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疫情下的杭州創新樣本,雲棲小鎮舉辦城市數智治理雲峰會

“亞馬遜的蝴蝶偶爾震翅,可能會引起美國的一場龍捲風。”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的“蝴蝶效應”被用於描述微小變化引起的巨大連鎖反應。今年疫情突發,不僅在短期內迸發出大量信息與新需求,從長遠來看,更是深刻影響著各行各業。數據智能,影響尤為明顯與深刻。

3月12日,以“機遇、協同、共享、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雲棲・城市數智治理雲上峰會揭開序幕。峰會由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政府主辦,杭州市西湖區雲棲小鎮管理委員會承辦,36氪協辦,以36氪未來直播間為載體,共吸引近50萬人次在線觀摩,再度掀起數據智能熱潮!

基於雲棲小鎮雲上產業,此次雲上峰會圍繞數據智能協同創新,集結行業大咖、新興“明星”企業、一線投資機構以及政府機構,新觀點、新思維不停湧現,還有云上TED、雲對話、雲簽約等重磅環節。

14天,3家“明星”企業不見面落戶雲棲

還記得2月26日,全國首場雲上峰會“2020中國杭州雲上西湖峰會”嗎?

從2月26日雲上西湖峰會到今天,僅僅14天時間,3家企業不見面就落戶了,於此次雲峰會正式簽約落戶雲棲。簽約企業包括博思廷、行雲創新、佰萬倉。

兩週時間內,精準鏈接、高效落戶,這是屬於雲棲小鎮的雲棲速度!

解讀疫情下的杭州創新樣本,雲棲小鎮舉辦城市數智治理雲峰會

解讀疫情下的杭州創新樣本,雲棲小鎮舉辦城市數智治理雲峰會

企業雲簽約

健康碼、智能診斷、親清在線,疫情下的杭州樣本解讀

評價一場峰會的規格,從主旨演講嘉賓分量可見一斑。

此次雲峰會,邀請阿里雲智能技術總監必達,杭州依圖醫療CEO倪浩,雲仰科技CEO方彥彬,他們從疫情出發,分享健康碼、智慧醫療、親清碼的最新成果。

“紅黃綠”健康碼 正探索走向城市碼

2月11日,杭州市啟動“杭州健康碼”防控措施,“綠碼”成為杭城人進出小區、商店、地鐵等地的重要憑證。此後,健康碼從杭州擴散至浙江省,繼而風行全國,成為各地政府數字化防疫的標配。

“為什麼要做健康碼?疫情期間,我們發現身邊的人都有出門困擾:想辦出門辦證,但不知道如何證明自己是健康的;家裡明明隔離了14天,但每戶只能每2天出門1個人。”談起建“碼”原因,阿里雲智能技術總監必達如是說道。

在必達看來,健康碼是阿里雲和浙江的相互成就。只有紅黃綠三色的健康碼,像紅綠燈一樣,直觀顯示個人是否需要隔離。相比紙質證明,健康碼可以動態反饋信息,準確率與時效性更高。

解讀疫情下的杭州創新樣本,雲棲小鎮舉辦城市數智治理雲峰會

阿里雲智能技術總監 張輝

不過正如屏幕彈幕顯示,大家更關心的是“如何證明自己是健康碼?”“健康碼的背後是哪些大數據算力在支撐?”

必達表示,2018年雙十一期間,阿里雲的“脈衝計算”累計超過1000萬核,相當於10座大型數據中心,已具備對大量數據同時處理的能力。同時,基於城市數據資源平臺,將全域數據融合加工,梳理、處理之後,再統一出口。根據每個城市、省份的發碼規則,最終對個人發出合適的健康碼。

目前,健康碼已不僅僅是一張“電子路證”,而逐漸與健康卡、社保卡陸續打通,往“市民碼”“城市碼”的方向前進。

醫療智能化專業演講,網友刷起“火箭”

如果說,必達的演講從淺入深,講述健康碼的前世今生;那倪浩的TED則更偏學術範兒,以專業的視角解讀醫療智能化。

會上,依圖醫療CEO倪浩帶來了“胸部CT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智能評價系統”。

