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FIA車手等級分類,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關於FIA車手等級分類,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Z專題

自2015年起,原FIA WEC、FIA GT3以及IMSA等級列表合併成為統一的FIA車手等級分類列表

FIA車手等級分類是基於FIA所有錦標賽為基礎建立的車手系統,可以適用於各類系列賽事,也可以根據情況與要求進行調整。同樣,國家級別賽事也可以參照FIA車手等級分類系統。

關於FIA車手等級分類,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Z專題

車手想要參加使用FIA等級分類系統的系列賽,須向FIA管理部門發送一份成績記錄,認定結果通常會在提交申請後的兩週內反饋給車手。

最初的等級劃分取決於車手的年齡職業生涯所獲得的成績。在後續賽季中,將根據比賽中的速度使用分類系統的系列賽結果來進行相應的調整。任何申請等級評定的車手須指明其將要參與的賽事項目。

被評定等級的車手須年滿16週歲,任何未滿16週歲的車手所提交的等級評定申請自該車手16歲生日當天起視為有效。

車手等級分類列表在冊的現役車手可以在賽季的任何時候提出修改申請,考慮到要為下一個年度做準備,最後的截止時間設置在9月15日

委員會將基於收到的最新數據進行相應的調整,修改後的車手等級分類列表最遲將於

11月15日公佈。同時,委員會還將依據參賽年齡或錦標賽的最終結果決定是否同意系列賽組織者提出的重新劃分等級的請求。

已被重新劃定等級、申請重新定級未被接受或是由於年齡原因希望修改等級分類的車手可在新的車手等級分類列表在FIA官網公佈之日起的兩週時間內提出異議

提出異議申請複審時必須提交新的數據或信息。除此之外其他車手提出的複審請求將不予受理。

關於FIA車手等級分類,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Z專題

使用等級分類系統的任何一項系列賽須在賽季結束後提供評定所需的相關信息,賽事推廣方需和負責計時的人員進行良好的溝通和協調以確保數據能夠有效收集

除賽事名稱、組別、車型、比賽成績、圈速等重要信息外,一些其他影響比賽結果的情況,如安全車出動時段、極端天氣等也應當被記錄在內。

使用車手等級分類系統的錦標賽或系列賽如有賽季跨越兩個年度或是比賽持續到年度等級分類複審會議之後的情況,可在賽季結束的三個月內提交變更申請。

確切日期將由委員會與系列賽商議後公佈。委員會將對這些等級分類變更的請求做出最終裁定。變更後的結果適用於下一年度的所有系列賽,也可用於下個賽季的冬季系列賽

任何申請等級變更的車手如在申請中提及有參與此類系列賽的計劃,也將在同時予以核查確認。

任何系列賽的仲裁小組有權就比賽開始後宣佈成績的車手進行臨時等級分類,但須收取費用。16週歲以下車手不在此之列。臨時的等級分類不能代表FIA的等級分類。賽事推廣方需將臨時等級分類情況通過郵件告知車手等級分類委員會。

如委員會未收到足夠的有效數據,將有權在3年後將車手從等級列表中除名。

未進行等級評定的車手不允許參加基於車手等級分類系統的比賽,規則中提到的臨時等級除外。

關於FIA車手等級分類,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Z專題

等級分類依據:
鉑金級(符合以下至少2條):

  • 持有超級駕照。
  • 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的專業組別(LMP1 / LMGTE Pro)中獲勝。
  • 在FIA世界耐力錦標賽的專業組別中獲勝。
  • 作為車廠車手受僱於一家制造商,並擁有與之相匹配的成績。
  • 在下列賽事中取得積分前五名:FIA International F3000、CART / Champcar、IRL、IndyCar或GP2;所有FIA世界錦標賽和世界盃賽 (不包含FIA GT國家杯和FIA賽車運動大會);IMSA P以及FIA電動方程式錦標賽(FE)。
  • 在下列賽事中取得積分前三名:F3國際系列賽(FIA F3、英國/歐洲F3至2011賽季)或主要國際單座錦標賽(如F2、日產世界系列賽、雷諾方程式3.5、超級方程式等)。
  • 在國際V8超級房車錦標賽中獲勝。
  • 在保時捷超級盃賽中獲勝。
  • 在美國勒芒系列賽的專業組別中獲勝。
  • 在IMSA跑車錦標賽的專業組別中獲勝。
  • 符合三項金級標準(包括重複相同條款)。
  • 儘管不符合上述標準,但賽中表現和取得的成績被FIA認可為鉑金級。

