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和那些,層次低的人糾纏

前段時間,熱播電視劇《歡樂頌》中有一句經典臺詞,“不與傻瓜論長短”,它的意思是儘量不要與傻瓜爭辯從而浪費時間、影響心情。它的前一句是"常與同好爭高下”。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與同水平層次的打交道,而不應該和層次低的人糾纏。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和那些,層次低的人糾纏

對於這句話,我們還可以引申開來:所謂的“層次”,其實是相對的,每個堅持己見的人都可能把對手看得很低。究竟要不要與之“論短長",一是看對方的思想、認知跟自己在不在同一層面;二是看雙方的立場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三是看對方到底有沒有傾聽的意願。

  • 思想、認知
  • 立場
  • 傾聽的意願

如果這三個前提都不具備,還繼續對方爭論、糾纏,只會不斷耗費自己的時間精力,而得不到任何實質上的進展。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和那些,層次低的人糾纏

經濟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 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同理,我們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合理配置自己的時間精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那些層次低的人糾纏,無異於是對牛彈琴、費力不討好。即便你的話頭頭是道,對方也根本理解不了,或是不願意去理解你,讓你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這種糾纏又有什麼意義呢?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和那些,層次低的人糾纏

永遠不和低層次的人糾纏、計較,更是一種人生智慧。與其花大量時間精力和對方爭論高下,不如學會放下眼前的情緒、對錯,努力提升自我。當你自己的人生境界變得越來越高後,社交圈子也會變得不一樣,會迎來全新的人生局面。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認知資源有限性理論”中曾提到,我們得注意資源分配,每個人的認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你過度專注於與他人的糾纏、爭論,就沒有精力去注意到其他事情,從而產生“管窺”心理,後果是相當可怕的。

你會被對方的思路、境界所影響,失去更長遠的格局。比如,生活中,如果對方招惹了你,你沒有必要以牙還牙,和那些不講道理的人爭執。不如就此振作起來,把自己的注意力和認知資源用在實現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自己的人生境界甩開對方一大截,進入不同的圈子和層面,也就不會糾結以前的林林總總。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和那些,層次低的人糾纏

低層次的人之所以“層次低”,就是因為他們不善於汲取他人觀點,總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宛如“井底之蛙”、驕傲自大,殊不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他們只看得到自己生活的圈子,並且無論從思想還是行動上,都不願意改變,對新事物有著強烈的拒斥。

當你不和低層次的人過度糾纏時,就說明你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願意改變現有的狀態與境界,走向了新的人生高度。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