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製圖大神總結的經驗大全

CAD製圖大神總結的經驗大全

一、基礎部分

在圖形表達時,如果沒有特殊說明,均以毫米為單位。

光滑度確定:工具→選項→顯示-圓弧和圓的平滑度 為20000(注:最大值)。

右鍵功能取消:工具→選項→用戶系統配置→繪圖區域中顯示快捷菜單。

密碼設定:工具→選項→打開和保存→下面的安全選項。

對象捕捉設置:工具→草圖設置→對象捕捉→全部選擇

UCS圖標可見性:視圖→顯示→UCS圖標→(開/關)

相對座標:前面加上@

相對直角座標格式:

@x的變量,Y的變量

相對極座標格式:@長度

角度為與水平正方向所成的角度:水平方向右為“0”度,逆時針為正,順時針為負。

尺寸分兩種:定形尺才和定位尺才。

繪製直線時,U為撤消一步、C為封閉,也可以按CTRL+Z等於撤消到上一次操作。

啟用對象捕捉快捷鍵(F3)

正交模式快捷鍵(F8)

F2鍵為命令行窗口和繪圖窗口相互之間進行切換

AutoCAD對色彩沒有特殊要求

選擇常用的三種方法:

1、從左向右拖動窗口選擇,要框住才能選中

2、以右向左拖動窗口選擇,只要接觸到對象就能選中,包含在其內的也能選中

3、點選 :

(1)在AutoCAD的操作中,一般情況下,鼠標右鍵等同於回車鍵

(2)操作完成後,再按一次右鍵為重複上一次的操作

(3)三鍵鼠標 中間鍵向外滾動為放大窗口,向裡滾動為縮小窗口


二、平面部分(一)

(兩列工具條,除文字、圖塊、多線)

工具欄的操作:繪圖工具欄(等同於繪圖菜單)

直線(L):全稱(line)

在屏幕上指定兩點可畫出一條直線,也可用相對座標或者在正交模式打開的情況下,直接給實際距離,鼠標拖動來控制方向。

構造線(XL):全稱(xline)

H為水平、V為垂直、O為偏移、A為角度、B為等分一個角度。

多段線(PL):全稱(pline)

首先在屏幕上指定一點,然後有相應提示:

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半寬(H)/長度(L)/放棄(U)/寬度(W)】。可根據需要來設置。

其中“圓弧”指定寬度可畫任意角度圓弧;“半寬”指多段線的一半寬度,即如要高線寬為10,則5;“長度”給相應的值,則畫出相應長度的多段線;“放棄”指放棄一次操作;“寬度”指多段線的寬度

多邊形(pol):全稱(polygon)

所繪製多邊形為正多邊形,邊數可以自己設

E:根據邊繪製多邊形。也可根據圓的半徑利用外切和內接來畫正多邊形

矩形(REC):全稱(rectang)

點擊矩形工具後出現下列提示:

指定第一個角點或 【倒角(C)/標高(E)/圓角(F)/厚度(T)/寬度(W)】

其中:

“倒角”是將90度直角的兩條邊割去一點,變成一個斜角;

“標高”是空間上的意義可以在三視圖當中展現出來,標高是相對的;

“圓角”即是將四個直角邊倒成半徑為X的圓角;

“厚度”是空間上的意義,可在Z軸上表現出來;

“寬度”是平面空間的概念,指矩形四邊的寬度。

圓弧(ARC或A): 默認為3點畫圓弧,成弧方向為逆時針,畫優弧半徑給負值。繪圖菜單中有如下選項:

起點、圓心、端點;

起點、圓心、角度;

起點、圓心、長度;

起點、端點、角度;

起點、端點、方向;

起點、端點、半徑;

圓心、起點、端點;

圓心、起點、角度;

圓心、起點、長度;

圓(C):全稱(circle)

默認為圓心半徑【直徑】畫圓,繪圖菜單中有選項:兩點、三點、切切半徑、切切切畫圓。

雲線(revcloud):用來做標記(不重要)

樣條曲線(SPL):全稱(pline)

用左鍵確定各點後,三次回車:第一次斷開,第二次起點切線方向,第三次終點切線方向

橢圓(EL):全稱(ellipse)

不常用。先給長軸的總長,再給短軸的一半;或者以中心畫:長短軸各給一半。

橢圓弧(ellipse):不常用,用來畫橢圓弧。

點(P):全稱(point)

點工具不可以按右鍵確定退出,要想退出只能按ESC鍵。有下列繪製操作:

格式:點樣式

點的大小,相對於屏幕的比例給10%比較合適,外面的圖標相當於多點 ,操作過程中,按 ESC才能退出;

單點:繪圖菜單裡,即點一點就退出;

點的定數等分(DIV):通過點將一個對象等分成N等份;

點的定距等分(ME):將一個對象按多長距離一個點做標記;

閉式路徑的等分,N等分就為N個點。開式路徑的等分,N等分為N—1個點。

注:點的操作不同於其他工具的操作,退出後重覆上一次操作可以回到上次想要的,和其他有聯級菜單的繪圖工具不一樣。

圖案填充(BH):全稱(bhatch)

