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就是這麼強,兩次物種滅絕都沒讓它消失,全球變暖也拿它沒轍

鱷魚是地球上現存的最古老的物種之一,它們經歷過兩次物種滅絕,一次是6600萬年前讓恐龍在地球上消失的白堊紀晚期大滅絕,第二次是3390萬年前毀滅了大量海洋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始新世小滅絕。在如此大規模的毀滅性力量之下,鱷魚這個物種依然頑強地存活了下來,並持續到現在。

鱷魚就是這麼強,兩次物種滅絕都沒讓它消失,全球變暖也拿它沒轍

研究鱷魚的科學家稱,鱷魚對物種滅絕具有顯著抵抗力的原因還不清楚。先前的研究表明,鱷魚的飲食、水生特性以及幫助們應對惡劣環境條件的行為都是影響它們生存能力的因素。

最近發表在林奈學會生物學雜誌(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鱷魚獨特的生殖生物學可能起到一定作用。按照巴斯大學米爾納進化中心的科學家的說法,鱷魚能夠在大規模滅絕中倖存下來,部分原因可能是它們對養育後代的方式更加親力親為。

鱷魚就是這麼強,兩次物種滅絕都沒讓它消失,全球變暖也拿它沒轍

與海龜相似,鱷魚沒有性染色體。但截然不同的是,海龜的幼體的性別是由孵化溫度決定的。這些物種都有一個臨界溫度,在某個溫度下,雌雄比例大致相等。

對鱷魚來說,環境的溫度越高,幼體發育成雄性的概率就越大。但對海龜來說,情況恰恰相反。如今的全球變暖引起的氣候變化,已經導致一些海龜種群的雌性比例超過了80%,這在未來可能會給它們的種群帶來毀滅性的後果。研究人員想確定氣候變化對鱷魚的物種是否有類似的影響。

鱷魚就是這麼強,兩次物種滅絕都沒讓它消失,全球變暖也拿它沒轍

科學家們分析了來自世界各地20種不同種類鱷魚的數據,以瞭解它們的緯度與各種特徵之間的關係,包括體型和繁殖數據,包括卵質量、產卵量和孵化溫度。他們發現(除了一些明顯的例外),較小的鱷魚種類往往生活在靠近赤道的緯度,而較大的鱷魚種類一般生活在較高緯度的溫帶地區。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發現,與海龜相比,鱷魚孵化溫度的閾值與緯度無關。

雖然海龜由於氣候變化導致的溫度升高而處於極度瀕危狀態,但這項研究表明,由於它們照顧幼崽的方式,鱷魚的彈性可能稍強一些。不管環境條件如何,海龜總是回到同一個海灘築巢產卵,讓它們的幼仔獨自孵化,自食其力。

鱷魚就是這麼強,兩次物種滅絕都沒讓它消失,全球變暖也拿它沒轍

研究人員認為,對於鱷魚來說,地理位置對孵化溫度的影響不如對海龜的影響大。鱷魚媽媽們會仔細選擇築巢地點,將自己生下的蛋埋在腐爛的植被或土壤中,從而使它們免受溫度波動的影響。因為這些行為,科學家們認為鱷魚對全球變暖引起的氣候變化具有較強的抵抗力。畢竟,

然而,即使鱷魚經歷了兩次物種滅絕事件,而且有能力應對全球變暖,但鱷魚仍然受到其他人類活動的威脅,一些種類的鱷魚可能會屈服於地球目前面臨的大規模滅絕。

鱷魚就是這麼強,兩次物種滅絕都沒讓它消失,全球變暖也拿它沒轍

這項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巴斯大學米爾納進化中心(Milner Centre for Evolution)的博士生麗貝卡拉金(Rebecca Lakin)說:“鱷魚是其生態系統中的關鍵物種。它們是最後倖存下來的大型動物,曾經生活在每一個大陸上,並至少持續了2.3億年。”它們對劇烈的氣候變化和棲息地喪失表現出顯著的復原力,然而,半數現存的鱷魚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脊椎動物物種的滅絕速度,很快將等於甚至超過殺死恐龍的大規模滅絕速度。

鱷魚就是這麼強,兩次物種滅絕都沒讓它消失,全球變暖也拿它沒轍

“儘管他們的育兒技能和其他適應能力使他們能夠應對氣候變化,但它們並不能倖免。它們仍然容易受到人類活動引起的威脅,如汙染、河流築壩和盜獵者的殺害等等。氣候變化可能會促使鱷魚遷移到靠近人口稠密地區附近,這會使它們面臨更大的威脅。”

或許對於某些動物而言,人類活動的影響,快比得上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影響了,至少對於鱷魚是這樣的……

鱷魚就是這麼強,兩次物種滅絕都沒讓它消失,全球變暖也拿它沒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