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市值,年赚10亿!公牛电器财报有奥秘

近期上市的公牛电器,市值破1000亿。一跃成为国内照明电工应用产品领域第一家市值破千亿的企业。一个做插座、开关的企业,一年竟然能赚十个亿!公牛电器到底做对了什么?

品牌是想得到,渠道是买得到

1995年,返乡创业的阮立平,也选择了做插座生意。当时,NBA正风靡全国,芝加哥公牛队更是如日中天,爱打篮球的阮立平就将公司及品牌也取名为“公牛”。

1000亿市值,年赚10亿!公牛电器财报有奥秘

刚成立之时的公牛,也只是一家只有五个员工的家庭式作坊。但经过20年的发展,公牛集团已经成为插座行业的龙头一哥,其插座和墙壁开关产品已占据了该行业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其中,对产品质量的重视以及在行业内创新性的营销手段,成为公牛集团成功的两个关键因素。

1000亿市值,年赚10亿!公牛电器财报有奥秘

公牛电器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业内有2种解释。

一种解释来自营销界:公牛的成功是“定位的成功”,率先踩中了“安全”这一用户痛点。


公牛电器通过长年累月的营销投入,在消费者心中塑造了一个产品形象:公牛安全插座——注意,这并不是“公牛插座很安全”。前者是一个品类,后者是一个广告。

1000亿市值,年赚10亿!公牛电器财报有奥秘

把卖点包装成一个品类,公牛电器成功地让消费者一想到安全就想到公牛插座,或者是“世界上有两种插座,一种是公牛安全插座,一种是其他插座”。这就无形中抬高了品牌溢价,树立了坚不可摧的品牌形象。

1000亿市值,年赚10亿!公牛电器财报有奥秘

另一种解释:公牛电器采取了与同行不一样的分销渠道设计。

公牛电器与同行都采取了“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策略。但是,与同行倚重专卖店、KA渠道不同,公牛电器是以五金日杂店、办公用品店、超市、建材及灯饰店、数码配件店等小而散的网点为主,线下网点数量可达100万个,是同行的10倍,甚至1000倍以上。


更小、更散的店面,在某些行业意味着溢价能力更低,比如家电、厨卫、珠宝。但是在插线板、开关这个行业,属于生活必需品类,甚至带有一些“应急”属性,最重要的并非店有多大、多豪华,而是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买得到。


庞大的网点规模,全面的网点覆盖,不仅形成了公牛电器“就近购买”的渠道优势,对竞争对手而言也制造了强大的渠道壁垒,形成了绵延的护城河。很多时候,当公牛成为用户最便捷的选择,那么公牛自然而然就成为用户唯一的选择。

1000亿市值,年赚10亿!公牛电器财报有奥秘

同时,公牛电器大力支持经销商在终端投放广告,如店头招牌,店内店外陈列展示和宣传物品,使其形象走进千家万户。

1000亿市值,年赚10亿!公牛电器财报有奥秘

可以说,公牛电器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其流通渠道的多与广。而“价高”的优势,使渠道终端的盈利越发依赖公牛电器的产品,卖得多、卖得贵,盈利就高,有利于形成渠道忠诚度。

公牛为何“牛”

“前有狼,后有虎,中间还有小老鼠。”阮立平曾如此评价插座市场的无序竞争。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公牛是如何拼杀出来,并做到行业龙头的?

1000亿市值,年赚10亿!公牛电器财报有奥秘

1、占据品类第一特性“安全”

“要珍惜品牌,首先要从质量开始,要做不坏的插座!”质量和安全是阮立平创业的初衷。


对于“用不坏”的公牛理念,周围一些同行不以为然:“质量这么好,都用不坏,那产品卖给谁?”


