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腰下部痛是什麼原因?

火蘭9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個後腰下部指的是哪裡?

這是人的脊柱!上圖👆👆👆畫出來的圈圈就是題目所說的後腰下部的位置。我們可以看到後腰下部其實就是腰椎,骶椎和尾骨。


後腰下部疼痛原因有哪些?

由上圖我們可以知道當腰椎骶椎有病變的時候肯定會有後腰痛!所以這個問題就成了腰椎骶椎最常見的疾病是什麼?

1. 臨床醫生,特別是骨科醫生都知道這個位置最常見的疾病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和慢性腰背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和腰背肌肉勞損都常見於中青年,尤其是體力勞動者!不同的是腰椎間盤突出者常常伴有下肢麻木症狀,嚴重的還會導致跛行,脊柱向一側彎曲以緩解椎間盤被壓迫。而慢性腰背肌勞損通常在休息、熱身、充分活動後能有明顯緩解。


2. 後腰這個地方除了腰椎骶椎,其周圍還有許多組織與臟器!比如腎臟、膀胱、女性的子宮、附件、盆腔。這些臟器的病變都可以引起後腰疼痛,它可以是腫瘤,炎症,也可以是結石梗阻。常見的原因有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腎腫瘤,盆腔炎,附件炎,子宮肌瘤,宮頸癌等。

如何辨別後腰下部疼痛?

首先要根據臨床症狀!這裡就不一一解釋了。然後,醫生會根據臨床症狀初步判斷可能是什麼疾病。比如懷疑是腰椎骶椎問題,可以拍核磁共振或者CT;如果懷疑是腫瘤,那麼腹部和盆腔CT或者超聲就可以初步判斷;如果懷疑是結石梗阻可以做超聲也可以做CT。當然,常規的檢驗,比如血常規,尿常規,腫瘤標誌物,腎功能,血沉還是有必要查一查的!


普外三角針


後腰,下部疼痛,描述的很到位,一下就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來位置,但是這個部位疼痛的誘因還是很多,最常見的也有三大類,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處理方式也不一樣,寫一下希望可以少走一點彎路!

1.腰椎間盤突出

如果是下腰部疼痛,咳嗽打噴嚏也會痛,在下腰部按壓會出現腰部深層的疼痛,這個時候要考慮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可能性,應該去拍一個檢查,看一下有沒有硬膜囊受壓,不管是L4-5還是L5-S1椎間盤突出症都體現在下腰部。

2.腰方肌勞損

如果腰部的疼痛,在脊柱的棘突旁開較遠,彎腰時間長或者一個姿勢久了會疼痛,在腰方肌和髂腰韌帶附近,可以觸及到痛感及條索狀的粘連,要考慮是腰方肌勞損可能,部分臀肌勞損,也可以誘發下腰部疼痛。

3.腰骶椎錯位

腰椎小關節紊亂如果發生在腰部的下方,一定不要漏診腰椎和骶椎的錯位,可以在脊柱棘突觸診,如果可以摸到高低過渡不自然,有的突出來或者明顯凹進去,這個時候應該考慮這個問題,正骨可以矯正。

其他的誘因

除了上述的問題,也有其他病痛可以導致下腰部疼痛,例如,強直性脊柱炎、腰椎結核、腰椎滑脫等,不同的問題處理方式都不一樣,如果偶有疼痛可以休息觀察一下,長期疼痛一定及時的就診,否則疼痛時間過久,腰椎的退變會加速,誘發其他的問題!


喬棟談健康


引起後腰部分疼痛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小克分別解釋如下供大家瞭解:


1.腰肌勞損和棘上韌帶炎:長期的彎腰工作或劇烈的腰部運動及腰扭傷治療不徹底等原因導致的腰部軟組織及棘上韌帶的疼痛,局部有壓痛,無腫脹,休息時疼痛不明顯,多在活動或下蹲時明顯,X線檢查不會有異常發現,服用氯唑沙宗或布洛芬等止痛藥物後會緩解,也可以進行按摩等物理療法進行治療。

