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選擇了“返傭”,保單沒服務也理所當然


專業的服務從來不是廉價或免費的。


其實,這篇文章我想寫很久了,但是一直沒動筆。因為我知道這篇文章一定會戳到很多人的痛處,也會說出很多專業人士的心聲。

所以,我給這篇文章起了一個誇張的標題:既然選擇了返傭,那麼“活該”你的保單沒服務。實際上,哪止沒服務那麼簡單,還有“活該”你的續期保費交不上,“活該”你的保單被拒賠……

不尊重專業服務,憑什麼享受專業服務?

既然選擇了“返傭”,保單沒服務也理所當然

比特幣硬幣錢

返傭,在我們所認識的保險業中絕對不是一個稀有名詞。不止內地保險業充滿了各種返傭,就連如今的香港保險業也充斥著各種返傭。返傭是違規的,這一點在投保香港保險時要求填寫的《內地人士在港投保人身/壽險保單重要資料聲明書》的第八條中明確有寫:

既然選擇了“返傭”,保單沒服務也理所當然


不過,“返傭”作為一件“兩廂情願”之事,保險公司的態度往往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且一些返傭嚴重的第三方經紀人,或是僅僅拿轉介費而不持牌的“介紹人”,由於他們壓根不是保險公司的員工,保險公司也無從管理。也正是由於保險公司的縱容,滋生了“返傭”的亂象,讓香港保險業也變得有些烏煙瘴氣。

公眾號後臺有很多找我諮詢保險的,諮詢到最後才問:“有沒有返傭?”

我從來都回答說:“沒有返傭,只有專業服務。”


要錢,還是要服務?你的認知層次決定了選擇

雖然我很牴觸“返傭”,但是我理解,“返傭”對於大部分人而言不過是一個決策問題:你是更看重錢,還是更看重後續的專業服務?如果你覺得購買一份保險,保單未來幾十年所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你都可以自己與保險公司溝通搞定,那你就選擇要錢,來節省自己的購買成本;如果你覺得在購買保險的同時,還希望有一位專業的人士能夠幫你料理保單的一切後事,使保單的後續操作能夠效率最大化,那你就選擇專業服務。

往往,一個人的認知層次,與目光是否長遠,才是決定這個選擇的關鍵。

舉個可能“不太恰當”的例子:一位在菜市場上費盡口舌與賣菜小販討價還價的大媽購買了一份保險,在“返傭”與“服務”之間,你認為她會選擇什麼?


答案我想大家應該都不言而喻:對於這樣一位買菜大媽,“錢”在她眼中一定比“服務”更重要,而且從她的認知層次來看,或許根本理解不了“服務”是什麼概念,或者“服務”有多重要。


不過,時代已經開始改變,願意選擇“專業服務”而不是“錢”的人也在慢慢變多。

今天,很多國人(尤其是中產階級)的思維高度已經今非昔比:只關注眼前利益與得失的“小民思想”不再是主流;大多數人不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免費的午餐”,而更願意相信好的商品都是“一分錢,一分貨”;大家開始尊重原創,抵制抄襲,讀到好的原創文章甚至願意“打賞”,以表示感謝……


不看重「專業服務」?你的保單可能面臨風險

我一直強調,購買保險是一項超長期投資,絕不是籤個約就簡簡單單完事的,它涉及未來幾十年方方面面可能出現的問題。因此,選擇一個靠譜的保險中介人非常重要!

以下我所介紹的每一點風險,絕不是為了危言聳聽虛構出來的,而是真真實實存在的。

1. 投保時沒有被督促做好「如實告知」,未來可能會被拒賠

乳腺增生不上報?甲狀腺結節不上報?做過核磁共振也不上報?兩年內不出險保險公司必須賠?很多不負責的中介人並不會督促投保人做好「如實告知」,從而給投保人未來的理賠埋下重大隱患,這是最可怕,也是最令人擔憂的

實際上,對於有點小病史或者小毛病的投保人,即使向保險公司如實告知,也並不會影響承保。大多數情況下,保險公司會要求投保人在港體檢,然後決定是正常承保或是除外承保。體檢是比簽約麻煩得多的一件事,高峰期可能需要排隊很久,有些項目(如尿常規必須錯開經期等)需要在投保人赴港之前就提前準備。

投保人要了返傭,中介人賺不到什麼錢,自然不願意花時間帶投保人體檢,就會建議投保人隱瞞病史。假如在投保時沒有做好如實告知,則相當於是給自己的保單“埋了一顆雷”,未來被保險公司以此為由拒賠,可怪不得別人,誰讓你選擇了要返傭的?


