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如果有人一直是个学霸,在学业上一路过关斩将考上名校的博士,你一定会说:这个人真是个人生赢家。


可是,再强大的人、再成功的赢家,也有软肋。


比如英国女孩Jessica Small的经历,就让人唏嘘: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Jessica Small不仅相貌出众,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伦敦大学学院读完了本科和研究生,又获得了奖学金,前往英国肯特大学读博士。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本以为人生开启了新的旅程,结果让她没想到的是,在这所名校里读书的学生,很多人家庭条件都非常好,家庭条件一般的她显得有点格格不入,甚至经常会被同学嘲笑:

同学都出海游玩过,她没有,同学觉得她没见过世面;

同学家庭条件好,嘲笑她家里没钱让她读私立学校;

最要命的是,她的口音被同学们嘲笑“土”。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就像我们身边有人普通话说的很差,张嘴就是方言,很多人也一定会觉得这个人普通话真差,甚至还在开玩笑的时候模仿一下对方的口音。


这种玩笑,一点都不高级,因为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那个普通话说不好的朋友,多么想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可是从小的生活环境,没有教会他这个本领。

大家的这些嘲笑,让Jessica抬不起头,虽然是名校博士,但却没有自信去应对这些攻击,再加上原本有些自卑且抑郁,最终,Jessica没有逃过这一关,她选择了在公寓上吊自杀。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可能她那些同学会想:只是开个玩笑而已,至于吗?


也可能有很多同学会想:为这点事就自杀,她太脆弱了。


有多少伤人的话和动作,都是以“玩笑”的名义出现的,又有多少受害者在做出反应后,又被扣上了“小心眼”和“脆弱”的帽子。


这不是玩笑,这是暴力,是霸凌,是一个不能用“玩笑”和“脆弱”所能掩盖的残酷真相。


有机构做过一个调查,有多少人经历过霸凌,结果让我们惊讶: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孩子独自在外读书、求学,我们天天盼望孩子平安,不要去危险场所,不要去水库或者河边,过马路注意来往车辆,但却没有教孩子怎么面对霸凌,因为霸凌来的悄无声息,且花样繁多。


到底怎样判断孩子遭受的到底是不是霸凌,又该怎样让孩子对抗霸凌呢?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哪些行为属于霸凌?


1、语言暴力


Jessica遭受的嘲笑,就是语言暴力。在语言暴力中挣扎的孩子,会在嘲笑里失去自信,慢慢瞧不起自己,甚至自卑到抬不起头,永远觉得低人一等。

这种例子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像我们每个人都会做的“起外号”,就是一种。

有根据人的体型起外号的,比如稍微胖一些的孩子,经常会被人起跟“猪”相关的外号。

如果孩子的姓是生僻姓,那一定会收获一堆外号,好听也就罢了,不好听,孩子会一直抬不起头。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这种暴力形式,因为不会对身体造成可见的伤害,所以常常被家长和老师忽略,但它却可以给孩子带来非常持久的伤害,就算毕业后,离开那个环境,孩子对自己的印象可能已经根深蒂固,久久无法找到自信。


2、肢体暴力


像电影《少年的你》中,魏莱和几个“不良青年”殴打陈念,就是典型的肢体暴力。这种暴力方式,也是生活中非常常见且触目惊心的一种。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长期经历肢体暴力的孩子,身体和心理会遭受双重伤害,如果是内向的孩子,可能从此胆小怕事、做事唯唯诺诺。


3、网络暴力


还有网络暴力,也属于暴力的一种。

如果你常看社会新闻下面的留言,你一定会留意到一些唱反调的话。某个社会新闻讲了一个受害者,经常会在下面出现“活该,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样的话。

美国纽约一个17岁的网红少女因为拒绝了一个男生的追求,而被残忍杀害,凶手甚至将尸体照片发到网上。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结果,网友并不是清一色的同情、惋惜,而有很多人表示:这事要怪这个女孩,她如果没有跟这个男生暧昧,让这个男生觉得自己有希望,也不至于被杀害。


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观点

受害者已经无法看到这一切,但她的父母、亲人,正在遭受着网络暴力带来的二次伤害。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还有前两年非常火的一个案子:“神女”王晶晶。


她只不过是因为被同学打碎了一个杯子,就进入到了网络暴力的漩涡里,造谣,从那刻开始从未停止。


有人说她碎掉的杯子值300万,有人说她家里一年赚几个亿,有人说她乱搞对象,甚至在她自杀未遂后有人说她套路老套……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这一切都是在网上发生的,敲敲键盘,就对别人造成了一生的伤害。这种暴力经常来的猝不及防,无法抵抗。


4、性暴力


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形式:性暴力。

《2019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超过3成留守儿童遭受过性暴力对待。

不只是留守儿童,这种暴力形式在我们周围也经常见到,它不仅是身体伤害,口头或者心理暴力,也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大伤害。

比如带有性暗示的玩笑、外号、谣言……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我们不知道哪个威胁会在什么时候来到孩子身边,但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在它们到来时,做出反抗。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怎么面对霸凌?