2. 強直性脊柱炎:多發於在16-30歲的青壯年男性,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史。早期主要表現下腰痛或骶骼部位不適、疼痛或發僵。晨起或久坐起立時腰部發僵明顯,但活動後減輕。當病變累及胸椎和肋椎關節時,胸部擴張活動受限,出現呼吸不暢的症狀。晚期脊柱僵硬可致軀幹和髓關節屈曲,最終發生駝背畸形。檢查組織相容抗原(HLA-B27)會有陽性的表現。

3.腰椎間盤突出症:20~50歲的人多見患者,多有彎腰勞動或長期坐位工作史,發病時常在半彎腰持重或實然作扭腰動作過程中。往往因咳嗽、打噴嚏時誘發或加重。應該重點對Ls和S1神經根進行檢查,根據病史症狀體徵,結合X線平片可以作出初步診斷。


4.結核性脊椎炎:是感染性脊椎炎中最常見的疾病,腰椎最易受累,其次為胸椎。背部疼痛通常是結核性脊椎炎的首發症狀。疼痛部位就是病變部位,表現為隱痛、鈍痛或痠痛,夜間明顯,活動後加劇,常伴有低熱盜汗、乏力、食慾缺乏等症狀。嚴重時會出現脊柱畸形,冷膿腫及脊髓壓迫症狀。

5.增生性脊柱炎:又叫退行性脊柱炎,50歲以上的人容易發生,表現為晨起時感腰痛酸脹、僵直而活動不便,活動腰部後疼痛好轉,但過多活動後腰痛又加重。疼痛以傍晚時明顯。平臥可緩解,疼痛不劇烈,敲打腰部有舒適感,腰椎無明顯壓痛。

6.泌尿系統疾病:腎炎、腎盂腎炎、泌尿道結石、結核腫瘤、腎下垂和腎積水等多種疾病可引起腰背部疼痛。不同疾病有不同特點,腎炎呈深部脹痛位於腰肋三角區,腎盂腎炎腰痛較明顯,腎膿腫多為單側腰痛,常伴有局部肌緊張和壓痛,腎結石的疼痛多為絞痛,腎腫瘤引起的腰痛多為單側鈍痛或脹痛。以上這些病變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尿液化驗、腹部B超、腎輸尿管CT、核磁等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7.盆腔器官疾病:男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常會引起下腰底部疼痛,多伴有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症狀;女性慢性附件炎、宮頸炎、子宮脫垂和盆腔炎會引起腰骶部疼痛,常伴有下腹部墜脹感和盆腔壓痛。可以通過腹部B超、CT、前列腺液化驗、婦科檢查等相關檢查可以鑑別診斷。

謝謝閱讀!


小克大夫


根據題主所說的“後腰下部”,推測是腰骶部的疼痛,即腰椎、骶骨和尾骨的位置,很多的情況下都會出現腰骶部的疼痛。


上圖是一位腰痛患者,CT檢查發現腰5峽部裂

腰骶部疼痛有時不一定都是腰椎的問題那都有哪些原因呢?

(1)腰椎間盤突出症:這個是引起腰骶部疼痛比較多的原因,腰間盤突出擠壓到周圍的神經等組織,所以產生疼痛,嚴重的會影響腰部的活動,有的還會放射到下肢,產生腿的麻木以及疼痛感。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疼痛可以在中央,也可以在一側。這個可以通過腰部的ct發現異常作出診斷。

(2)肌肉勞損:曾經有過腰部的肌肉損傷,或者經常從事搬負重物等體力勞動者,多是因為肌肉的勞損出現的疼痛,一般在勞累後發作,休息後可得到緩解。

(3)婦科疾病:女性如果出現盆腔炎、子宮肌瘤等,在腹部有疼痛感的同時,可在腰骶部出現放射痛,這種疼痛在婦科疾病痊癒後會自行消失。另外女性懷孕期間,也會出現腰骶部的疼痛,注意休息即可。

(4)腎臟疾病:腎臟就在我們的腰骶部,所以如果出現腎炎、腎病綜合徵等腎臟的疾病,也會出現腰骶部的疼痛,這種一般伴有明顯的腎臟疾病的特徵,例如水腫、尿蛋白陽性等。輸尿管結石則會有明顯的絞痛症狀。