必須是封閉的對象才能填充。AR開頭,建築上比較多;ANSI,美國國家標準;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標準。(注:一定要點預覽,ESC或右鍵返回)

編輯剖面線: 修改II,第二個圖標;剖面填充後,在沒有分解的情況下,可以特性匹配MA;填充圖案儘量不要分解,以便於編輯。

圖案填充的三種高級設置:外部的意思,點哪個區域,填充哪個區域。(注:忽略填充,往裡面忽略,計算方式為向內計算)

面域(REG):全稱(region)

前提:首尾相連的封閉體引申出點線面體的概念。將一個首尾相連的封閉對象由線框變成一個面,實現線到面的轉換,第一次點會有點慢。

引伸到布爾運算:調出實體編輯。布爾運算的三種形式:並集、差集、交集,只有面域才可以進行布爾運算。

修改工具欄:

刪除(E):全稱(erase)

用來刪除對象,點擊刪除在命令行輸入ALL即是刪除繪圖區域所以對象;默認為刪除被選中對象 。

複製(CO):全稱(copy)

用來複制對象,默認為複製被選對象;指定基點將複製出的對象移動到另一個位置。可給實際尺寸移動:三種情況,只複製一次,多重複複製,距離複製,相對座標複製。

鏡像(MI):全稱(mirror)

用來複制一個和源對象對稱的對象,默認為指定兩點確定一條鏡像線。

特點:對應點垂直平分

mirrtext(鏡像變量控制命令):給1完全鏡像,給0圖形鏡像,文字不鏡像。

偏移(O):全稱(offset)

實現對象的偏移,先給尺寸後偏移,偏移完成後按右鍵退出

陣列(AR):全稱(array)重點內容

實現對象的陣列,有矩形陣列和環形陣列兩種,以對話框的形式提示:

矩形陣列:設置好n行m列,再給出行偏移值和列偏移值,分四個象限;

環形陣列:首先確定好三要素:中心點、項目總數、填充角度,有三個選項 。

移動(M):全稱(move)

實現對象的移動,可給實際尺寸進行操作,引申到夾點的控制 。

旋轉(RO):全稱(rotate)

實現對象的旋轉,參照旋轉和自由旋轉;正交打開以90度為計算。

縮放(SC):全稱(scale)

實現對象的縮放,默認為比例縮放,對象特性的應用改變,R參照的應用。

拉伸(S):全稱(stretch)

必須從右向左選中,而且只能選中局部,選中一個點即對一個點進行操作,選中兩個點即對兩個點進行操作,選中所有點等同於移動工具。分為準確拉伸和隨意拉伸,參照拉伸。

修剪(TR):全稱(trim)

用來修剪對象,操作方法,點擊修剪工具後按一次右鍵確認,再用左鍵去修剪。技巧操作:(一次性修剪)點修剪,選中分界線,確認,輸入F,然後選擇兩點,提出一條直線,被選中,全被修剪;獨立線段不可以修剪。

空間修剪:選擇修剪,按右鍵,輸入P(投影)有兩種選項,N,必須真實相交,U投影到XY平面修剪,V當前視圖投影修剪。

延伸(EX):全稱(extend)

用來延伸一個對象,首先選中延伸邊界,確認再選擇被延伸對象。

打斷於點(BR):全稱(break)

將一個對象打斷於一點,用左鍵選擇對象之後直接用左鍵去點對象,點中的那一點將被作為打斷點,不準確,基本無應用。

打斷(BR):全稱(break)

將一個對象打斷,以兩點打斷,不準確,基本無應用。

倒角(CHA):全稱(chamfer)

將對象的兩條邊各去掉一段距離,有下列提示:

“修剪”模式:當前倒角距離1=0.0000,距離2= 0.0000

選擇第一條直線或 【多段線(P)/距離(D)/角度(A)/修剪(T)/方式(M)/多個(U)】

其中:

“多段線”是指對一個整體對象進行操作,比如矩形,可以一次將四個邊倒去;

“距離”設定倒角的距離,第一條邊和第二條邊;“角度”通過角度來設定倒角;“修剪”確定倒角的模式,是否修剪;

“方式”確定倒角的方式,是以距離倒還是以角度倒;

“多個”如有多個相同倒角時可以使用。

倒圓(F):全稱(fillet)

將對象的兩條邊所成的角度倒成一個圓角,有下列提示:

當前設置:模式=修剪,半徑=0.0000

選擇第一個對象或 【多段線(P)/半徑(R)/修剪(T)/多個(U)】

其中:

“多段線”是指對一個整體對象進行操作,比如矩形,可以一次將四個邊都倒去;“半徑”設定所倒圓角的半徑;

“修剪”設定倒圓模式;

“多個”有多個相同倒圓時可以使用。

分解(X):全稱(explode)

將一個整體對象進行分解成多個獨立對象,即分解成線;如要將實體分解成線要分解兩次,即由體分解成面再由面分解成線。


三、平面部分(二)

模板文件製作(DWT文件)設置繪圖環境後保存。

AUTOCAD圖形制作成圖片的方式:文件/輸出 可選 .wmf/.bmp

2002版本必須把背景變成白色,2004以後無須改變背景顏色。

文字:

單行:DT,單行輸入的時候必須按回車,這種情況下,右鍵不可以等同回車

多行:T或MT(新加工具欄)

字體的選擇:

漢字:宋體、仿宋體 默認字體(txt)一般不常用

推薦使用simplex.shx字體用於標準文字(simplex.shx不認漢字,txt.shx也不認)

工程文字:選中simplex.shx字體選中,勾上大字體,選中gbcbig.shx字體就可輸漢字和數字。

五種特殊符號的輸入:

直徑符號(%%C),正負號(%%P),度數(%%D),%%u%%u 加下劃線,%%O%%O

加上劃線,可以同時加上劃線和下劃線

文字貼面:

文字要傾斜30度,貼面時右面的向右傾斜,上、左面,用向左傾斜

再次輸入時上一次最後輸入的文字將被選中,可以不用理會

圖塊(B,W):全稱(block和WBLOCK)

1、圖塊製作

(1)工具條上的圖標,等同於輸入B,這種方式製作的圖塊只存在於當前的文件中,不能實現圖塊之間的替換,可以通過設計中心CTRL+2來調用。

(2)W來製作圖塊,此圖塊可以放在一個指定的目錄中,可以方便的進行調用,並且可以實現圖塊的相互替換。

2、圖塊的插入:

(1)插入→圖塊,瀏覽,找到圖塊名

(2)minsert可以實現圖塊的陣列插入

3、圖塊的替換,操作步驟:

(1)在命令行輸入-i,回車;

(2)被替換的圖塊名稱=替換的圖塊名稱,回車;

(3)輸入Y,回車,即確認圖塊重定義,實現替換;

(4)按ESC鍵,取消插入圖塊,只實現圖塊替換;

4、屬性的定義:

屬性是依附於圖塊的信息,必須結合圖塊才可以實現自身功能,在插入圖塊時,提示信息輸入。

注:圖塊替換路徑的確定,確定圖塊所放的目錄後,工具/選項/文件/支持工程文件的搜索路徑,點“添加”找到圖塊所存放的目錄。只有搜索目錄滿足要求,才可以實現圖塊替換。

圖塊屬性的定義:

繪圖→塊→定義屬性

如在屏幕上指定點則是以命令的等式顯示屬性的錄入,如插在原點的位置則以對話框的形式提示。

圖塊實例:

補充說明:如果本身文件丟失,想要用備份文件的話,可以直接將備份文件的擴展名名為.dwg即可。

多線(ml):全稱多線編輯(mledit)

建築圖一般分為兩大類:建築施工圖、室內裝飾圖

多線圖標的調入:右擊任何浮動工具條→工具欄→自定義→命令→繪圖→多線

多線寬度的控制,默認寬度是1。因為1的N倍是N。

多線的線條數可以改變:格式,多線樣式繪製建築圖時一般將多線設為三條。

多線的比例的控制,針對牆壁的厚度。一般的比例為:120、240、360、480等。

繪製多線時有一個對齊方式的設定:有三種對齊方式——上、下、無,在繪製的過程中選擇“無”,鼠標以中間為對齊,上和下一般不用。

多線在沒有炸開的情況下不可修剪。(注:炸開之後將無法恢復)

建築牆體畫完整理好之後可將中間線刪除。利用:工具→快速選擇→顏色選擇。

如果通過顏色選不中的話,有兩個原因:第一,顏色代碼給的不正確;第二,多線沒有分解。

建築中門窗的大小:窗戶一般有1.5X1.2X0.12 等;門一般有0.04X0.9X2.0,單位:米)。

還有一種建築圖的畫法:如果你所有的戶型尺寸是去家裡面用尺子量的。那麼先把內牆畫出來,再用偏移去做。

圖層的應用:主要是分配對象

圖層的打開和關閉:所有圖層都可打開或關閉;圖層不顯示、不繪製,但是參加計算。

圖層的凍結:當前層無法凍結,其它圖層均可凍結。

圖層的加鎖:加鎖的圖層無法刪除當中的對象,但可以繪製圖形進去,沒有進行修改的圖形可隨圖層的轉移而改變。

圖層中包含對象就無法刪除。如要刪除除要將圖層中的內容先刪除才可進行刪除。

0圖層無法刪除,定義點圖層無法刪除。當前圖層無法刪除。

圖層的分類:

建築:戶型、傢俱、標註、每個房間

機械:虛線、點劃線、圖形、標註

一般情況下圖層的設置:

繪圖、文字、點劃線、虛線、圖框、標註

注:單線的加載:虛線表示看不到的線、點劃線表示對稱的線、線型比例的調整

注:如想選擇一個圖層的所有對象:工具→快速選擇→圖層

標題欄:小的110,大的180。

行間距給7或8毫米

標題欄內容:設計、製圖、審核、批准、標準化、圖名、比例、圖號、圖幅、視圖等。

AutoCAD中一些輔助功能的使用:

查詢功能:

面積的計算:如是多條線劃的要先用邊界做一個。然後再進行計算。

第一種規則圖形面積的計算:工具→查詢→面積,然後一個點一個點去找。

第二種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計算:工具→查詢→面積,然後輸入“O”。

面積增加減少的計算:先用加的模式去算,再用減的模式去算。

距離:

只能算直線段的距離。

弧的距離的計算:可用特性去查看弧長。還有一種就是“查詢”→“列表顯示”。(注:句柄是計算機內部給的一個代號,沒有相同的)

弧長的標註的表示:一般情況下是人為的在標註上加一個弧形。

質量計算:面域或質量的特性,以毫克為單位進行計算。默認的密度為水的密度來計算

CAL:計算器

點的座標:絕對座標用對象特性去查看即可

時間:可查詢打開文件的時間

自動存盤:工具→選項→打開和保存,命令:savetime。

PE命令的使用(開式路徑)變成整體, 格式 :PE→選擇對象→右鍵J(閉式路徑變成整體)

三種方法:PE 、面域、邊界

AutoCAD中可以加口令:安全選項、狀態、很多項都列出。

Fill(填充是否顯示的系統變量)可以輸入:ON、OFF。

Re (刷新屏幕)

打開文件時是否出現對話框的系統變量(filedia)給“0”時沒有對話框,給“1”時有對話框。

Sketch :徒手線(草圖的意思)

Solid 圖形的奇偶填充:奇數點與奇數點相連。偶數點與偶數點相連 (沒有用途)

Trace:等寬線(應用很少)

Ray:射線

Donut:圓環

Ltscale:線形比例的縮寫(整體線型比例的控制)

Mid:中點的捕捉

CEN:圓心的捕捉

Tan:切點的捕捉等

超級鏈接CTRL+K的應用。插入——超級鏈接 超鏈接可複製。用超鏈接時打開右鍵菜單。

標註:標註比例是平面圖形的重要內容(有標註工具欄)。

線型標註:默認為找第一點再找第二點,可以單擊鼠標右鍵一次出現小方塊之後可以方便標註,所標數據是X的變量和Y的變量。

對齊:所標出的距離是真實的尺寸。

座標:進行座標標註時先要打開正交功能。橫向走標出的座標值是Y軸的座標值(絕對座標值)豎向走標出的座標值是X的座標值(絕對座標值)。(注:座標系原點可以自由變動。)

半徑、直徑:用來標圓和圓弧的半徑和走私。

圓弧:用的最多的是半徑標註。

圓:可用半徑也可用直徑,隨便。

角度:無限長的線無法進行角度標註。

基線標註:必須有一個標註的前提下才能使用;在第一個標註的左側點就以左邊為基點,在第一個標註的右側點就以右側為基點。

連續標註:也要有一個前提。然後是一個一個往後標。

引線:引一條線方便無法標註的尺寸。要想引線做的標註文字的移動不影響引線。畫好引線之後按Esc鍵。

公差:

公差給多少可根據實際經驗或自己查手冊來給。形位公差是形狀、位置公差(注:公差有書專門介紹,可自己買教材回來看),公差無法分解,屬於外部參照類。如要修改可用編輯文字來修改。

圓心標記:在圓心上加一個標記,默認大小為半徑2.5毫米。

傾斜:將標註傾斜,選中之後給傾斜角度

對齊文字:有默認、角度、左、中、右五個選項

樣式:可更改標註的樣式。

標註樣式:

標註樣式對話框首頁上有下列按鈕:

置為當前:將某個標註樣式置為當前。

新建:新建標註樣式。

修改:修改標註樣式選項。修改直接將此圖內所以標註更改

替代:將當前標註樣式中的某些選項替代換成另外的選項。但不更改已標註的對象。

比較:將兩個標註樣式中的選項進行比較。列出不同的選項。(會彈一個對話框。)

點新建按鈕將進入下一個對話框。(裡面的選項卡依次是:新樣式名,指定新新樣式名;基本新式,用將哪種標註樣式為基本樣式;用於,用於所有標註還是……)

填完點繼續將對新的標註樣式進行下一步設置。

點修改和替代進入的下一級對話框是一樣的,選項卡內依次為:

直線和箭頭:此選項卡中將對標註的直線和箭頭的屬性進行更改。

調整:調整標註的一些設置。其重點為:全局比例

主單位:設置標註的單位和標註的精確度。和標註的比例因子(注:比例因子不可隨便更改。)

換算單位:如勾上。會將標註的換算單位顯示出來。(公制毫米和英尺英寸之前換算)

公差:對公差進行設置。一般不用。

注:標註比例的控制:即全局比例的控制。圖框放大N倍,則全局比例就給N倍。

相反如圖框縮小1/N,則全局比例就給面1/N。

公差符號:

公關的公式:

基本:尺寸H公差高度、S上偏差、^下偏差

注:H和S必須是大寫的。

1:1的圖形:H可以設置為1.25-1.5之間。

1:N的圖形:H則設置為1.25N-1.5N之間。

1:N的圖形,全局比例設置為N。相反同樣設置。

只要是準確繪圖,一定要按實際尺寸去繪製,圖框放大N倍能框住圖形,則圖形比例就是1:N。

更新:將標註更新,無應用

更新關聯標註:將有關聯的標註進行更新,無應用

標註線和文字是一個整體,要將標註的文字移動,要將標註分解再進行移動。

或者單獨用文本去輸入。

如標註之後文字堆在一起可將其炸開,然後自己移動調整位置。

在標註中數學中的乘號可用大寫的“X”來代替。


四、正等軸測圖

三視圖:

平面、立面、側面三面相互垂直。

正面做為主視圖,只有確定主視圖後才可以是左視圖。哪個面參數較多則一般就將哪個面定為主視圖,然後是其他視圖。

三視圖結構:

主視圖和俯視圖為長對正

主視圖和左視圖為高平齊

俯視圖與左視圖為寬相等。

中國標準:左視圖放在右面,右視圖放在左面。

圖形一般由四種視圖:

正常的正交視圖、全剖視圖、半剖視圖、局部剖視圖。

圖形表達的兩種畫法:

第一角畫法、第三角畫法

軸測圖:

軸測圖定義:

1、進入軸測圖系統:工具→草圖設置→捕捉與柵格→選擇“等軸測捕捉”。

2、在繪製軸測圖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正交模式打開,偏移和鏡像不能直接用。F5鍵可以在上、右、左面之間進入循環切換。三面共用的點,所形成的拐角點直線之間角度相差120度。三面之間相互垂直,在繪製過程中,要不斷的切換三面,形成三維空間平面立體圖形。

3、軸測圖是通過平面圖形來表達立體結構。軸測圖系統中的圓,必須通過橢圓來繪製,點橢圓圖標後,輸入I,確定圓心,再給半徑,即可繪製等軸側圓。

4、軸側圖倒角可以直接倒,倒圓時必須確定圓角圓心,繪製軸側圓,通過修剪來形成倒圓。

5、軸測圖的標註:對於直線的村注,一般用“對齊”標註,再應用“標註”“——”“傾斜”,點標註後,根據方向輸入正式負30度,形成標註貼面,對於圓和弧的標註,必須自制。

軸測圖的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視圖的看法,西南從45度看)。

軸側圖繪製中的一些技巧:

螺紋的繪製:

爆炸圖的繪製:

軸測圖當中正多邊形的繪製:用點的定數等分去做

軸測圖的倒圓倒角:

AutoCAD的倒圓倒角分三種:平面、軸測、三維

軸測圖的倒角通過D來控制,可以直接倒。

倒圓:不可以直接倒,要用橢圓來做,通過找圓心畫橢圓,然後修剪。

標註做法:標好後,再標註--傾斜正或負30度,圓和橢圓的標註必須用引線去做。

軸測圖是準立體圖形,立體圖形是準軸測圖形。

分解三維圖形:分解兩次,第一次由體分為面,由面再分為線,

準確尺寸軸測圖的繪製:

軸測圖中大圓、小圓的相切,先找切點,畫好之後延伸,然後在連接,找中點,再畫一個就可以了。

一點透視圖、二點透視圖、斜二軸測圖(略)


五、三維部分

UCS:User(用戶)Coordinate(座標)System(系)

WCS:Word(世界)Coordinate(座標)System(系)

UCS類型:

1、原點UCS:可以在不改變X、Y、Z三軸方向的情況下,放置座標系的原點。

2、Z軸矢量UCS:第一點確定的是原點,第二點確定的是Z軸正方向。

3、3點UCS:第一點為原點,第二點為X軸正方向;第三點為Y軸正方向。

4、X/Y/Z軸旋轉UCS:從原點向固定軸正方向看,逆時針為負,順時針為正。旋轉也就是兩根軸同時向第三根軸旋轉相同的角度。

5、面UCS:將X、Y平面快速置於選取的平面上,參考面只能是平面,曲面不能放置UCS。

6、對象UCS:主要是針對X、Y平面而言,也就是以對象來旋轉X、Y平面中的X、Y軸方向;

指XY面在不脫離原面的情況下,XY軸的方向發生變化,點的一點作為X軸正方向,離此點最近的端點為原點。

7、視圖UCS:不論當前UCS的X、Y、Z三根軸方向如何,視圖UCS均可以將X置於水平方向,Y置於垂直方向,這樣可以利用不同文件間視圖的相互統一。

注:在AutoCAD建模中,重要的內容是視圖的空間不斷切換和UCS的靈活應用,主要是實體建模,AutoCAD的曲面建模功能較弱。

三維部分菜單的操作:

視圖:(視圖菜單下有如下視圖)

六個平面視圖:俯視圖、仰視圖、左視圖、右視圖、主視圖(又名前視圖)、後視圖

四個等軸側視圖:西南等軸側視圖、東南等軸側視圖、東北等軸側視圖、西北等軸側視圖,此四個視圖均從45度對角線去看圖形。

照相機視圖:以兩點來定一個視圖;從第一點看向第二點。

實體工具欄:

