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企業“關稅”與運行效率淺談

 空壓機之類的工業企業,其運行效率往往與“關稅”密切相關,關稅高者,運行效率低,成本大;反之,則效率高、成本低。

  在此處,“關稅”是兩個意思,第一重是指通常意義上的“關稅”也即空壓機產品在進行進出口貿易時,海關向進出口商所徵收的稅收。

  第二重意思也是本文重點討論的主題,指一個公司由於業務發展需要而設立的部門或事業部之間,因部門客觀利益而設立或人員主觀因素原因或其它因素形成的阻礙公司事務有序推進與發展的“稅收”。這些“稅收”包含不適宜的制度、流程、人員的素質、企業文化混亂和無形的主觀不配合等,用流行的話來概括最恰當,即“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這些應當被發現、取消和廢除的“關稅”,是阻礙很多空壓機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因素之一。

  先來看看歷史,德意志邦聯(即現在的德國)在18世紀是由三十六個邦國成員組成,各幫國之間設立了重重關卡並收取繁重的關稅,從柏林到瑞士,現在不過幾個小時的時間,但在19世紀卻要經過10個邦國,辦10次手續,換10次貨幣,交10次關稅,沿途繳納的關稅甚至超過了所運貨物的價值,這些關稅嚴重阻礙了內部貿易,另一方面也阻礙著德國經濟的發展和德國產品的競爭力。

壓縮機企業“關稅”與運行效率淺談

  李斯特認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是古典經濟學的懷疑論者和批判者,是德國曆史學派的先驅者。其以具體行動力促成德意志關稅同盟,廢除各邦關稅,使德國經濟獲得統一,並對後世德國的統一產生影響),如果當時落後的德國要發展,要達到當時發達國工業國家的水平,就必須消除這些內部關稅,為德國經濟的發展和提高國際競爭力創造可能。他的主張在後來者“俾斯麥”的手中變成了現實,實現了德國大一統。我們國家也是在秦帝國統一“度量衡”之後,才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統一。這些歷史足以證明,因維護個人利益和標準的不同所形成的“關稅”,是阻礙國家統一與經濟發展的核心因素。

  辦公室的格局可以體現出一家公司的“關稅”與“效率”。現在很多公司的辦公室佈置是按部門分別設置獨立辦公室,什麼老總辦公室、服務辦公室、銷售辦公室、財務辦公室、行政辦公室等,甚至部門內部還會分很多獨立的辦公室,如服務一部、服務二部、銷售一部、銷售二部等。各部門之間只能通過串門、開會或電話的方式進行溝通,或只能通過下班後的KTV、吃飯喝酒、喝茶等娛樂活動來進行溝通。當遇到需要跨部門協調或配合的工作任務時,沒有更高層的強力推進,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為這些獨立辦公室的設置本來就在物理空間上形成了一道“關稅”,你要找辦事就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財力,才能讓我看到你的誠意,我才協助或給你辦。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很多高科技或快速發展的企業採用了敞開式辦公室模式,不再設置獨立辦公室,不管是老總、服務、銷售還是行政(財務按公司法要求,必須獨立辦公室)都在一個辦公室辦公,大家相互之間只要一轉身、一側臉即可進行有效溝通與協商,大大降低了溝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有些公司是“形散神不散”,辦公室雖然敞開了,但各部門間依然是“關稅”重重。這就是“企業文化混亂”所致,公司上下沒有形成統一的價值觀、使命感或者乾脆沒有即“只看老闆下菜”——即老闆喜歡什麼就做什麼(這點還好,能主動工作),老闆吩咐什麼就做什麼,其他人的要求,一概不理。同時,在一個公司內部形成各種小的(或一個人或幾個人)利益團體,為維護自己的利益,相互排斥和不配合,不斷推高溝通與合作成本,導致“隱形關稅”的形成。

壓縮機企業“關稅”與運行效率淺談

  雖“無規矩不成方圓”,但一些不合時宜的制度與流程也是橫在企業發展道路上的一道道“關稅”。比如審批制度,有些公司小到一顆螺絲釘的購買都要更高層人員的審批,否則不予報銷和結算。而高層人員今天不是在北京,就是在上海,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去開會的路上,無暇顧及到這麼多具體的事務,使應該可以最快解決的問題因一個審批不到位,而拖上10天半個月,導致更大的問題發生和嚴重的經濟與聲譽損失。可審批制度與流程就是這樣,致使企業運營效率低下。好在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有很多移動辦公系統,可以解決物理距離“關稅”,但主觀意識的問題能解決嗎?

  不良的人員素質(素質是指客觀的技術素質和主觀能動素質)也是企業發展道路上的一道“隱形關稅”。本來企業制定了有前景的發展與實施計劃,可人員能力與素質無法跟上,或無法按時完成計劃與實現目標,無形中給計劃增加了成本。再具體到某一件工作上,一位素質高的人才,會又快又好的處理好,而素質差的人則會花更多的時間、更高的成本才能完成,完成的質量也不是最好的,這樣就給企業帶來無形成本的增加,這些被增加的成本也是“關稅”。

  當今世界,為了給人們更好的生活條件和水平,國與國之間不斷的通過各種協議與措施如WTO、一帶一路、歐盟經濟體、金磚國家等,來降低“關稅”,達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作為企業主或管理者,不也當學習這樣的方式,去不斷降低企業內部的“關稅”,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嗎?

  對於一家節能服務型公司的管理者來說,要善於(通過自查或管理顧問的方式)發現企業的“關稅”,然後,儘快採取措施,將其降到最低或消除,以提高企業效率。如,設定招聘標準從源頭提高人員素質;與員工談心或主動收聽員工抱怨,找到同事間、制度與流程上“關稅”;審視並塑造積極向上的,互幫互助的企業文化,培養員工把同事當“客戶”的意識;不斷優化辦事流程和規範交流要件,以提高上下工序間的交換效率,像生產線上一樣,上一道工序必須為下一道工序做好準備。

壓縮機企業“關稅”與運行效率淺談

  注:本文關於“關稅”的相關歷史故事,來源於《大國崛起》紀錄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