1、强大的心态


霸凌是一个看不到的敌人,面对敌人,我们首先要教孩子有强大的心态面对,这种心态,可以拆分为自我认知、保持自信。

先看自我认知:


上面提到的“神女”王晶晶的案子里,王晶晶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她被暴力挟持、羞辱,但时间一久,她甚至都陷入一种认知:确实是我有问题。

在多年后,她才慢慢走出,清晰认识到了自己受到的暴力,而将造谣者告上法庭。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我们只知道“三人成虎”,但不知道,原来受害者自己也会相信有“虎”,这种伤害,让人心疼。

而自我认知,就是要让孩子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并不是别人说自己什么,自己就是什么。要对一切不好、不正确的东西有判断力,要在心里跟它们划清界限,不让它们渗透到自己的内心。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他们嘲笑你,是他们的错,你并没有错。”这是一个很难说服自己的道理,但却很重要。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可怜的英国女孩Jessica,她可能会因为同学们嘲笑她的口音而不敢开口说话,宁愿当一个“哑巴”,但其实,在这件事情里,最关键的是“别人嘲笑她”这件事,而不是她的口音。

说话口音“土”,没有错,不必因此而自卑。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再说保持自信:


很多人在遭受暴力后,都会失去自信:觉得自己不行,不堪重用;遇事胆小,不敢尝试。甚至无论做什么,都觉得有人在背后对自己指指点点。

此时,自信心很重要。

在《奇葩说》第六季的一期节目里,“宝岛辩魂”黄执中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孩子在班里演讲,说错了话,同学们哄堂大笑。从这天开始,这个孩子再也不敢发言了,因为怕被嘲笑。

黄执中告诉他,同学笑的,只是你说错话这个事,而不是笑的你这个人。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细细想来,很精彩的道理。就算是老师讲错了话,大家一样可以哄堂大笑,受到过大家“嘲笑”的孩子下一次演讲的很漂亮,大家一样会送来掌声。在这个道理中,自信尤为重要。

不过,演讲跟暴力相比,相差甚远,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自信的重要性。

在任何一起霸凌事件中,施暴方都会有满足感和快感,无论是身体还是语言,都是如此。而面对对方的举动,我们表现出强大自信时,是一种有力回击。

黄执中说的那个孩子,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因为自己的失误而被嘲笑,但一旦当他再次用漂亮的演讲反击回去,之前的嘲笑,就不复存在了。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2、学会鼓励


遭受暴力的孩子,是这个世界最脆弱的人。此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鼓励。

扮演这个“鼓励者”的角色,家长再合适不过。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所谓鼓励,不是一句“加油”这么简单,而是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有闪光点的。

比如有人嘲笑孩子胖,那你就告诉孩子:“其实你比他们要英俊好几倍,胖可以减肥,但你的脸,谁都无法拥有。”

有人嘲笑孩子普通话不好,那你就告诉孩子:“虽然普通话不标准,但你的声音很好听。普通话可以练的跟别人一样标准,但你的声音是别人夺不走的。”

这是鼓励的过程,也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过程。这些闪光点,朋友发现不了,同学发现不了,唯有父母,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独特魅力。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3、勇敢说“不”


很多时候,不管是肢体暴力还是语言暴力,施暴者是心虚的,第一次试探,第二次大胆,第三次,就肆无忌惮。

在这个过程里,要让孩子勇敢的说“不”,让施暴者知道,他的行为,是会遭受反抗的,他的行为,是会被老师和家长知道的,甚至会遭受惩罚。

这种忌惮心理,会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保护。


她因被嘲笑口音“土”而自杀,面对霸凌,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成长,但我们无法决定霸凌是否会找上自己。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霸凌到来前,做好充分应对准备,在霸凌果真到来时,勇敢面对。


(文中配图和资料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