金級(符合以下至少1條):

  • 符合鉑金級的任意標準。
  • 在次要的國際單座系列賽(A1 GP、GP3、Renault V6、Superleague、Eurocup FR2.0、Firestone Indy Lights)中取得積分前三名。
  • 在地區或國家級單座系列賽(F3、FR2.0、大西洋方程式錦標賽至2009賽季、歐洲V8 系列賽)中取得積分榜第一。
  • 自2012賽季起參加FIA F2、GP2、GP3、FIA F3或超級方程式系列賽並在一個賽季中至少3次登上領獎臺。
  • 在以下賽事中取得積分前三名:保時捷超級盃 / DTM / Super GT (GT500或GT300) / Stock Car Brasil(2016年起)。
  • 贏得一場主要的國家級保時捷卡雷拉杯、TC Europe、TC2000或BTCC
  • 在國際V8超級房車錦標賽中取得積分前三名。
  • 贏得一場主要的GT系列賽(FIA GT、寶鉑GT系列賽專業組、FIA GT1世界錦標賽、FIA GT3歐洲錦標賽、ADAC GT大師賽、英國GT錦標賽、寶鉑GT亞洲系列賽、GT亞洲賽)或主要的跑車系列賽組別冠軍(ILMC、ELMS、ALMS、亞洲勒芒系列賽、WEC、IMSA跑車錦標賽),車手須低於或處於相同等級;GT4和LMP3組不包括在內。
  • 在賽季大部分比賽中,該車手的平均圈速與同場的金級車手處於同一水平或者更快。
  • 儘管不符合上述標準,但賽中表現和取得的成績被FIA認可為金級。

銀級(符合以下至少1條):

  • 車手年齡在30週歲以下且不符合鉑金級和金級的標準。
  • 在地區或國家級錦標賽亦或是國際系列賽中獲得第一,或贏得一場主要的耐力賽事。
  • 贏得一場非專業車手系列賽冠軍(法拉利挑戰賽、瑪莎拉蒂獎盃賽、蘭博基尼超級盃、保時捷GT3挑戰杯)或者在由廠商舉辦的地區、國家或國際單一製造商低級別系列賽中獲勝(不包括僅限銅級車手參加的系列賽)。
  • 在高級別國際卡丁車賽事中擁有良好表現。
  • 在賽季大部分比賽中,該車手的平均圈速與同場的銀級車手處於同一水平或者更快。
  • 積極參與教練和駕駛指導工作。
  • 儘管不符合上述標準,但賽中表現和取得的成績被FIA認可為銀級。

銅級

  • 賽照首次簽發年齡超過30週歲,且沒有或幾乎沒有單座賽車的駕駛經驗。
  • 任何此前被評定為銀級且年齡超過30週歲的車手未能在比賽中獲得良好的成績且賽中表現顯示其更符合銅級標準。
  • 任何30週歲以下擁有賽照的車手在等級分類的同年沒有參加高級別的國際卡丁車賽事將被認定為銅級。此類車手將在下一個年度自動升為銀級,除非該車手在分類後的首個賽季參賽數少於3場,且圈速表現更接近銅級。

除此之外,規則中還對車手年齡對等級評定的影響及由於傷病原因造成的特殊情況等進行了詳細的規制。

那麼在即將到來的新賽季中,車手們的等級主要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關於FIA車手等級分類,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Z專題

最後,附上最新中國車手等級一覽:

關於FIA車手等級分類,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Z專題

FIA Driver Categorisations Regulations - October 2019

FIA Driver Categorisation – 2020 List

關於FIA車手等級分類,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Z專題

來源:FIA、崢荷賽車(ZMotorsport)

整理:Wendy

做世界賽車行業最優秀的整合者與領導者

關於FIA車手等級分類,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Z專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