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是因為還未遇到足夠對的人

昨天朋友圈裡看了一則新聞,說中國的單身人數,已經達到了2億多,而很多單身女性,主動選擇單身,並提問:”為什麼要結婚?“

而我的轉發這則新聞的單身的女性朋友,調侃地評論了一句:“我終於可以放心了”。

這類女性,很多都有能力”單身並快樂著“。

單身,是因為還未遇到足夠對的人

這幾天有人跟我說了那句很多女生/男生都很珍惜的三個字:“我愛你!”

感激他可以告訴我,特別是在我情緒蠻低落的時候。

不過,聽到這幾個字時,除了感激,沒有激動,更沒有共鳴,於是只好淡淡地回答:謝謝你這樣講。

也許是單身久了,很喜歡現在的這種狀態,而且,本來跑到一個遠離城鎮的北歐農村,佔了一塊蠻大的地盤,遠離人群,就也許說明目前的主要理想狀態,是想靜一靜,跟自己呆一起。也是時間不對?

抑或是因為真的失去了愛的能力?

想想應該兩者都不是。

真實的理由,應該還是感覺人不夠對吧。

我理想的那位,首先應該是智商方面不要與我相差太多。否則在思想層面,我會覺得孤獨。

以前有位男士追求我時,我拒絕的理由是:你連我講話都聽不懂,我們沒有辦法在一起的。而他的回答是:你說簡單一些,我不就可以聽懂了嗎?

另外有一次約會,看電影 “小王子”,覺得整個的故事安排很精彩,裡面有關人生的隱喻,和很多經典的哲理、對話,很讓自己激動。看完之後,很想與一起看電影的人討論,但對方一直沉默。 直到我直接問:“看懂了嗎?” 對方回答:“沒有看懂”,於是只好悲催地結束與這位先生未來的種種可能。

讓思想孤獨,這樣的委屈,是很難去折中接受的。與其要犧牲自己的單身自由,還要同時忍受孤獨,不如一個人的孤獨,來得實在。

即使兩個人沒有辦法完全統一觀點和看法,但至少要可以有討論的可能, 有深度討論的能力,這個要求,不太過分吧?

因為我以往的經驗:兩個人的孤單,並一個人的孤單要來得讓人絕望。

因為其實看電影,並不是為了兩個人買票進去坐那裡幾個小時,之後沉默地各回各家,而真正的目的是,從電影中獲取些許別人故事裡的啟示,並反饋和反思到我們有限的生活中來。

所以討論和反思的能力,會加深對自己和他人生活理解的機會。

與這樣思想層面的人分享生活,大抵會幾無收穫。

是的,情感關係其實也是可以算計的,在得失之間分析權衡。

其次,理想的那位,至少需要自己有些興趣愛好,否則我會很擔心,關係裡只有生活的常規瑣事,會讓人覺得了然無趣,同時將損失自由和空間都考慮在內的話,用經濟學的觀點來看,這個機會損失,實在太大。

作為一個不太年輕的女人,我自認為愛好很多,從各項體育運動到歌劇,到樂器,到文學,到各種男人熱衷的冒險活動,到旅行,到烹飪,都很有熱情,而且在體育方面,很多項目都可以玩得很好,因此,自認為自己算是個有趣的人。

單身,是因為還未遇到足夠對的人

而文初提到的那位先生,除了工作,就是工作。記得我有次迷惑地問過他:“你有沒有想過,退休了以後做些什麼? ” 因為我實在好奇沒有興趣愛好的人,不工作時會怎樣打發時間。他的回答是:“退休後仍然可以工作的啊,我會找事情做的”。 於是對話以我的沉默結束。

其實言語之後的信息是:如果我們在一起,你對美食沒有興趣,對體育沒有興趣,對旅行音樂文學都沒有興趣,那除了做愛,我們還能一起享受其它什麼生活內容呢?

這樣的生活,我想應該會有些窒息和乏味,是我不敢相像的。

至少目前,如果我決定要去做某件事,我沒有必要考慮另一半的日程安排,我還有很大的自由和自主。

所以我在想,很多女性之所以會提問:”為什麼要結婚?“ 其實其本意並非抗拒結婚本身,而是至少我們到目前遇到的男士,還沒有具備可以讓我們結束單身狀態的足夠理由,於是我們主動與被動地,選擇了單身並快樂著。

套用那句情感電視里老掉牙的句子就是:

”她不是不想結婚,只是不想跟你結婚罷了“。

雖然我們在臺風的黑夜裡也會害怕,雖然我們在雨裡站了很多小時冷到發抖就是沒有出租車也沒有那個接自己的他,雖然我們悲傷時只能自己抱抱自己,雖然我們購物完大包小包拽回家感覺手臂快要斷了,雖然有時我們也會擔心孤單終老前景迷茫,但我們還是想堅持在那個對的人來之前,快樂地先做好自己。

不為了孤單而在一起,不為了因人說愛你而在一起,也不會迫於生活和外界的壓力而找個 “正確” 的人在一起,這是對生命負責,也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所以有一天,如果我們終於脫單了,那絕對是因為終於有幸遇到了足夠對的人,對到可以讓自己放棄單身的種種福利,邁進兩個人複雜纏繞的但也許溫暖的關係當中去。

世界上很多事,如果可以簡單地忠實於自己的內在,其實做決定都不會複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