另外像泌尿繫結石、過於勞累、外傷等也會出現腰骶部的疼痛。

總的來說,引起腰骶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若要診斷出是什麼疾病,還是需要其他的一些症狀表現以及檢查結果的。


張浩醫生


後腰下部痛的問題我在以前的文章裡也提到過,其實大部分都是由於腰臀部軟組織損傷引起的,椎間盤突出引起的比較少見。出現這種情況後,我們要有可能存在損傷的肌肉,進行逐一排查。


首先要檢查腰方肌

腰方肌起於髂脊內側,止於十二肋下緣。損傷後會引起下腰部和臀部的疼痛。我們用大拇指在髂脊內1/3段尋找壓痛點,還要在腰椎外3-5釐米處尋找壓痛點,找到以後進行按摩。

檢查臀大肌

臀大肌起於骶骨外側,止於股骨臀肌粗隆。損傷後會引起臀部、下腰部和尾骨的疼痛。我們用大拇指在骶骨外側,沿骨面尋找壓痛點,還要在坐骨的位置尋找。找到以後橫向撥動按摩。



檢查臀中肌

臀中肌起於髂翼外側,止於股骨大轉子,它是引起下腰部疼痛的主要肌肉。我們在髂脊下外側用大拇指尋找壓痛點進行自我按摩。


檢查豎脊肌在骶骨的附著點

豎脊肌是背部的淺層肌,上連肋骨及頸椎和胸椎,下端附著於骶骨。骶骨背面的附著點損傷後會引起下腰部或者是坐骨神經的疼痛。我們用大拇指在骶骨背面兩側尋找壓痛點,進行自我按摩。

以上部位的壓痛點可以用筋膜球放在痛點上,躺在硬板床上,移動身體進行按摩。每個痛點的滾動距離不超過兩釐米,距離太長起不到按摩作用。要按摩完一個痛點,再進行下一個痛點的逐步按摩,不要讓筋膜球長距離的滾動多個痛點。每個部位按摩幾分鐘每天三次,堅持兩到三週。

我是祿穎濤,我會每天給大家分享疼痛與健康方面的知識,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贊轉發,有其他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祿穎濤醫生


後腰下部痛是怎麼回事?

後腰下部痛有很多種疾病,臨床診斷要根據不同病因和症狀,以及輔助檢查,才能做出相應的診斷。

腰痛的具體部位,疼痛的性質,疼痛的程度,疼痛發生的規律,緩解的因素,與天氣勞累的關係,有沒有伴隨腿痛麻木症狀,有沒有婦科疾病,有沒有受過外傷,腰疼發生的年紀,工作的性質,等全方位的問診,才能得出大概初步診斷。

一般來講下腰疼最多的幾種疾病是:

1,腰肌勞損,我們醫學上也稱之為腰背肌筋膜炎,主要表現為腰部疼痛,呈酸脹痛,疼痛隨著天氣變涼,勞累,久坐久站等而加重,天氣變熱,休息後減輕,站立時候喜歡雙手叉腰,腰部疼痛可以按摩推拿熱敷而得到緩解。腰部輔助檢查一般沒有明顯陽性發現。腰部可以觸壓到明顯疼痛點,有的有條索狀結節。

2,腰突症,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由於髓核突出,壓迫或者刺激了腰椎竇椎神經,從而引起腰部疼痛,除了腰痛,大部分人還有腿痛和麻木,腰疼隨著咳嗽和深呼吸加重,站立或者運動也會加重疼痛,臥床休息會有所減輕。腰部有叩擊痛,影像檢查可以發現髓核突出的節段。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3,盆腔炎,女性經過人流,或者其他婦科炎症,炎症蔓延到盆腔,有時候也會引起後腰部疼痛,並有發熱,腰部下墜感,做婦科疾病檢查可以發現盆腔積液。