解讀疫情下的杭州創新樣本,雲棲小鎮舉辦城市數智治理雲峰會

依圖醫療CEO倪浩

倪浩介紹,團隊開發的行業內首款智能評估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AI影像產品,採用創新的人工智能全肺定量分析技術,在2-3秒之內就能完成定量分析,極大提升了精準定量分析的效率。

目前,平臺已在全國範圍內的100多家知名醫院上線,包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四川省腫瘤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等。

依圖醫療精準的疫情智能診斷技術,讓很多疫情一線醫生感慨“太累了,還好有依圖。”

專業演講之後,網友不禁想“刷火箭”:“有刷火箭功能麼?講得挺好的”“AI醫療必須專業”。

極速申報的500元員工租房補貼的技術“基因”

當雲仰科技CEO方彥彬出場時,網友紛紛為他貼上tag“終於來了,那個極速的500塊錢租房補貼!”“板凳搬來,坐等吃500塊錢瓜”。

近日,“親清在線”系統以500塊租房補貼刷屏網絡,不過論其根本,為的還是助力小微企業度過疫情難關。

“從2月20日接到任務,到24日正式投入研發,再到上線運行,雲仰科技的各位員工一直在加班加點、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雲仰科技CEO方彥彬感慨。

解讀疫情下的杭州創新樣本,雲棲小鎮舉辦城市數智治理雲峰會

雲仰科技CEO方彥彬

親清在線系統擁有三大特性,即“0”填報、“0”審批、在線兌付。傳統網上申報,需要大量的資料認證、審核過程繁瑣、審核時間長,網上申報的“便利性”大打折扣。而親情在線完美解決了這些問題。

“雲仰科技基於杭州城市大腦中樞系統,利用政府已有資源來改變審批流程,企業只需正確填寫補貼賬戶等必要信息後,補助資金便可直接打到指定賬戶上。” 方彥彬表示,親清在線上線後,扶持資金最快數秒到賬,獲得大量好評。

雲上對話,構建政府、企業、資本溝通平臺

技術引領變革,如何實現空天地信息大數據協同,加速數據智能、雲產業共生、共榮、共享?如何催動空天信息與數據智能的協作,加快數字孿生技術產業應用與發展?這是企業在數據智能潮中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

解讀疫情下的杭州創新樣本,雲棲小鎮舉辦城市數智治理雲峰會

雲上對話

自設鎮以來,雲棲小鎮著力打造雲生態,聚攏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相關產業、企業,並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此次,峰會特設雲上對話環節,就“疫情下的人工智能場景實踐”“疫情催生的數據協同和未來方向”“雲棲小鎮10家招商引資企業雲對接”三個主題,展開企業、機構、政府等多方溝通對話。

CEO們切磋起來了:場景和技術,到底誰帶動誰?

疫情突發催生出許多全新的應用場景,原本並不被重視AI醫療、智能CT影像、人體實時追蹤等被推向大眾視野,成為新的科技熱點。

細細考量,新技術、新場景的出現無疑是乘著疫情的“東風”而來,這些全新的嘗試是成熟的,還是偽命題?關於新技術、新場景應用的討論在“疫情下的人工智能嘗試與實踐”話題下展開。

剛剛結束TED演講的依圖醫療CEO倪浩接過話題,感慨“新冠某種意義上,是人類遇到的難題”。依圖深入一線,以“胸部CT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智能評價系統”助力醫生快速診斷病症。這雖然是“臨時起意”的,但在醫療領域的快速應用,也意味著AI技術大有可為。

“除了健康碼外,達摩院也做了很多嘗試,比如在線教育、在線辦公,以及在醫療方面,做AI影像診斷、基因檢測等。其實在疫情之前,達摩院有做很多積累工作,所以面對疫情可以及時提供相關產品。”阿里達摩院AI醫療團隊高級算法專家顧斐認為,所有“突然”的果都有“必然”的因在,打好產品基礎,可以更好面對新場景、新市場。

到大地量子創始人兼CEO王馳發表觀點時,他有些謙虛:“相比一線醫護人員,大地量子這樣的空間大數據公司能做的、產生的影響並不多。但是現在已進入後疫情時代,對數據的需求將逐步增大。”