但阮立平坚持走高质量、高价格的差异化路线。公牛产品一问世,就广受欢迎,虽然价格贵了一倍多,但使用安全,质量有保证,公牛逐渐在消费者中建立了口碑。


2、牛奶可乐怎么卖,插座就怎么卖

从一开始,公牛就绕开了商场,建立自己的分销、批发渠道,并不断细化。在全国3000多个县级城市中,有一半的市场做到了县、镇、村三级渠道全覆盖。


而在乡镇农村市场,为了有效提高销售额,公牛匠心独运,对渠道进行现代化升级,从不同类型渠道的分销策略、经销商策略、终端展示推广,到销售团队管理几个方面全面塑造使用现代营销竞争的模式。


各地经销商分别统计好区域内的零售店,把插座放在卡车里,一家一家去派送,“你要我就给你”,而不是“你要就来我这里买”,就像可口可乐的送货员一样。


“牛奶怎么卖,可口可乐怎么卖,插座就怎么卖”,经过3年的渠道合作,公牛插座的销售渠道和网点迅速突破超市、家电卖场、电子城、五金店和小卖店等多种属性的地方,形成50多万个销售点,几千辆汽车分区域穿梭其间。


3、免费刷脸

小产品要大表现,国内企业要国际化表现。在进军海外市场的同时,公牛不断提升品牌形象。


首先从内外包装进行全面升级,“每一个图案都是卖货的,每一个颜色都是卖货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卖货的。产品包装充分体现国际化的品牌视觉和清晰的产品卖点。”


其次是广告。公牛在每一家卖公牛插座的店面广告牌打上公牛的标识,而卖插座的地方大多为五金店。因此公牛积极抢占全国各地五金店,免费安装带有公牛标识的广告牌,打造“有公牛的地方就有五金店,有五金店的地方就有公牛”。


为此,公牛安全插座在全国竖起15万店招,犹如15万个广告牌。成本低,效果好。当人们想买插座的时候,一出门就会注意到“公牛”。


4、公牛制度弥补家庭作坊的“先天不足”

阮立平用“先天不足”来形容自己的企业——带着家庭作坊的基因。


慈溪的插座多是家庭作坊生产模式,为了弱化企业的家族色彩,公牛在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公牛管理制度。


一、组织架构体系,公牛集团现有4个公司,6个中心,包括研发中心、运营中心、财务中心、人力资源中心、采购中心和品牌中心,从劳动用工到反恐安全、从生产到环境都一一正规化。


二、质量管理体系,从方案设计到售后服务,公牛集团拥有190人的品质管理团队,经过超百道的严苛检测程序。


“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阮立平对公牛的管理规范但不僵化,推动着公牛快速成长。

从两万元起家到数十亿年销售额,从小生意到大企业,阮立平和他的公牛心无旁骛地缔造着自己的品牌王国。一些小卖家可能无法做到像公牛插座那样,但我们可以学习公牛插座对产品极致追求、深耕细作的企业精神,把一个单品打造成爆款也能成功,甚至走的更远!


一切为了客户

公牛电器自建品牌,自建渠道,把插座、开关当成快消品进行经营。那么,和快消品企业一样,公牛电器有无通过扶持政策捆绑经销商呢?

1000亿市值,年赚10亿!公牛电器财报有奥秘

这里就涉及到公牛电器招股说明书中的最大秘密:销售折扣

所谓销售折扣,就是公牛电器根据经销商的销售任务完成情况(实际销售额完成度、销售预测准确率等)、市场开发情况(网点开发率、店头招牌等网点资源投放情况)等给予相关折扣,或可称为返点。

而折扣在会计处理上,一般有2种处理方式。

其一为计入销售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毛利率不变,净利率下降。

其二为直接冲减收入。于是毛利率下降,净利率上升。

举一个例子:营收100元,销售成本50元,折扣20元。如果将折扣计入销售费用,毛利率为50/100=50%,净利率为30/100=30%;如果将折扣直接冲抵营收,毛利率为30/80=37.5%,净利率为30/80=37.5%。

公牛电器选择的方式正是直接冲减收入。2015-2017年,公牛集团冲减收入4.26亿元、6.06亿元、8.10亿元。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其毛利下降了5个点左右,净利上升了2个点左右。


更重要的是,销售折扣的存在,让我们得以窥见公牛集团为维持百万销售网点所作出的举措。

1000亿市值,年赚10亿!公牛电器财报有奥秘

事实上,公牛可能是对经销商支持力度最大的一类企业。


比如,公牛电器的实际控制人之一阮立平的配偶潘晓飞,多年来一直向经销商提供个人借款,以保证经销商业务的连续性。仅在2017年,新增的经销商借款本金即高达9500万元,用以向公牛集团采购。