2. 到了保單週年日沒有及時獲得繳費通知,錯過繳費日而導致保單失效


就保險而言,沒有專人跟單的一個主要弊病就是容易錯過繳費期而導致保單失效(此點同樣適用於網銷保險)。保單大多會與房本等“壓箱底”的貴重物品放在一起,很容易被遺忘。還有一些在投保時用了“年齡回溯”的投保人,就更搞不清什麼時候該繳費了。錯過繳費期,保單就會自動失效,想要復效保單就要親自聯繫保險公司並提交表格,很是麻煩。最棘手的是在保單還沒復效之前出險,受保人是根本拿不到賠償的。

雖然是小事,但誰都不能保證會把購買了十幾年的保單時刻掛在心上,因此及時繳費絕對值得大家重視。如果有一位靠譜的中介人,這些問題自然都不必擔心。


3. 面對嚴苛的外匯管制,無法順利繳納續期保費

國內的外匯管制趨嚴,想把錢從境內轉到境外越來越難,沒個值得信賴的人在香港就難上加難了。有些朋友在後臺諮詢我如何繳納續期保費,或是首期保費沒繳全,如何能把剩下的部分補全,其實我特別想說,這些問題你應該問你的中介人,這些都是保險中介人的分內之事啊!不過如果你選擇了要返傭,那你可能都不好意思麻煩人家,人家也一定不會實實在在幫你,畢竟涉及到金錢,這個還是有一定風險的。

你還應該問一下自己,你跑這麼大老遠到香港來買張保單,在香港都沒有個能信得過的人可以幫你照看保單,你心裡踏實嗎?


4. 簽完了約,都不知道自己買了個什麼產品

保險諮詢很簡單嗎?在我看來,這是個很精細的活兒。一個專業的中介人不止要熟知所推薦產品的每一個細節,還要了解市場上很多同類型產品的異同。對於現在市場上一些極不專業、沒受過專業培訓、但靠著高返傭拿下貪小便宜客戶的中介人,自己都一知半解,就去推銷產品,這不是典型的銷售誤導嗎?


香港中介行業會面臨重新洗牌嗎?

在內地火了好幾年的香港保險,受內地嚴苛外匯管制的限制,很明顯已經被綁住了手腳。一旦面臨這種形勢,整個保險中介行業都會重新洗牌,因為資本永遠是向錢看的,哪裡生意好做,資本就流向哪裡。香港保險火過了這一陣子,那些靠高返傭、高轉介費迅速做大市場,不顧風險讓投保人隱瞞病史,把非保證收益吹成保證收益來誘導投保人的賺“快錢”的保險中介公司,一定會在不遠的未來撇下被他們搞亂的市場轉戰其他行業,而那些因為貪圖小便宜而選擇了他們的客戶也最終會成為無人跟單的“受害者”。

最終能在市場留下的,就只有那些想踏踏實實在香港保險業立足,會全心全意為客戶負責的專業保險中介人。


既然選擇了“返傭”,保單沒服務也理所當然

最後,我想到了羅振宇在2016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的一段話:

在一個消費者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世界裡創業,這是2017年的大機會,2017年你等著瞧,一定會出現這樣的企業。它們不會以低價來誘惑市場,因此可以輕鬆地盈利。他們提供你原來用錢也買不到的東西,所以也不存在什麼營銷難題。他們不相信什麼認知、盈餘、共享經濟。扯!

好東西、好服務,就應該掙錢,憑什麼免費分享?專業人員在專業分工中提供專業的服務,其中的佼佼者應該獲得有尊嚴的收入和滿意的利潤。


我衷心希望,每一位購買了香港保險的朋友,都能夠獲得他們所期待的專業服務,而提供這些專業服務的專業保險中介人,也能夠獲得有尊嚴的收入和滿意的利潤。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