3個基本體系(長方體、球體、圓柱體)、圓錐體、楔體、圓環的繪製。

拉伸建模:(前提:必須是首尾相連的封閉體)默認操作為給一個高度也可給拉伸角度。拉伸角度是給正值越來越小,給負值越來越大;沿路徑進行拉伸是要和圖形垂直並且只能在X、Y面上進行繪製。例如椅子的製作等。

旋轉建模:有三個參數可選,但是一般不用。

基本操作:以兩點確定一條軸旋轉。

例如,碗的製作、圓桌的繪製等。

剖切:選擇對象之後有如下提示:

指定切面上的第一個點,依照【對象(O)/Z軸(Z)/視圖(V)/XY平面(XY)/YZ平面(YZ)/ZX平面(ZX)/三點(3)】

其中:

“對象”是以一個對象(圓、橢圓、圓弧、二維樣條曲線或二維多段線)來剖切實體;

“Z軸”是以平面Z軸(法向)上的點來剖切實體;

“視圖”是在視圖當中在實體上指定三個點來剖切實體;

“XY平面”以XY平面來剖切實體;

“YZ平面”以YZ平面來剖切實體;

“ZX平面”以ZX平面來剖切實體;

“三點”指定三點確定一個面來剖切實體(三點在一條直線上形成無數個面)

切割:和剖切的操作一樣,不同的是切割不會將實體分割,而是在分割處形成一個平面;等同於截面,只提取截面,而不是真的將物體切開。

干涉:是對兩個對象進行計算,等同於交集,便是不刪除原對象。

著色工具欄:

二維線框:將一個圖形置於二維中以線框顯示

三維線框:將一個圖形在三維視圖中以線框顯示

消隱:將三維線框圖形中看不見的線隱藏

平面著色:在般用在方體,著色平面不光滑

體著色:用的較廣泛,著色平面很光滑

帶邊框平面著色:著色之後帶有邊框

帶邊框體著色:著色之後帶有邊框

並集:將兩個或兩個以上面域合併成一個面域。

差集:前提是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面域;用第二個面域將和第一個面域相交的部分連同第二個面域減去。

交集:將兩個或兩個以上面域所相交的部分保留,其他部分刪除。

位伸面:選擇工具之後,選擇要拉伸的面,可以輸高度或者沿路徑拉伸;兩次右鍵退出。

移動面:可將面進行移動;選擇要移動的面之後進行移動;兩次右鍵退出。

偏移面:面的偏移是正值越來越大,負值越來越小;孔的偏移是負值孔增大,正值孔變小。

刪除面:針對倒圓:倒角,打孔進行操作。

旋轉面:可將面以一根軸旋轉一個指定的角度

傾斜面:指定的第一點為傾斜軸的原點;第一點向第二點傾斜指定角度。

複製面:可將一個面複製出來,複製出來的面可以進行拉伸。

著色面:可將某面的顏色改變,用來做標記。

複製邊:將一條邊進行復制

著色邊:將一條邊進行著色

壓印:就是將實體上壓一條印子,按兩次Esc退出。壓印之後,可對該區域進行操作。

清除:可將壓印的印痕刷掉。

分割:兩個不相交的定體對象要分開可用分割去做。

抽殼:默認操作為將一個實體變成一個箱體,點哪個面則將哪個面刪除,點哪根線將和這條線相關的兩個面刪除,打通→ALL→A參數使用。例如,三通管和四通管的製作。

檢查:檢查對象是否為有效三維實體,基本無應用。

曲面的操作:

二維填充:指定四個點。填充模式:一三點對連,二四點對連。

三維面:指定三點確定一個面。著色之後可看到效果。例如,五角星的繪製。

三維曲面:以對話框形式進行提示,可繪製的曲面有:長方體表面、稜錐面、楔體表面、上半球面、球面、圓錐面、圓環面、下半球面、網格。

邊的操作:將兩個三維面的相交邊隱藏

三維網格:確定幾點成一個面

surftab1、surftab2:三維網格參數的控制,給30以上就可以了,設置旋轉曲面的平滑度。

平移曲面:點路徑的左側向右平移拉伸,點右側向左拉伸。

直紋曲面:用兩根直線或曲線形成一個面。

邊界曲面:必須是四個對象,可形成一個邊界曲面

三維倒角所有選項都不可用了;基面,第一個面倒角的L應用;倒圓(後面參數不可用)三個不同的半徑的倒圓;C的應用鏈的應用:菸灰缸的製作。

三維操作:

三維鏡像:以一個面為參照進行鏡像,默認為利用三點進行鏡像也用的最多。

三維陣列:有兩個選項(矩形陣列、環形陣列)空間的陣列。矩形陣列可形成一個長方體;環形陣列以一根軸進行旋轉。

三維旋轉:用兩點確定一根軸進行旋轉。(例如,椅子的製作。)

對齊:一點對齊,等同對齊移動;兩點對齊,將目標對象與參照對象以兩點為對齊,可選擇是否縮放對象;三點對齊,將目標對象與參照對象以三點進行對齊。

渲染工具欄:(功能較弱)可利用戶型圖進行講解。

重命名:可將一些對象進行重命名。

第五章:打印和高級定製

打印:在模型視圖中打印,打印樣式表的新建:文件→打印→新建→在對話框中進行設置

打印機中基本線寬的設置:激光打印機:紅線:0.2;白線:0.4

佈局打印:視圖菜單第一項,可進行設置。視口工具欄的應用:第一項櫃形視口,第二項多邊型視口,第三項將對象轉換成視口,第四項視口的剪裁。要新建視口,先要將裡面的內容刪除。佈局也可新建。

