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被殺是功高震主,還是歷史潮流

在這歷史的長河中,不論是現在還是古代都是人才輩出,有著很多偉大的人。而有位人物更是被稱為兵仙,在眾多戰績中無一敗。但是他最後的結果卻非常的悽慘,這個人就是韓信!要知道韓信的成名之路也是非常的困難,而在成為了將軍之後,對自家的主公也是忠心耿耿,只可惜,死在了婦人的亂語中。

韓信被殺是功高震主,還是歷史潮流

韓信是位非常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被外界稱之為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出身於貧寒家庭,後藉由秦末的農民起義開始了從軍之路,最初投奔於項羽,但未受到項羽的重用。後來在蕭何的再三舉薦之下,開始正式加入到劉邦陣營之中,某種程度上來說,蕭何算得上是韓信的伯樂。

韓信被殺是功高震主,還是歷史潮流

後來在韓信等人的助力之下,劉邦完成了統一的偉業,韓信作為開國功臣自然獲得了豐厚的賞賜,一時之間名利與地位雙收,可是韓信似乎卻不滿足於此。當劉邦帶兵討伐項羽時,陷入到了項羽的圈內,於是劉邦就向韓信發出信息,希望韓信速速帶兵前往支援。韓信趁著劉邦面臨危險的時候,向劉邦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想讓他出兵可以,但是必須封他為齊王。

韓信被殺是功高震主,還是歷史潮流

劉邦雖然同意了韓信的要求,但是在內心深處已經開始對韓信有了戒備之心,以至於後來蕭何向呂后獻策殺掉韓信,劉邦也只是保持默許的狀態,並沒有幫韓信說話。

韓信被殺是功高震主,還是歷史潮流

韓信幻想自己得到分封稱王,其實就他的時代而言,並不是非常蠢的事。不過,韓信作為第一有這種想法的人,給後世所有有這種想法的敲響警鐘。基本上君臣猜忌的戲碼都會引出他做例子。其次,呂后殺韓信,劉邦卻想留韓信成為呂后的威脅,這個萬不能認同。整個天下是劉邦打的,呂后再怎麼牛逼也不可能揹著劉邦去搞劉邦最重要的軍事大臣。我認為是劉邦不好出手,然後借刀殺人,默認讓呂后去做這件事情。

韓信被殺是功高震主,還是歷史潮流

韓信被殺其實主要還是違逆了歷史潮流,功高震主,能力太強等因素也有但不是主要因素。秦漢的發展趨勢從某方面來講,是從分封制向郡縣制的轉變。秦直接全國推行郡縣,結果被六國貴族覆滅。漢朝則是分封郡縣並存,而且從一開始的異姓王一堆,到後面非劉姓不能王,接著七國之亂,推恩令等一系列操作才使郡縣制成為主流。項羽維護的是分封制,個人目標是成為類似春秋五霸,或商周天子之類的角色。而劉邦的目標則是類似始皇帝的大一統王朝的皇帝。韓信追求顯露自身才華,但最終追求的是類似齊楚秦燕之類的諸侯之位,維護的也是分封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