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賈母會支持黛玉嫁給寶玉嗎?你猜測黛玉會是什麼結局?

書伴茶


續書上寫賈母最後支持了金玉良緣,但很大一部分人認為不對,賈母跟黛玉那麼親,還記得黛玉剛來賈府時肝啊肉啊的叫,怎麼會不向著外孫女卻向著外人呢!

我以前專門寫一篇文章討論過這件事,如果有讀者感興趣的到我文章裡看。

我的觀點和續書一樣,賈母最終支持了金玉良緣。承認黛玉唯一能靠的人站到對立面的隊伍裡,雖然有點難,但是經過分析,這點還是成立的!為什麼呢?

第一,賈母在寶玉的婚姻大事上不如寶玉父母有發言權。

俗話說得好,一輩子不管兩輩子的事,並且婚姻大事上,有數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賈母權利再大,也只是源於做長輩的言行端正、公道,兒女們的孝順和恭敬,過格的權利會鬧家庭矛盾,賈母不能不考慮。

賈政不太管家事,這樣的事自然就落到王夫人身上。而我們都知道王夫人的心,她最喜歡寶釵了,親戚關係還拋在開外,單說寶釵的溫柔大方,善解人意,識大體,身體又健壯,哪位婆婆會不喜歡!所以王夫人極力撮合寶玉和寶釵結合。

這樣一來,賈母就不好和王夫人相爭了。

第二、就像續書裡寫的那樣,親疏有別,到底寶玉是賈門根基,是最需要守護的,是要優先考慮的。

黛玉不說性格不如寶釵,就她那個體格,一天吃藥兩天看大夫的,她就不是個長壽的相。如果賈母力排萬難,娶了黛玉,萬一黛玉哪天病死了,賈母在王夫人面前得有多難看!

第三、退一步說,賈母即使鐵心支持黛玉嫁給寶玉,她也較量不過王夫人啊!

賈母在家裡是一把手,在元春娘娘面前可就得聽元春的了。

王夫人早和元春有過契約,哪位女兒不向著母親!最起碼元春是向著的。所以在端午節的節禮上,元春煞有其事的送一樣的禮物給寶玉和寶釵,而黛玉只和其它姊妹一樣,意圖再明顯不過了,不光寶玉奇怪,就連寶釵都覺警了,賈母又怎能不明白這其中玄機!

我想,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就是大家懷疑賈母為什麼遲遲不表態的真實原因,她也是實在為難啊!也許後來賈母到底不忍傷害黛玉,沒有支持金玉良緣,但基於以上這些原因,她也不會貿然去反對。


流年書瓶


我認為賈母是支持黛玉嫁給寶玉的,但是黛玉卻因為身體原因來不及做寶玉的新娘。

一,賈母對寶玉的婚姻態度。

在十九回,賈母帶著家中女眷上清虛觀打醮,張道士為寶玉說親:“要論這小姐的模樣兒,聰明智慧,根基家當,倒也配的過。”賈母說:“上回有個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等大一大兒再定吧。你如今也訊聽著,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兒配的上,就來告訴我。就是那家子窮,也不過幫他幾兩銀子就完了。只是模樣兒,性格兒,難得好的。”

賈母回答張道士的這段話透露出幾個信息:1,賈母對寶玉的婚姻不會放手;2,不在意家庭條件,哪怕窮點都沒事;3要長的漂亮,還要性格合適。

賈母對寶玉的娶妻要求,不看家庭,只看性格和長相。這就說明賈母不會看重家族聯姻為賈府帶來的好處,她不會讓寶玉成為政治聯姻的犧牲品,她看重的是寶玉精神上的快樂。這說明賈母不會因為看重薛家的家世而選擇寶釵,也不會因為林家的衰落而放棄黛玉。寶釵和黛玉都經常在賈母面前出現,她們倆誰和寶玉更投契,寶玉和誰在一起更快樂,賈母不會看不見。

二,賈母對黛玉的疼愛。

自黛玉來到賈府,賈母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把那迎春、探春、惜春三個孫女兒倒且靠後了。”在五十七回,薛姨媽對黛玉說;“我常和你姐姐說,心裡很疼你,只是外頭不好帶出來。他們這裡人多嘴雜,說好話的人少,說歹話的人多,不說你無依靠,為人做人配人疼;只說我們看著老太太疼你,我們也洑上水去了。”薛姨媽覺得不好意思把對黛玉的疼愛放在表面,怕別人以為她這樣做是為了討好賈母。疼黛玉就是討好賈母,這足以證明黛玉和賈母的關係如鐵澆銅鑄。

鳳姐過生日時大夥兒隨份子,很自然而然的就說出黛玉和寶玉的那份由賈母出,看來這已成慣例。鳳姐和平兒說起寶玉和黛玉日後結婚的費用,不用官中的錢,“老太太自有體己拿出來”。這些事都可看出,在賈府,黛玉是賈母“嫡系”一樣的存在。

賈母對黛玉的疼愛貫穿前八十回,有什麼理由到了八十回後賈母態度會發生突變?

