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一時爽,但“單著”一點也不爽

大家好,又到週末了。


昨天晚上,慢慢終於從海南歸來,終結了我長達一個月的單身生活。


回家路上,她笑著問我:重回自由的感覺怎麼樣?


我當即飽含深情地吟誦了一首詩:自由誠可貴,生命價更高。若為愛情故,二者皆可拋。


這絕對是真心話。


這一個月,我經歷了小區的疫情隔離,經歷了 “007” 的在家辦公,經歷了每天自制的黑暗三餐,更經歷了心理上無數次的起伏低落。


我有一個想法越來越確定,而且堅定:再也不想“單著”了。


單身一時爽,但“單著”一點也不爽


單身一時爽,但“單著”一點也不爽


請注意,我說的這個詞是“單著”,而不是“單身”


因為在我看來,這兩個詞是有本質區別的。


“單身”是一種狀態,而“單著”是一種心態。


這就像我們學英文時,老師所講的alone和lonely的區別。alone是「獨自一人」的狀態,而lonely是「感覺孤獨」的心態。


現代社會的開放性,大城市的包容度,和年輕人逐漸覺醒的自我意識,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單身生活。


這本是一種自我選擇,無論是主動單身,還是被動單身,只要自己享受單身的狀態,接受單身的利弊,過得自由快活,其他人就不該去評價和揣度什麼。


可這次疫情讓我發現,很多人隔離在家的狀態,並不是“單身”,而是“單著”。


單身一時爽,但“單著”一點也不爽


什麼是“單著”?


比如我,雖然每天也在按時工作按時吃飯按時睡覺,但心裡並沒有充盈感和滿足感。過一會我就想給慢慢打個電話,問問她在幹嘛。或者在家裡對著牆壁說話,生怕自己變成失語症。


我這種情況是“短期單著”,只要另一半迴歸立馬狀態滿格。還有一部分人卻是“長期單著”。


比如我一個男同事,29歲的小夥子,自己住,每天加完班自己回家,就在家裡宅著,打遊戲、看視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到現在他來我們部門已經3年了,還是沒改變。我問過他你自己待著孤單不,他笑笑說:習慣了。我說那你咋不去找個女朋友呢,他又笑笑說:沒找到。


還有我一個表妹,做互聯網的。她媽媽一直擔心她的終身大事,從她來到北京,就催我給她介紹男朋友。我當然也推薦了幾個,可表妹壓根不見也不聯繫。平時她的工作天天996,週末睡到中午,和同樣單身的姐妹們逛個街吃個飯就過去了。


單身一時爽,但“單著”一點也不爽


我之所以把他們這樣的狀態稱之為“單著”,是因為相比活色生香的單身人士,他們的生活裡完全沒有能量可言。


他們的生活質量,處於一個很低的狀態,沒有高潮,沒有低谷,沒有人加入,也沒有人離開。他們自己也會感到孤單寂寞冷,卻並沒有改變的意願和行動。


這樣的“單著 ",一點都不爽。


單身一時爽,但“單著”一點也不爽


“單著” 不爽,為什麼那麼多人還是“單著”?


這和人對舒適區的不捨有關。


人人都喜歡呆在舒適區,雖然老闆們每天狼性高喊:不要停留在舒適區。但真正能從這種放鬆,穩定,可掌控的狀態中走出來的人少之又少。


對待有目標有績效的工作尚且如此,更別提自己的感情生活了。


據我觀察,我身邊“單著”的朋友,平日裡也都是有社交的,但大多是一些“投其所好”的社交,和一些自己熟悉的閨蜜,同學,同事吃吃飯,逛逛街,看看電影。


在這些淺社交中,他們可以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反正身邊都是熟人,大不了撂下一句話:我啥人你還不知道啊!


單身一時爽,但“單著”一點也不爽


這樣的社交的確得到了短暫的愜意,卻沒法獲得與人深度交往所帶來的能量和情緒。

想不“單著", 想擺脫孤獨,卻不願意付出更多的心力,不願意承擔失敗的風險,不願意經歷痛苦煎熬,甚至懶得去琢磨和迎合對方以推進關係。


這是很多人的真實扭曲。


可我們都忘了,只有深度交往才是反觀自我、轉變狀態的唯一良藥。


說人話就是:你自己都不說心裡話,憑啥要求人家姑娘(小夥)和你在一起啊。


單身一時爽,但“單著”一點也不爽


另一個原因,是沒人想妥協。


大家都好像一下子都活明白了,開始懂得了1+1不能小於2的道理。


很多人“單著”的時候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但一想到談個戀愛就要為另一半妥協,結婚後要被孩子家庭所累,買點化妝品還得算來算去,自己會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就不敢邁出那一步了。


還有人在愛情裡受到點小打擊,本想找個伴兒共經風雨,沒想到另一半帶來了太多風雨。遇人不淑一次後,就徹底歇了。


我身邊年紀大的單身男女,更是對自己的擇偶要求決不妥協,理由好像也很有道理:我沒時間來回試了,必須找到一個對的人一步到位。


單身一時爽,但“單著”一點也不爽


可是,感情這個事兒,怎麼可能是精準算出來的,又怎麼可能是對方嚴絲合縫貼合出來的?


我常常想起我年輕的時候,窮小子一個,什麼都沒有,就剩下一顆願意為對方拼命、改變、受再多委屈都無所謂的心了。


所以現在,每當有人和我念叨:我真希望能碰到一個值得我為他改變的人啊!


我都會懟回去:你以為你是誰啊?特朗普麼?連自己都改不了,你還想改變什麼?


單身一時爽,但“單著”一點也不爽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常常被忽視,是很多人以為自己喪失了愛的能力。


很多人“單著”,其實不是因為自身條件差,而是“愛無能”。


也許是因為從小長在一個缺愛的家庭裡,也許因為在上一段感情中消耗了太多的能量,實在“愛不起來”。


這種愛無能,讓他們對愛情缺少信心,對自己缺乏認同,更是喪失了表達愛的能力。


可是,愛的能力從來都是一個人的根本能力,是天生的,雖然容易被消磨,但過程絕非不可逆。


除非你就不想讓它可逆。


單身一時爽,但“單著”一點也不爽


經過這次疫情,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正在意識到,自己對感情的需要更強了,對親密關係的渴望更強烈了,對“單著”的狀態開始抗拒了。


那麼擺在他們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獲得“愛的能力”。


在我看來,愛的能力,是一種給予和付出的能力,也是一種表達和袒露的能力。


中國人總是講究內斂,講究意會,但殊不知,愛情裡最常犯的錯誤的就是,你以為他知道其實他什麼都不知道。


所以,別總怪對方為什麼選了不如你的別人,那是因為,你的一腔衷情,他一無所知啊!


喜歡一個人,就馬上表達;感謝一個人,也馬上表達;哪怕經過這場疫情後,想找個人了,也馬上表達出來。


在我看來,這就是鮮活的 "愛的能力"。


單身一時爽,但“單著”一點也不爽


明天就是3.14白色情人節了。


2月14的時候,正是疫情吃緊之時,快遞沒法發,隔離沒法出門。好多人的情人節也就此歇了。


如今一個月過去了,一切都在慢慢變好,你和你的感情生活也要迎頭趕上啊。


畢竟在現代社會,合適的另一半就像稀有資源一樣珍貴。而這段時間的情感空擋,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我就提醒到這了,剩下的就看你的了。


記得我的話,別再”單著”了。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毯叔盤錢,搜索bigmoneyball,關注我,一起躍遷。


快去對你愛的人說想說的話呀!


想和毯叔近距離接觸,一起聊聊天談談錢

加入【毯叔讀者董事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