而当借款收回,为避免经销商再次出现资金短缺问题,公牛集团还会给予经销商一定的商业信用支持,对单一经销商授予其经折算月销量任务的80%的商业信用额度,总额不超过1.5亿元。


须知,假设公司实控人的配偶不向经销商借款,那么为稳定已存在资金周转问题的经销商,公牛集团公司本体只能迎难而上,极有可能导致先货后款模式的发生,由此增加公牛集团的应收账款。

1000亿市值,年赚10亿!公牛电器财报有奥秘

无论是先货后款,还是应收账款的增加,一旦有开口就很难合上,势必影响整个经销商体系,最终演化为公牛对下游话语权下降、市场竞争力下滑的财务信号。这对公牛的品牌形象,以及由此带来的溢价能力都是不利的。最终的恶果极有可能就是产品被迫降价,公牛从天上回归地面。


实控人配偶的借款则巧妙地规避了上述问题,公牛集团仍然可以维持强势的先款后货模式,且公司的应收账款不增加,从而不影响财务指标。


不过,借款现象的出现,借由本次招股说明书的发布仍然引来外界质疑。比如,这是否牵涉业务真实性的问题,把存货转移至经销商处藏匿?

1000亿市值,年赚10亿!公牛电器财报有奥秘

近年来,在小米的冲击下,公牛所处行业正处于竞争加剧的环境当中。2015-2017年,公牛集团的存货分别为3.9亿元、4.61亿元和9.63亿元,出现了大幅上涨。尤其是2017年,公司存货同比增加109%,而同期的营收仅增加了35%。

1000亿市值,年赚10亿!公牛电器财报有奥秘

同时,在“新国标”的要求下,直接材料成本上升,公牛集团的毛利率已经从2015年的41.61%下降至2018年第一季度的34.98%。


公牛集团似乎正在结束公司历史上的最高点,来到一个转折的节点上,利用IPO获得未来调整、转型的资金,无疑成为其最明智之选。


左手巨额分红,右手招股募资

2018年9月,公牛集团在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正式启动了A股IPO。然而,尽管公司业绩保持了稳定增长,但因为其IPO前突击分红问题,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质疑。


就在公司正式启动IPO的前三年,公牛集团累计分红金额高达33亿元。其中,2015年分红5亿元,2016年分红5.8亿元。2017年分红更是高达22.5亿元,占当年净利润171.21%。

1000亿市值,年赚10亿!公牛电器财报有奥秘

这种分红金额远超过当年净利润的分红方式,颇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味道。因为在2017年之前,公牛集团由阮立平、阮学平两兄弟100%持股。即便是在2017年引入部分外部股东后,阮氏兄弟所持公牛集团股份仍高达96%。因此,上述33.3亿元的现金分红,有32.5亿元落入了阮立平和阮学平两兄弟的口袋。


根据公牛集团的招股说明书,公司计划从二级市场融资48.8亿进行产能扩张。但公司连续三年大比例分红的做法,早就暴露的公司并不差钱的事实。如此以来,公牛集团又陷入了恶意圈钱的质疑之中。


左手巨额分红,右手招股募资的问题,还只是公牛集团的一个表面问题。作为一家典型的家族性企业,公牛集团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问题,更是引起了监管层与投资者的密切注意。

1000亿市值,年赚10亿!公牛电器财报有奥秘

目前,包括阮立平、阮学平两兄弟及其姐妹阮亚平、阮小平和阮幼平在内的阮氏家族在公牛集团的持股超过97%。此外,阮立平妻子的姐姐潘晓霞、潘晓霞的配偶蔡映峰、以及阮学平妻子姐姐的配偶虞仲灿,也间接持有公牛集团0.061%的股权。


而在更加庞大的家族网络中,不少人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与公牛集团发生着各种业务往来。其中,既有对公牛集团进行供货的配件商,也有从公牛集团采购产品进行销售的经销商。截止到2018年末,公牛集团仍存在63家关联公司,在2018年期间,关联交易金额高达5亿。


尽管遭遇关联交易的质疑,在实际控制人向公司出具了《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之后,公牛集团仍得以顺利过会。随着公司新股申购的成功完成,公牛集团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