4,椎管疾病,椎管腫瘤佔位,椎弓根斷裂,腰椎滑脫,等情況也會出現腰痛發生,還有老年人骨質疏鬆症也會引起腰痛。

年輕人最常見的腰痛就是腰肌勞損引起,有外傷或者暴力史的人,要考慮腰突症和腰椎疾病。女性有婦科疾病的人群要考慮盆腔炎。




疼痛診療劉醫生


後腰下部痛有多種原因。

1、退行性病變造成腰椎間盤突出或膨出壓迫神經,會出現腰疼。這種腰疼,吃一些補腎藥加按摩效果很好。

2、婦科疾病也會引起腰部的悶痛。但是,婦科疾病引起的悶痛會伴隨小腹不適。這種情況需要治療婦科疾病。如果不是器質性病變,做耳針針灸效果非常好,不易復發。

3、外力扭傷造成腰椎關節紊亂,壓迫神經,也會引起腰疼。這種情況就需要中醫骨傷科大夫做整骨復位治療了。

4、腎虛腰疼。

腎虛腰疼又分陰虛腰疼和陽虛腰疼。一般腎虛腰疼用一些補腎藥就可以了。

6、便秘,有一部分便秘患者也有後腰隱痛的症狀。這種便秘需要吃一些溫陽健脾的中藥治療。


晨溪8620496821300


誘發導致腰下部疼痛的原因很多的,自己的情況最好就醫做個相關的檢查,由醫師確診為何病因,然後對症下藥治療,已達到康復的目標。切記不能根據網上羅列的種種原因而去對比,覺得像是哪種類型的,然後自己拿藥吃,這是強烈不推薦的。要知道有時同一部位疼痛感一樣,可引發病因卻大不相同,所以不能亂吃藥,亂猜測是何種病,本來已經疼痛,別在痛上加痛。


眼角之甘


後腰部位的疼痛,原因多見於泌尿系疾病如結石等以及腰肌勞損等,如果是感覺體表肌肉疼痛,考慮腰部問題,如果是深在的疼痛,考慮泌尿系問題。由於腰肌勞損和泌尿系病變的治療方式完全不同,因此最好到醫院詳查確診。


鉑桐疼痛


腰痛很常見

據統計,80%的成年人一生之中至少有一次腰痛發作,但一般都不太嚴重,並且可以自行緩解,不過這種疼痛可以干擾人的日常生活,讓人感覺到非常不安。

按照疼痛的時間可以分為急性(<1個月),亞急性(1-3個月)或慢性腰痛(>3個月)。


腰痛常見原因

1.腰椎間盤退變

隨著年齡的增長,正常的腰椎間盤會發生老化退變,椎間盤上出現的小裂隙或者小撕裂,隨著病變越來越嚴重,會導致臨近的椎體骨發生變化,主要表現為形成骨刺。

通常這種病理變化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這是人體衰老的自然過程,不可避免。

不是所有的椎間盤退變都會導致腰疼,相反,絕大多數的老年人椎間盤有明顯的退變,但是不會出現明顯的腰疼。

因此腰疼的發生以及嚴重程度與腰椎間盤退變的程度不呈正相關。


2.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過度的勞損,會使椎間盤突破包繞其四周的纖維環發生腰間盤突出。突出的椎間盤可以壓迫位於其周圍的神經根,這些神經根是組成做骨神經的重要部分,會引起下肢的酸、脹、冷、痛、麻等症狀,常常伴有明顯的腰痛。

3.骨關節炎

組成腰椎的椎骨之間組成骨關節,醫學術語稱之為腰椎小關節。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和椎間盤一樣,也會發生退變,刺激小關節周圍形成無菌性的炎症,表現為骨刺,很容易產生腰疼的症狀。

4.強直性脊柱炎

大家熟知的明星周杰倫和張嘉譯就是患得這種病,多見於年輕人,主要表現為腰部疼痛、僵硬,進展緩慢,但無特效治療。


除了上述所列舉的4種疾病是導致的腰痛常見原因,還有一些誘因可加重病情,例如吸菸、肥胖、老年、女性、重體力工作、久坐以及焦慮抑鬱等。

什麼樣的腰痛需要去看醫生

1.年齡超過70歲,出現了新的腰背疼;

2.臥床休息,腰疼也不能緩解;

3.下肢無力或者大小便功能出現障礙;

4.腰疼的同時伴有發燒或者體重明顯減輕;

5.腰疼持續的時間超過1個月沒有好轉,或者在此期間進行性加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