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各代的皇帝們,都以為他們富可敵國,其實也要攢私房錢

大家肯定都以為皇帝是最富有的人,其實不然名義上皇家的財政還是要跟國庫裡的錢分開的。清宮劇裡皇后也是要打理後宮的開支的,這些錢呢基本也是納稅人的錢了,就是老百姓要交的稅金,一部分是要供皇室開銷的。不能國庫裡的錢都給你花了,還有別的公事要幹呢。

各朝各代的皇帝們,都以為他們富可敵國,其實也要攢私房錢

不過因為是老大嘛,乾點什麼事,底下的人也是不好說什麼的。國庫裡的錢有時候能進到皇帝的腰包裡的。當然也是偷偷的,不能讓太多人知道,要是知道皇帝自己的腰包都比整個國庫多,那免不了要被史官們記上一筆的。

各朝各代的皇帝們,都以為他們富可敵國,其實也要攢私房錢

皇帝為了開銷很大,自己有奢華的宮殿,華貴的衣服,琳琅的美食,齊全的下人。後宮的妃嬪也多,皇室的家眷皇子什麼也多,這一切都需要不少的開支。為了這些開支,皇帝只能徵收賦稅。這可苦了老百姓們了。

各朝各代的皇帝們,都以為他們富可敵國,其實也要攢私房錢

就拿西漢舉例吧 ,有一種稅收叫做人頭稅,就是你活著喘氣呢就得給我交稅。而且甚至從三歲開始就要交稅。這個不是交一次就完事了,是要年年都交,成年之後交的更多。那個年代也沒有節育措施,常常孩子很多,孩子多了普通人家是沒有能力負擔稅費的。養活孩子的錢都不知道哪裡找呢,還要交稅。

各朝各代的皇帝們,都以為他們富可敵國,其實也要攢私房錢

於是那時候民間,有很多嬰兒被殺死的事件。試問,什麼的力量能讓自己的父母殺死自己的孩子。真的是活著艱難啊,當時那個社會環境,因為有的稅收項目是要直接歸國庫所有,像什麼鹽鐵了,這種國家經濟項目。皇帝為了自己的金庫能有錢,就得另立名目收錢。

各朝各代的皇帝們,都以為他們富可敵國,其實也要攢私房錢

人頭稅是一樣,還有一樣就是賣官。你沒聽錯,皇帝自己賣官。他有的也就是權力了,可以任命官員,真是有經濟頭腦,用自己手裡的權力變現,因為也不好說別人有錢就搶吧,給你個官做還是可以的。

於是本應通過推舉賢能,政績來選拔的官,你只要有錢也能當上。讓無數有能力為國家做事的人寒了心,也讓一堆無用之人,甚至貪官汙吏敗壞了吏治。皇帝自己經營的生意,官方認證的生意,真是讓人唏噓。

各朝各代的皇帝們,都以為他們富可敵國,其實也要攢私房錢

到了宋代,官方設立了內庫,每年國家的錢都花完了剩下的就放在這裡,做了應急啟動資金什麼的,想著等國家有什麼大旱水災等災難的時候救個急。但是後來可能錢越來越多,就變成皇帝自己的了。底下大臣也不好說什麼,就這樣了。發生災情要用錢的時候,朝廷沒錢了,還要去向皇帝借,借自己的錢,皇帝也很擔心,跟大臣們說,要按時還啊。

各朝各代的皇帝們,都以為他們富可敵國,其實也要攢私房錢

後來還直接下命令,這金庫的賬本不能外傳,誰傳出去就殺了誰。可能金額太多了,皇帝也怕別人對他的生活指指點點,就不讓別人知道他有多少錢。民間傳說,宋代皇帝的金庫有國庫裡的錢的一半。整個國家那麼多人花那些錢,皇帝一個家族就要花掉全國人的一半,真是奢侈的生活。

各朝各代的皇帝們,都以為他們富可敵國,其實也要攢私房錢

到了清朝,皇帝的小金庫就沒了,但是皇帝要錢還是要跟戶部要,為了維持他們龐大的家族開支,財政負擔也是很重,皇帝們又動起了稅收的主意,總之我沒錢,我要活好日子,我就要管你要。沒辦法,我是老大,你能怎麼的,就是這麼橫。

各朝各代的皇帝們,都以為他們富可敵國,其實也要攢私房錢

因為農民已經稅很重了,再加上國家全指著農民勞作呢,不好太剝削,要鬧起動亂來,就動了國之根本,於是皇帝就動起了商人的心思,他們認為,商人不做生產,倒買倒賣,掙的都是不老實的錢,搜刮點也沒什麼。

各朝各代的皇帝們,都以為他們富可敵國,其實也要攢私房錢

完全沒有想過商人運貨旅途上要經歷的勞累,溝通全國貿易做出的貢獻。對商人徵收嚴格的稅收。這嚴重抑制了清代商業的發展,也影響了整個國家的進城。歐洲人都已經把生意做到亞洲了,可是清朝人還是抑制商業發展。這嚴重導致了後來中國近代的衰落。

各朝各代的皇帝們,都以為他們富可敵國,其實也要攢私房錢

皇帝們為了一己之私,為了自己奢侈的生活,出臺各種不合理的稅收措施。給老百姓們帶來生活的負擔,還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可見公正廉潔不僅要在吏治中,皇帝們自己也要檢討下自己。雖然自己是特權階級。但還是要考慮下百姓們的死活。那些貪婪的皇帝們歷史也會記住他的貪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