圖形單位的設定:格式→單位

基準方向為東

厚度:格式—厚度,一般不用;圖形界限:可設製圖紙的大小

狀態欄下的按鈕的功能:

捕捉:針對柵格來定的,基本不用。

柵格:可設置柵格點,捕捉找開時有用,基本不用。

正交:打開時,一般情況下只能繪製水平和垂直的直線。

極軸:可設定角度,基本不用。

對象捕捉:用來捕捉特殊點。用的較廣。

對象追蹤:可顯示特定角度的追蹤。

線寬的設定:不是可取方法,學全用顏色來區分圖形,無須用線寬來進行區分。

導入MAX:在MAX中file—import,選中dwg的文件類型即可。

外部參照:插入→外部參照(大型的公司用的較多,適合整體控制)

OLE對象的使用:

光柵圖像:圖像的調入和修改

autocad安裝目錄

sampledesigncenter:設計中心的使用

點的過濾,相當於提取·X即過濾X

備份文件的使用:將擴展名改為.dwg

工具→選項→打開和保存→安全選項可對文件進行加密保存為2004的格式才有密碼。

展開圖的繪製:將一個圖形展開。

相貫線的繪製:兩實體相交時所共有的線段

透視圖的繪製:

平行線的關係→發散投影→交與一點,可以畫出透視圖

快捷鍵的製作:

格式:快捷鍵字母或數字或兩者組合,*,英文命令的全稱

例如:

1、*lime:表示輸入“1”可繪製直線

2、*circle表示輸入“2”可繪製圓

sj,*mline表示sj可以繪製多線

以上內容的輸入:工具菜單→自定義→編輯自定義文件→程序參數,在此文件中增加以上格式的控制操作文本,設置完成後,關閉AutoCAD,重新打開程序時就可起作用。

文件大小方面:同一圖形,2004的版本畫圖可比2002的版本縮小30%

一些基本尺寸的轉換:

1英寸(1in)=25.4mm

1英尺(1ft)=30.5cm

1碼(1yd)=0.914m

1英里(1mile)=1.61km

1國際海里(1nmile)=1852m

浮動工具條的製作:

用戶定義→用戶定義的按鈕→進行設置即可。

圖標的製作:

任意工具欄→單擊右鍵→自定義→想製作或者想修改某工具的圖標直接點擊一下即可。

上面對於有基礎的朋友們是不是太小case了!

下面,介紹一些CAD製圖中零件圖的技術要求大全。

一般在設計機械零件時都會碰到各種問題,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是零件圖的技術要求,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構!


六、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構

(一)鑄件

鑄件轉折處應有圓角,鑄件設計應有拔模斜度,鑄件的設計要有利於起模,鑄件的設計應合理簡化,鑄件的壁厚要均勻或逐漸過渡。

(二)金屬切削加工

1、倒角、倒圓便於裝配和使用安全。

2、退刀槽、越程槽在零件的臺肩處,為保護加工刀具和刀具方便退出,以及裝配時兩零件表面能緊密接觸,一般在零件上要加工出退刀槽或越程槽。

3、零件上孔的設計應有利於加工與測量。

4、避免零件的加工面在內壁上。

5、零件結構應儘量減少加工面。


七、零件圖的技術要求

(一)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參數

(1)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

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是指取樣長度l(用於判別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徵的一段長度)內,輪廓偏差y(表面輪廓上點至基準線的距離)絕對值的算術平均值。

(2)微觀不平十點高度Rz

在取樣長度內5個最大輪廓峰高的平均值和5個最大輪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3)輪廓最大高度Ry

在取樣長度內,輪廓峰頂線和輪廓谷底線之間的距離即為Ry。

2、表面粗糙度符號、代號及其意義

3、表面粗糙度的標註

標註原則:(1)同一圖樣上,每個表面一般只標註一次表面粗糙度符號、代號,並應注在可見輪廓線、尺寸界線、引出線或它們的延長線上;(2)符號的尖端必須從材料的外部指向零件表面;(3)在圖樣上,表面粗糙度代號中數字的大小和方向必須與圖中尺寸數字的大小和方向一致。

(二)極限與配合

1、互換性概念

在相同規格的一批零件中,不用選擇,不經修配就能裝在機器上,達到規定的性能要求,零件的這種性質就稱為互換性。

2、尺寸與尺寸公差

(1)基本尺寸:由設計確定的尺寸。

(2)實際尺寸:通過測量獲得的尺寸。

(3)極限尺寸:允許零件尺寸變化的兩個界限值稱為極限尺寸。分最大極限尺寸和最小極限尺寸。

(4)尺寸偏差:某一尺寸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稱為尺寸偏差,簡稱偏差。最大極限尺寸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稱為上偏差,孔、軸的上偏差分別用ES和es表示。最小極限尺寸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稱為下偏差,孔、軸的下偏差分別用EI和ei表示。

