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白衣戰士”在湖北告白兒子:努力做事,認真鍛鍊

“寶貝兒子,媽媽很久沒有這麼稱呼你了,可能不習慣吧……”

當22歲的許鶴齡看到媽媽楊亞君在湖北荊門沙洋縣用會議記錄本寫的一封“家書”時,瞬間淚奔。

“我和媽媽像朋友,平時幾乎是無話不談的……”14日,身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許鶴齡說,“這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視頻,誰想到她會用寫信、發圖片的方式表達感情”。

今年2月15日,年近5旬的楊亞君作為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一名醫護人員,主動請纓趕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

臨行前,她沒想到的是,此前偶爾“叛逆”“不聽話”的兒子會到機場送她。

“老媽,我等你回家啊……”彼時的楊亞君哭得稀里嘩啦,她覺得那一瞬間“兒子長大了,懂事了,成熟了。”

在荊門沙洋縣工作的日子裡,楊亞君為了趕時間常常一路小跑。

由於穿著防護服,很多人並不知道楊亞君是一名年近5旬的醫護人員,更不知道她的腎還處於重度積水狀態。

“之所以要這麼拼,這麼幹,我就是想給兒子樹立個榜樣,當國家有難時,要承擔起責任……”楊亞君告訴記者,這也是她在信中告訴兒子“2020年努力做事,認真鍛鍊”的原因。

許鶴齡對於媽媽所言的“努力做事,認真鍛鍊”,亦有自己的獨特理解。

這位目前在北京和朋友開辦“刷臉支付”平臺創業的“90後”,在疫情暴發後一直待在老家呼倫貝爾市。

許鶴齡說,“看了媽媽的信之後,心裡想了很多,覺得過去不聽話,偶爾叛逆,終究是過去式,媽媽是我的驕傲,現在我要向她學習。”

他告訴記者,“在北京見識多,周邊的高人也多,我可以好好創業,承擔起該承擔的責任,不會貽誤大好年華的。”

“媽媽在信中所告誡的語言,我會認真去做的,尤其是這次母親到那麼危險的地方去工作,我覺得我更應該做出個樣子,讓外界認可。”

隨著湖北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步好轉,當下,楊亞君的工作也不如剛開始繁忙,她說,“牽掛兒子的成長,是我下班後想得最多的事情。”

而許鶴齡則表示,“除了刷新聞之外,這段時間最盼望的是媽媽的微信或電話。”

“最想聽的是‘兒子,到機場接我’。”許鶴齡說,他相信這一天很快到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