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最牛的“學渣”逆襲成“學霸”,是啥樣的?

萬卷書和萬里路


見過。 所謂“學渣”、“學霸”,是人們對在校學生在學習成績低和高(主要是以考試分數數據為界定參數)的片面統稱。這種評價稱謂帶有濃厚的偏見色彩,應該是不妥當的。 評價一個學生,一般的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特別是德和智兩方面的全面而缺一不可的進行科學的、系統的、發展的綜合評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確切而全面的評價學生。 “學渣”、“學霸”,是人們只單純在“智”,也即“學習成績”方面的評價稱謂,忽略了“德”的評價;另一方面也是人們在“智”方面的不均衡評價,比如稱為“學渣”的學生,可能在語數外等學科成績不高,但是他(她)的體育、或者音樂舞蹈等成績比較高。如此等等。 如果進行嚴謹的概念詮釋,“學渣”、“學霸”就是“德”和“智”都很低和高,似乎才是確切。學生是接受教育並健康成長的人生階段和社會角色。學生的可塑性最強。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受教育和成長成才,變化都比較大,不可能固化不變的。被人們稱為“學渣”的,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或者社會教育的正能量影響下,只要有一個正能量的“德”,根據社會形勢發展變化趨勢和自身的成長軌跡,調整好心態和學習方法,經過一番努力,也很快地成為人們眼中的“學霸”。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最後,善意提醒:千萬別輕易對自己或者對別人進行“學渣”或者“學霸”的診斷性評價!



教育研究講座


我說一個我認為比較符合題主問題的例子吧。

十一年前這個孩子高考成績很差,沒有復讀而是上了一所民辦學校的專科。

那個時候說句難聽的,這種學恨不得有分就能上……

師資不用說了,學習環境也不用提了,你沒想象有多差基本上也就那樣了。

但是人家沒放棄,不到沒放棄還突然好學了起來。

所以很容易就專升本了。

升了本之後也沒放棄學習,反而更加用功,結果就考上了一所還不錯的大學的研究生。

研究生畢業後又讀了這所學校的博士。

因為表現優秀就獲得一次出國進修的機會,回來後又讀了清華的博士後。

這算是我見過比較牛的“逆襲”案例了。

其他的也有一些,不過不如這個狠“狠”。

比如我本人小學不能說是絕對的學渣,但是成績是真的比較靠後,但是從初中開始就一路逆襲。

只是大學畢業後真的不想學了就沒繼續讀下去。

時至今日孩子都要小升初了,一直以來有給孩子講過各種事例,但是從不敢對孩子有“逆襲”的想法。

因為一方面是時過境遷,另一方面是逆襲本身是有比較苛刻的條件的,既然我們能夠做得好一些,為何非要去搞這些不可控的?一旦玩脫了,後悔也晚了。

所以,我一直以來的態度都是:我承認有人可以做到逆襲成功,但是並不認為這樣的成功概率有多高。

所以,在有機會的時候抓住才是最重要的。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中考160,花了大價錢上了個民辦高中,高考220,上了個大專學英語專業。考四六級險過都是425,專升本成功,在某銀行當職員,後來自學會計,去新西蘭的大學留學學了註冊會計師。貴在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