(5)尺寸公差:允許尺寸的變動量稱為尺寸公差,簡稱公差。

公差=最大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公差是一個沒有正負號的絕對值。

(6)公差帶:由代表上、下偏差的兩條線所限定的一個區域。

公差帶包括了“公差帶大小”與“公差帶位置”。國標規定,公差帶大小和公差帶位置分別由標準公差和基本偏差來確定。

(7)標準公差:由國家標準所列的,用以確定公差帶大小的公差稱為標準公差。用“TI”表示,共分20個等級。

(8)基本偏差:用以確定公差帶相對於零線位置的那個極限偏差稱為基本偏差。它可以是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是指靠近零線的那個偏差。

3、配合

(1)配合及其種類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結合的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係稱為配合。

  1. 間隙配合:具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等於零)的配合。此時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上。
  2. 過盈配合:具有過盈(包括最小過盈等於零)的配合。此時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下。
  3. 過渡配合:可能具有間隙或過盈的配合。此時孔、軸的公差帶重疊。

(2)基準制

  1. 基孔制:基本偏差為一定的孔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軸的公差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基孔制配合中的孔稱為基準孔,其基本偏差代號為H,下偏差EI=0。
  2. 基軸制:基本偏差為一定的軸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基軸制配合中的軸稱為基準軸,其基本偏差代號為h,上偏差es=0。由於孔難加工,一般應優先採用基孔制配合。

(3)配合代號

用孔、軸公差帶代號組合表示,寫成分數形式。例如Φ50H8/f7。Φ50表示孔、軸基本尺寸,H8表示孔的公差帶代號,f7表示軸的公差帶代號,H8/f7表示配合代號。在配合代號中,凡孔的基本偏差為H者,表示基孔制配合,凡軸的基本偏差為h者,表示基軸制配合。

(4)優先和常用配合

(5)孔和軸的極限偏差值

(三)形狀和位置公差

形狀和位置公差簡稱形位公差,是零件要素(點、線、面)的實際形狀和實際位置對理想形狀和理想位置的允許變動量。

1、形位公差的項目和符號

2、形位公差的標註

3、形位公差的公差等級和公差值

4、零件圖上形位公差標註實例讀零件工作圖


八、零件圖的讀圖方法

在零件設計製造、機器安裝、機器的使用和維修及技術革新、技術交流等工作中,常常要讀零件圖。讀零件圖的目的是為了弄清零件圖所表達零件的結構形狀、尺寸和技術要求,以便指導生產和解決有關的技術問題,這就要求工程技術人員必須具有熟練閱讀零件圖的能力。

(一)讀零件圖的基本要求

1、瞭解零件的名稱、用途和材料。

2、分析零件各組成部分的幾何形狀、結構特點及作用。

3、分析零件各部分的定形尺寸和各部分之間的定位尺寸。

4、熟悉零件的各項技術要求。

5、初步確定出零件的製造方法。(在製圖課中可不作此要求)。

(二)讀零件圖的方法和步驟

1、概括瞭解

從標題欄內瞭解零件的名稱、材料、比例等,並瀏覽視圖。可初步得知零件的用途和形體概貌。

2、詳細分析

(1)分析表達方案分析零件圖的視圖佈局,找出主視圖、其它基本視圖和輔助視圖所在的位置。根據剖視、斷面的剖切方法、位置,分析剖視、斷面的表達目的和作用。

(2)分析形體、想出零件的結構形狀這一步是看零件圖的重要環節。先從主視圖出發,聯繫其他視圖、利用投影關係進行分析。一般先採用形體分析法逐個弄清零件各部分的結構形狀。對某些難於看懂的結構,可運用線面分析法進行投影分析,徹底弄清它們的結構形狀和相互位置關係,最後想象出整個零件的結構形狀。在進行這一步分析時,往往還須結合零件結構的功能來進行,使分析更加容易。

(3)分析尺寸先找出零件長、寬、高三個方向的尺寸基準,然後從基準出發,搞清楚哪些是主要尺寸。再用形體分析法找出各部分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在分析中要注意檢查是否有多餘的尺寸和遺漏的尺寸,並檢查尺寸是否符合設計和工藝要求。

(4)分析技術要求分析零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其他技術要求,弄清楚零件的哪些尺寸要求高,哪些尺寸要求低,哪些表面要求高,哪些表面要求低,哪些表面不加工,以便進一步考慮相應的加工方法。

3、歸納總結

綜合前面的分析,把圖形、尺寸和技術要求等全面系統地聯繫起來思索,並參閱相關資料,得出零件的整體結構、尺寸大小、技術要求及零件的作用等完整的概念。

必須指出,在看零件圖的過程中,上述步驟不能把它們機械地分開,往往是參差進行的。另外,對於較複雜的零件圖,往往要參考有關技術資料,如裝配圖,相關零件的零件圖及說明書等,才能完全看懂。對於有些表達不夠理想的零件圖,需要反覆仔細地分析,才能看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