三,興兒的話。

第六十六回,興兒對尤二姐和尤三姐說過,“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一開言,再無不準的”。如果說賈母之前對寶黛的婚姻還有猶豫,這時候賈母已經鐵了心了,她有了明確的撮合寶黛姻緣的表示,連僕人都嗅到了。

隨著故事的發展,木石姻緣的呼聲越來越高,黛玉身體的身體每況愈下。第四十九回,黛玉對寶玉說:“近來我只覺心酸,眼淚卻像比舊年少了些的。心裡只管痠痛,眼淚卻不多。”我們知道黛玉的前世是絳珠仙草,她下世投胎是為了報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報答的方式,是為他流盡一生的眼淚。黛玉說眼淚開始變得少了,說明她的生命即將走向盡頭。

許多人認為元春支持金玉良緣,賈母最後不得不妥協。元春也是賈母親自撫養長大的,就算已貴為皇妃,賈母還是她的祖母,撫養之恩沒變,我認為她不會利用自己的皇妃之威來彈壓自己的老祖母。金玉良緣是以黛死釵嫁的方式形成的。




飛露灑我裳


從六歲林黛玉被接到賈家,賈母確實對這個孤苦伶仃的外孫女疼愛有加,面對孫子寶玉的婚事,也曾持肯定態度,但並非特別堅定,因此在續書中改變了自己看法,由“木石前盟”到“金玉良緣”,也算在情理之中。

道理並不複雜,林黛玉無論從體質的弱不禁風,還是思想觀眾的叛逆性格,做為賈府封建家族的最高統治者,當然既要考慮健康的後代,更要想到封建家庭的衛道者,而在這兩點上,薛寶釵的優勢明顯高出了林黛玉,這大概也是促使賈母最後下決心的關鍵所在。

林黛王的結局《紅樓夢》開篇首回,警幻仙子處,赤霞宮中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下凡僅是“還淚”交待已經清楚了。至於,林黛玉的判詞:“玉帶林中掛”,及畫中兩顆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請注意“兩顆枯木”實為淚盡後的“兩顆枯目”也。玉帶林中掛,反讀則為“掛中林黛(帶)玉”也。懸和掛均是思念,而玉帶則是象徵貴族公子也,暗喻賈寶王舍其而為僧也。《紅樓夢曲》的“終身誤”早已暗示,寶黛不可能走入婚姻殿堂,結果只能是林黛玉淚盡而終。


老兵4200


紅樓夢前八十回為什麼不寫林黛玉與賈寶玉或薛寶釵與賈寶玉婚姻關係?是因為作者實在不願寫這些世俗的東西。紅樓夢的總結構就是借假掩護真,如果非要講什麼婚姻的,就是真與假配姻緣,也即賈母與鴛鴦相配。“婚”字就是真假相結合的意思;中國古道文化是尚女的“女子”文化,因此“女”字表達的就是真,而“昏”就是缺乏理智的文化理念。再者,按紅樓夢第二回人物兩賦性的原則,就是每個人物都具有表達真,同時也具有表達的假的任務;林黛玉的真賦性是表達紅樓夢真意線索的,“黛玉”,即“代黑玉”,“黑玉”就是處於隱蔽位置(黑處)的真意。林黛玉的假賦性就是與賈寶玉姑表兄妹關係。賈寶玉的真賦性是代表假來專門痴心痴意保護真,也即保護林黛玉的。賈寶玉的假賦性就是富家紈絝子弟。薛寶釵的真賦性就是“雪”,也即暫時的掩蓋真,但長期必須“化雪”,梳理紅樓夢尋求真解的。其假賦性就是與賈寶玉門當戶對的姨表關係,寫假賦性重在掩真藏真,所以,林黛玉與賈寶玉,薛寶釵與賈寶玉並不存在什麼婚姻關係或婚姻意願,婚姻要求的。正是世俗讀者有這種奢好或願望的,所以高鶚為了使紅樓夢一書推廣流行開,不得不敷衍出賈寶玉的婚姻事來。至於,林黛玉的結局,就應當是紅樓夢最終暴露真意而出現撤去掩蓋的真解。


