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电本质是无人零售?聚美优品如何押中“柜机化”新趋势

使用工具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用机器替代人力则是社会进步的追求。

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人就能用一美分在地铁的自动售货机上买到一块口香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灵活便捷的日本饮料售卖机让其更受欢迎,也普及了自动售货机。

零售商追求着无人销售终端的实现,他们讨厌人力浪费在效率低下的重复工作上。

2017年10月,京东开了首家无人超市,用人脸识别和RFID射频识别替代人工。但是一年后,这股热潮便散去了。无人超市比普通商店所减少的只有收银员这个环节的人力成本,其余补货、整理、清洁、运营照样需要人工进行。后期,无人店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改进,花费的资金比普通商店还多。

相比于无人超市的遇冷,自动售货机演变的“柜机式”无人零售终端却火了起来。

自动售货机被人们称为“24小时营业的微型超市”,它占地体积小,租金成本低,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将单一品类做到极致。“柜机”不仅涵盖了自动售货机的优点,还能延伸到依据自动售货机的支付模式提供相应的服务。例如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在它的“柜机”上,用户可以通过自动售货机的支付模式享用租赁共享充电宝的服务。

为了能够实现设备不断电的愿景,街电开始在吃喝玩乐场景进行全面覆盖。数据统计,街电入驻的酒店门店超过5万个,在50多家品牌连锁影院的6000多家门店放置了足够数量的柜机,无论在地铁、机场、餐厅、酒吧,消费者都能看到街电的身影。

在这些户外场景,各式各样的“柜机”都有生存之道。比如,在电影院附近,迷你KTV如春笋般涌现;在商业中心,娃娃机、盲盒机相伴而生;而在即饮领域,鲜榨橙汁、椰汁贩售柜机逐渐对茶饮店构成威胁,各类创新“柜机”成为都市人新宠。1月8日,瑞幸咖啡推出了“瑞即购”智能无人咖啡机,并表示瑞幸将在办公室、校园、机场、车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和社区等人流量大、人群密集的场所覆盖无人零售终端机。

无论是瑞幸还是街电,“柜机”化已成为未来零售终端的新趋势,无限贴近消费者的优势异常明显。有数据统计,在日本,平均每25人就拥有一台贩卖“柜机”,美国是每50~60人一台,而2019年9月的时候,而我国仅有19万台。“柜机”的前景很远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承载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