疫情之中,攝像頭成了識別、追蹤、管理人員流動的重要工具。智慧視通就利用攝像頭識別人員是否“帶了口罩”,在新場景下展開新的應用。

中科弘雲CEO楊華認為,攝像頭想要發揮真正效用,得回到雲平臺,通過雲和端自動調用,比如在疫情下識別是否帶口罩,在平時識別車輛、人群移動。

解讀疫情下的杭州創新樣本,雲棲小鎮舉辦城市數智治理雲峰會

雲上對話

“討論這個話題,我覺得早有了標準答案,即兩者是相互驅動的。具體到細分行業會略有差別,公安、安防等成熟領域,以場景驅動技術會更為常見。而到了不成熟的行業,則需要技術驅動,得到更好的產品方案,以實現場景落地。”博思廷CEO王巍說道。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半雲科技CEO宋小波、雲棲智造CEO周公爽的認可。

輪到資本方點評時,天堂硅谷高級合夥人王偉率先發言:“我認為,還是以場景驅動技術為主。像智慧視通,就是典型的場景驅動。疫情過後,形體+半張臉的識別技術,將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普華資本合夥人沈琴華認為,疫情對各行各業產生影響,使復工變得艱難。反過來說,此次疫情也“加速”了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半雲科技的城市大腦就在疫情中發揮巨大作用。

雲峰基金副總裁張思培的觀點,與王巍不謀而合:“行業發展,是場景與技術雙輪驅動的。剛剛珈和科技、千乘探索、雲棲智造都有談到,由於身處空天遙感、智能製造領域,在疫情中發揮的作用有限。沒有了場景,可以先靠技術蓄力,等疫情過後,再發揮動能。”

雲對話:數據協同對於城市智能化非常重要

在“疫情催生的數據協同和未來方向”話題下,來自城市大腦、雲仰科技、華通雲數據等和雲上的零重空間、佰萬倉、行雲創新、航天馭星、飛索航天進行隔空對話。

城市大腦副總經理陸曉紅表示,城市大腦想做的是中樞系統、駕駛艙,同時接入如安防、便捷泊車等其他應用場景。如果協同企業能專注於某一領域,對於城市大腦而言能發揮更好的協同作用。

解讀疫情下的杭州創新樣本,雲棲小鎮舉辦城市數智治理雲峰會

城市大腦副總經理陸曉紅

佰萬倉楊寧則從工業領域出發,思考工業用戶遇到的挑戰:“疫情中,我們發現不少工廠的工人已經復工,但採購人員還不能復工。如何實現兩者的協同?可以說疫情倒逼了工業企業的數字化改革,實現雲上協同。”

在楊寧的思路引導下,航天馭星創始人兼CEO也打開了自己的話匣,就空天領域,給出了關鍵詞“全球化”。

“全球化,可以說是此次疫情的關鍵詞。要實現全球化,首要解決的就是數據的獲取。一般來說,數據獲取有鏈接和終端兩種收集方式。現如今空天一體化已起到一定作用,我們想做的就是通過衛星解決全球溝通問題,讓世界沒有失聯的角落。”

解讀疫情下的杭州創新樣本,雲棲小鎮舉辦城市數智治理雲峰會

雲上對話

會上,零重空間董事長蘭利東、雲仰科技CEO方彥彬、行雲創新CEO吳笛、航天馭星創始人兼CEO趙磊、飛索航天CEO薛孝補等也從行業角度,解讀了數據應用與協同的重要性。

進入點評環節,浙江省創投總裁胡永祥、浙商創投創始合夥人華曄宇、銀杏谷資本合夥人李嶽翰等給予了犀利點評。

“智慧城市管理與城市大腦的設計中,政府擔起了頂層設計作用。在好的頂層設計下,也需要硬件、軟件的超前佈局,比如剛剛提到的健康碼就是。”浙商創投創始人兼合夥人華曄宇說道。

雲上對話10家企業落地服務

自設鎮以來,雲棲小鎮著力打造雲生態,聚攏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相關產業、企業,並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這次雲上峰會,雲棲小鎮再次發力。“雲棲小鎮招商引資雲服務”下,雲棲小鎮產業優勢、創新成果、政府政策一一呈現,線上零接觸、零成本對接,實現企業家和政府高效鏈接。

活動中,博思廷、大地量子、珈和科技、中科弘雲、佰萬倉、行雲創新、航天馭星、飛索航天、銀河航天、千乘探索在線對話。西湖區人才辦、財政局、經信局、科技局、投促局等領導進行雲對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