魏永臣550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是屬於日久生情,特別是他們看《西廂記》《牡丹亭》以後,這種感情在表現程度上更加強了。連紫鵑都很明確,不是有慧紫鵑試莽玉嗎?襲人也明確,這也是襲人向王夫人建言的一個原因;甚至連賈璉的小廝興兒也是明確的。

不過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這種感情,他們的父輩、祖父輩,是否明確呢?

在寶玉捱打以後,寶玉曾把兩條舊手帕讓晴雯送給林黛玉,林黛玉很動情的收下了。接下,這樣寫林黛玉:“私相傳遞,又覺恐懼。” 也就是說他們之間一切愛的舉動,都是控制在大人不知道的情況下來完成的,大人所知的就是他們之間的小兒女的情長,與愛情無關,更與婚姻不搭界。

我們講的林黛玉和賈寶玉相愛,是從我們讀者的角度來看問題的,並還推出如果黛玉不嫁給賈寶玉,那就是賈府等人的大逆不道了。

賈寶玉最後娶誰,應該取決於他的父母,如同賈迎春外嫁孫紹祖一樣,賈母、賈政只有建議權而已。當然從感情上來說,賈母肯定願意林黛玉嫁給賈寶玉的,可是作為賈府繼承人的賈寶玉,他的婚姻大事至關重要,相信賈母肯定會理性處理這個事情的。

賈寶玉娶林黛玉是他的一廂情願,他不是不懂婚姻的事乃父母做主;林黛玉接受賈寶玉愛的表達,又是林黛玉的一廂情願,她也不是不懂婚姻是由父母做主媒妁之言的。他們都是在自說自話,表達著自我的愛情而已,可現實生活中的婚姻不是這樣的操作模式。

賈母會在傳統文化之下,理性對待寶玉的婚姻的。黛玉有她前世的命運,她也應理性的理解賈母。


文學與教育


你好,我是國風!

賈母自始至終,就從來沒有想過把林黛玉嫁給賈寶玉!因為兩個人的品性太過於相同了,都是一樣的超凡脫俗,飛揚跋扈。雖然這樣的兩個人 自互為知己。但是這兩個人的結合,對於賈府整個家族來說不是好事。等於失去了繼承人!而可惜的是賈寶玉是賈府的嫡繼承人,這個地位無法改變。為了賈家將來的前程和地位著想,就只能犧牲兩個人的愛情!

以賈母的人生閱歷和識人之能,對這事兒是明鏡似的。所以賈母絕對不可能支持寶黛愛情。但如題主所說,是為了林黛玉好,我絕對不敢苟同。因為賈母也明知道,分開寶黛,林黛玉是必死無疑!用他自己的話說:‘並不是我忍心不來送你,只為有個親疏。你是我的外孫女兒,是親的了;若與寶玉比起來,可是寶玉比你更親些。倘寶玉有些不好,我怎麼見他父親呢。”

賈母沒有一絲為林黛玉的命運做過考慮。心中只有一個寶玉!做出金玉良緣的決定,也並不是因為薛寶釵有多麼好,為了兩個人以後的幸福。而是為了借金沖沖喜保住寶玉的性命!可以說老太太到後半生僅為寶玉一個人活著!


國風1974


《紅樓夢》的賈母不會支持黛玉嫁給寶玉。黛玉的結局不會好,這是一定的。

首先,賈母心疼黛玉最開始是因為黛玉的母親、自己的女兒去世,心裡有愧疚。後來林如海也死了,賈母更加心疼黛玉。但是,在寶玉的婚事上,賈母一直沒表過態,因為她很糾結,下不定主意。一是因為她知道寶玉和黛玉感情深厚,二是因為黛玉身體不好,三是因為殺出個厲害的寶釵,以及背後的支持者,元春,王夫人,薛姨媽一夥。賈母似乎還想等等會不會有什麼變局,可惜,黛玉身體一直不好,王熙鳳,以及襲人等下人都不會支持黛玉了。所以,賈母也無可奈何。

