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送“大禮”但民進黨當局恐怕指望不上……

​從2019年5月開始,“臺北法案”在折騰了10個月之久後,美國參議院當地時間11日傍晚6時左右,以“一致同意”方式通過“臺北法案”,送交特朗普簽署。


根據美國立法程序,國會兩院通過法案後,總統有10天考慮簽署或提出反對,如果總統什麼都不做,法案將在10天后自動生效。


“臺北法案”看似內容豐富,正合民進黨當局口味,尤其是協助臺灣鞏固與“友邦”關係、支持臺灣參加國際組織以及加強“美臺經貿關係”等方面。


美國又送“大禮”但民進黨當局恐怕指望不上……


對美國送來的“大禮包”,民進黨當局樂開了花。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表示,感謝美國參、眾兩院對臺灣“國際空間”的高度支持。


3月5日,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莫健提前帶著這個“喜訊”,到臺北見了蔡英文。莫健“祝賀”蔡英文連任,並藉著這份“喜訊”給其打氣鼓勁;蔡英文則對莫健說了一大通“感謝”美國主子的肉麻話。


臺灣《旺報》10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每當美國國會通過“友臺”法案,民進黨當局總是迫不及待表示感謝、歡迎,暴露出民進黨已經孤注一擲,完全“押寶”美國。這不符合臺灣利益,也無益於臺海和平穩定。


“臺北法案”中明確的寫著,美國將幫助臺灣參加更多的國際活動。但是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參與什麼樣的國際活動、如何參與國際活動,這都是由中國決定的,並不能由美國說了算。可見美國對臺灣這樣的承諾只是空頭支票罷了。


但是,即便是空頭支票,臺灣也要為美國的“饋贈”付出代價。

美國又送“大禮”但民進黨當局恐怕指望不上……

據瞭解,民進黨當局正加碼採購美國產品,已增加臺灣對美國採購黃豆、玉米、小麥、牛肉、天然氣與少量石油。2018年臺灣自美國進口石油佔總石油進口三成,2019年增至四成。


過去幾年來,美國一直打著“經貿交流”的旗號,企圖撬開臺灣的肉類市場,逼民進黨當局開放美豬入島。要知道臺灣只有5%的牛肉自產、95%都是進口,但當年國民黨當局開放美牛入島都遇到巨大阻力;而臺灣豬肉自給率高達95%,若民進黨當局開放美豬入島,那就是擺明要得罪臺灣基層農民。


選票至上的民進黨,未來是投特朗普所好,還是顧選票,恐怕沒那麼容易矇混過關。


美國又送“大禮”但民進黨當局恐怕指望不上……


美國會炮製“臺北法案”,與2018年以來通過“與臺灣交往法”,或是在“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年度“國防授權法”中夾帶涉臺內容如出一轍——看似“惠臺”,實際上恰說明美國根本沒有幫臺灣拓展“國際空間”之法。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019年4月就說美國要搬出工具箱幫臺灣鞏固“邦交”,但是顯然至今還未找到有效的工具。這些“法案”的出臺,一方面並沒有阻斷臺灣的“斷交潮”;另一方面,美國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協助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本身,就暴露出民進黨當局上臺後,臺灣的國際參與更加邊緣化。


“臺北法案”的鬧劇,不過是美國又一次把臺灣當棋子和籌碼,只在“經貿交流”上做了一點文章,最大化美國利益,而已。


美國又送“大禮”但民進黨當局恐怕指望不上……

美國又送“大禮”但民進黨當局恐怕指望不上……

那被犧牲的是?


臺灣利益和臺灣同胞福祉。

美國又送“大禮”但民進黨當局恐怕指望不上……

美國又送“大禮”但民進黨當局恐怕指望不上……


更多內容,請關注今晚22:09播出的《海峽新幹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