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需要注意什麼?有一點很重要:不能把孩子的心給養“窮”了

有這麼一個段子,說是一個孩子對他的爸爸說,希望有一天,他爸爸能夠突然告訴他,其實他是一個富二代,家裡的財產數以億計,結果他的爸爸卻回覆說,自己也在等孩子的爺爺告知這件事呢。

這個段子固然好笑,但在它的背後,也可以看出孩子對於“富有”的渴求。其實孩子並不見得有多麼物質,但是對於物質需求,還是有很高的追求的,尤其是在這個互相攀比的社會,就更是如此。

一個總是在物質方面得不到滿足的孩子,就很容易變得自卑,這對他的成長,自然是不利的。這就引出了今天的話題,那就是關於孩子的“窮養”問題。

窮養需要注意什麼?有一點很重要:不能把孩子的心給養“窮”了

我的一個堂哥,就深信“窮養”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因為他覺得這樣可以鍛鍊孩子。堂哥還時常推出孟子來背書,這位大賢人曾經用很大的篇幅來論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

堂哥覺得,讓孩子過得太舒服了,會讓他的品性變差,長大以後,就很難成功。反之,如果讓他過得清苦一點,就可以讓他得到鍛鍊,從而磨練出優秀的品質,以後就更容易成功了。

抱著這個信念,堂哥的女兒,也即我的小侄女就沒少吃苦。儘管他們家其實並不窮,親戚中間已經算是非常富裕的了,可是堂哥的女兒卻一點也看不出“小公主”的跡象,反而有點“灰姑娘”的感覺。

窮養需要注意什麼?有一點很重要:不能把孩子的心給養“窮”了

外人不識的,還以為家裡很窮呢,至於我們這些知根知底的,就只是難以理解表哥的做法了。換作別人家有一個可愛的女兒,用心打扮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像堂哥那樣整得跟個“後爹”似的呢。

“窮養”究竟是對是錯?如果在大街上提出這個問題,想必會從正反兩個方面各得到一大堆的答案。甚至像堂哥那樣堅定支持窮養的,估計也大有人在,現在很多家庭富裕的孩子,就完全感覺不到自己的家境是有多麼優渥,甚至還會覺得家裡窮。而這正是窮養的一大弊端所在,那就是不但沒有讓孩子的物質得到滿足,反而把他的心也給養“窮”了。

窮養需要注意什麼?有一點很重要:不能把孩子的心給養“窮”了


☞身窮方可救,心窮不可醫

◆窮養導致孩子唯利益化

有句老話說的好,叫做“心窮不可醫”,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心裡“窮”,就會變得唯利益化,做什麼事之前,都會先考慮一遍自己能夠得到的利益。

如果利益足夠多,他就會去做,如果利益很少甚至沒有利益,他就會放棄。然而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又是不能以利益來衡量的,一個唯利益化的人,必然會在其他方面失去很多,尤其是社交方面。

這種唯利益化的習慣,一旦養成,又是很難改變的,也就是所謂的心窮不可醫。如果一定要醫,那往往也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在童年階段,通過適當的手段進行引導,從而讓他們不再過於看重利益。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種辦法已經是無效的了,因為人不可能回到童年。

窮養需要注意什麼?有一點很重要:不能把孩子的心給養“窮”了

◆窮養導致孩子變得自卑

心窮的另一大特徵就是自卑,也就是總把自己擺在很低的位置。堂哥的女兒就是如此,按理說,一個六歲的小姑娘,正是開朗活潑的年紀,可是小侄女平時卻沉默寡言,也不敢在別人面前多表現。

這種自卑的情緒一旦固化下來,就會讓孩子在面對嘗試的時候畏手畏腳,從而失去很多機會。不僅如此,自卑的孩子也更難交到朋友,因為他們連交友的嘗試也不敢去做。

所以說,窮養可能是對的,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來支撐。但另一方面,卻也應該特別注意這個過程中容易產生的問題,要時刻認識到,窮養孩子的目的,是讓他擁有更優良的品格,而不是把孩子的心給養“窮”了。

窮養需要注意什麼?有一點很重要:不能把孩子的心給養“窮”了


☞如何正確地“窮養”

✔要想窮養,請先培養正確的金錢觀念

窮養的前提,是要讓孩子擁有足夠強的金錢意識,並且形成了良好的金錢觀念。父母應該引導孩子,並告知他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比金錢更加重要的,比如親情、友情以及良好的品德等等。

當孩子認識到這些之後,他的物質慾望自然就會降低,相應的,對於這些超脫物質的追求,則會增加。如此一來,窮養才能夠真正培養出他的良好品格。

✔窮養需要有節制

就算真地要窮養,也一定要注意節制。要知道,這裡說的窮,只是相對的窮,而不是讓你的孩子去飽嘗貧窮之苦,否則的話,你的奮鬥與拼搏又有什麼意義呢?孩子的一些基礎物質需求,還是要滿足的,而且應該儘量好地滿足,這樣不但能夠讓孩子的童年過得更快樂,而且也能讓他更安全、健康地成長。否則的話,一味追求窮養,卻不顧孩子的健康與安全,那就很難說是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了。

窮養需要注意什麼?有一點很重要:不能把孩子的心給養“窮”了

✔讓孩子接受“窮養”

窮養的終極目標,自然是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可真想實現它,卻又是非常地困難。事實上,很多被窮養的孩子,一旦得知真相後,往往會不理解父母的做法,甚至產生憎恨的情緒。

一旦如此,他們就會拼命地在物質上補償自己,從而在短時間內養成驕奢淫逸的習性,如此一來,父母所期望的目標自然也就落空了。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往往就是因為父母只知道窮養,卻不懂得教育,沒有及時地培養出他的節儉意識,也沒有讓孩子從心底裡接受“窮養”,而是讓孩子一直處於物質得不到滿足的焦慮和壓抑狀態。

所以在窮養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教導孩子學會節儉,並對物質以及精神這兩種需求有更深的認識,從而讓他們在內心裡接受“窮養”的狀態。如此一來,有一天,當你突然告訴他真相的時候,他也就不會那麼抗拒了。

窮養需要注意什麼?有一點很重要:不能把孩子的心給養“窮”了

窮養不一定是壞事,如果做得好的話,也確實會讓孩子形成一些優良的品格,正如孟子所說的那樣,於憂患中生存,而不是在安樂中滅亡。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也一定要注意節制,並且時刻關注孩子的內心狀態,總之就是,窮養可以,但不能把孩子的心也給養“窮”了!

今日話題:對於窮養,你怎麼看?如果你很有錢的話,是會選擇窮養還是富養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