其次,黛玉的命運已經安排好了,此生就是來還淚的,所以她最後還完淚,也就香魂歸天了。如果沒有寶釵在,黛玉所追求的還真不一定非嫁給寶玉,但她不願意唯一懂自己的寶玉給其他人分享。而如果寶玉娶了寶釵,她也是絕對不可能做二房的,寶玉也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兩人。而且,賈母掙扎多年,也想讓寶玉有個好的家庭環境和前途,既心疼黛玉又擔心寶玉,所以拖到最後,無疑也是等到王夫人等人做主,黛玉自己毫無辦法。說到底,再也想不到黛玉有淚乾身隕之外的結局。

所以,賈母恐怕為了賈家的將來,不會支持黛玉嫁給寶玉,黛玉也只有還完淚,完成這一道輪迴,早日解脫。





秋陽讀線裝經典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清楚賈母有二個身份,一是黛玉的外祖母二是賈府頂端的掌權者。

作為唯一女兒的血脈,賈母會發自內心的關心與疼愛,給她僅次寶玉的生活待遇,但要認清寶玉才是首位。賈母作為掌權者,對賈府未來的繼承者寶玉的妻子,在容貌,家世、能力上的要求都肯定是要與之相匹配。在寶玉的婚事上別說黛玉,寶釵也未必能入眼,賈鏈的妻子是王子騰的外甥女,賈珠娶的是國子監祭酒的女兒,黛玉如果父親在世,賈母還有可能支持寶黛,當初接她入府和寶玉同吃住也未必沒存此心,但黛玉身體太弱了加上父親亡故,又沒有族人相助,說不好聽點是孤女一個,依靠的是賈母的憐愛庇護,黛玉葬花時念到:風霜刀劍嚴相逼。可想她在賈府境遇。賈母后期對黛玉更多是憐惜,奈何年事已高,能給外孫女找一可託付的家門已算盡情盡力了。

所以從二種身份分析,站在賈母立場都不會支持寶黛。

黛玉的才情令人傾慕,容貌風流絕世,對寶玉痴心痴戀,她嫁給誰都不會幸福,質本潔來還潔去。她的結局只會在傷心淚盡後,香銷玉隕,免受賈府大廈傾覆漂零之苦。



頌章紅紅


賈母最終會不支持黛玉嫁給寶玉。

黛玉和寶釵是賈府里老爺太太眼裡寶玉夫人的最佳人選。二人都是才貌雙全,溫柔賢淑,門當戶對。在賈母眼裡,黛玉比寶釵更親近,因為是自己嫡親女兒的孩子。所以一開始,賈母肯定是更偏向黛玉嫁給寶玉的。可是黛玉體弱,愛生氣,愛使小性子。這樣的人,是為人父母選兒媳婦的大忌。

相反寶釵大度,識大體,審時度勢。據說寶釵最早進京的目的是選妃。落選後居住在賈府,自己的終身大事退而求其次,嫁給賈府的寶貝嫡孫也是不錯的選擇。因而,寶釵進府,廣結好人緣,上迎合賈府最高話語權賈母,如賈母讓她選戲文,她以賈母喜好選,食物也以賈母口味作為自己的選擇依據。令賈母對她讚不絕口,喜愛不已。下體諒丫鬟,善解人意。就拿湘雲來到賈府想組織大夥作詩,她體諒湘雲家庭複雜,經濟受限制,就自己掏錢,讓湘雲操辦。眾人作詩,黛玉不慎說出禁書裡的詞句,作為情敵,她沒有當眾戳破,而是私底下對黛玉諄諄教導,儼然大姐姐的姿態,使得不喜歡她的黛玉對她開始交心。

寶釵這樣的心性,為人。加上品貌,才氣。任何家長遠兒媳婦都會選她的。

即使她和寶玉感情不如黛玉和寶玉。可那又怎樣呢?在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兩心相愛算什麼?得到家長認可的才會得到婚姻的保障。

所以,即使開始賈母偏向黛玉嫁給寶玉,可是看到黛玉體弱,病病殃殃。跟寶玉雖然好,卻三天兩頭試性子。再看到寶釵的為人心性。兩相比較,誰合適,再明顯不過了。






咕嚕咕嚕小貓貓


結局已定!

當然啊,賈母卻是希望寶玉與黛玉結婚,但是畢竟除了賈母,王、薛等人都希望寶釵和寶玉結婚!還有黛玉家沒人也是一大遺憾。話說林如海死了,賈璉去了一趟後,黛玉家的財產哪裡去了?林如海作為鹽官應該還是比較富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