬆下緊繃的心情,與壞情緒說聲拜拜,回來之後,又是一個溫柔美麗的辣媽。

只有把自己照顧好了,才能有足夠的精力去好好照顧孩子。

愛自己比愛孩子多,我是不是個自私的媽媽?


萬事以孩子為中心,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對孩子來說,這可能不是愛,而是壓抑與內疚。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就有這麼一個愛孩子愛到失去自我的媽媽。陶虹飾演的宋倩是一個單親媽媽,與丈夫離婚後,女兒就是她的一切。為了更好地照顧女兒,她辭掉了重點高中的教師工作;為了女兒能考上清華北大,她實施了全方位無死角的嚴格教育,不但剝奪了女兒所有的課餘時間,甚至在客廳與女兒房間裝了一扇玻璃窗,以便她隨時監督孩子的一舉一動。

愛自己比愛孩子多,我是不是個自私的媽媽?


宋倩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而她對於生活所有的安全感全部來自對女兒的掌控,一旦失去了掌控,她開始變得張牙舞爪。

愛自己比愛孩子多,我是不是個自私的媽媽?


“英子,你是我女兒,是我最重要的人,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應該是一樣的呀。”

正是因為宋倩如此沉重的愛,讓女兒英子雖然不負眾望,成績優異,卻仍然因此患上了抑鬱症,甚至選擇了輕生。

“只要孩子開心就好,我無所謂,我怎樣都行,孩子過得好比一切都重要。”這似乎成了大部分為人父母者的生活準則。熟不知,這種忘我的付出,有時候不但不能換來孩子的感恩,還會讓孩子倍感壓抑與內疚,從而對其身心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愛自己比愛孩子多,我是不是個自私的媽媽?


試問,一個愛孩子愛到連自己都忘記了的人,如果教會孩子愛自己?

萬事以孩子為中心,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這種愛太“重”,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好事。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放手,給彼此空間,利用這個空間,孩子學會獨立,媽媽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心情好了,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愛自己比愛孩子多,我是不是個自私的媽媽?


愛自己,不是自私,是言傳身教地告訴孩子,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別人。

現實中,因為孩子而患上抑鬱症的媽媽比比皆是,她們當中大部分都是因為身份的轉變無法適應,或是過度緊張,擔心寶寶而情緒緊繃,甚至為此失去自我,從而感到疲憊無助。

美國著名教育家伊麗莎白·克拉裡,在《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一書中說道:作為父母,我們得現實點,要對孩子好,首先要對自己好。只有滿足了自己的需求,我們才能更好地滿足孩子的需求。更何況,想要孩子過得快樂,我們自己也得做好示範,讓孩子知道怎麼樣才算快樂。

孩子模仿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從嬰兒時期起,看到媽媽的笑臉也會微笑,聽到聲音也會側耳傾聽;牙牙學語期,也是靠著傾聽周圍的聲音進行模仿。

因此,我們想要讓孩子學會如何去愛自己、愛別人,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學會愛自己,只有對自己有了足夠的愛,才會更自信、更從容地愛孩子。

我們希望孩子活成什麼樣,我們首先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身為媽媽,若我們連自愛都做不到,又如何讓孩子去做自己,自信去愛呢?

愛自己比愛孩子多,我是不是個自私的媽媽?


每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孩子的前提是,我們要擁有愛的能力,我們要愛別人之前首先要學會珍愛自己。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快樂的源頭是父母快樂。而作為媽媽,只有當我們的需求的到了滿足,我們才會感到快樂,我們的愛和快樂就會源源不斷地被激發出來,從而感染到孩子,讓其感到快樂,並學會愛自己。

飛機上有一條安全指引:使用防護面罩時,大人先戴好再給孩子佩戴。這是自私的表現嗎?不是的。大人只有在照顧好自己的情況下,才有能力與資格保護孩子。

因此,愛自己比愛孩子多,並不是自私,而是言傳身教地告訴孩子,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與資格照顧別人。

塞利格曼的樂觀箴言裡指出:孩子8歲時,樂觀或悲觀的解釋風格基本定型了。

孩子的解釋風格會受到三種因素的影響:

孩子每天從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學到各種事件的因果分析,如果你總體上是樂觀的,那麼孩子也是樂觀的。

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聽到的批評方式也會影響他的解釋風格,如果 孩子接收到的這些批評是永久的。普遍的、內在的,那麼他對自己的看法也會轉向悲觀。

如果孩子在早期生活中經歷了生離死別或者重大變故,並經歷了這些事件的好轉,他會比較樂觀;如果這個變故是永久的和普遍的,那麼絕望的種子將深埋在孩子心中。

愛自己比愛孩子多,我是不是個自私的媽媽?


因此,愛自己比愛孩子多,並不是自私的表現,相反,只有我們勇敢地去愛自己,活好自己,做好自己,才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讓孩子學會愛己愛人,同時,孩子也會因為我們的愛與勇敢,過得更好更幸福。


我是花和禾,一個全職二胎媽媽,關注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的那些辛酸苦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