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王后瑪麗在被處決時,為何要向劊子手道歉?

文史磚家




有些人,也許奢靡無度,但卻禮儀周全,法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就是這麼一個人。

在38歲時,瑪麗王后和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臺,無意中,瑪麗踩到了行刑人的腳,於是王后歉意地說道:“對不起,你知道,我不是故意的。”臨死了,還能保持如此禮儀,看來禮儀是深入到了她的骨髓裡。

瑪麗王后出身顯赫,注重禮儀



瑪麗王后出身非常高貴,她母親是奧地利“女皇”,父親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哥哥是奧地利皇帝(接了母親的班)。

作為王宮出生的小姐,從小的教育裡,必不可少的一堂客就是“禮儀課”。眾所周知,禮儀程序眾多,而且又非常注重的地方,那一定是王宮。因此,可以說,從瑪麗王后記事起,接觸的都是王公貴族,那種碰了別人就道歉的禮儀,是刻在骨子裡的。

因此,當瑪麗王后碰到劊子手的腳時,下意識的說出了“對不起”,這是長期講究禮儀的一個固定習慣。

講究禮儀的瑪麗王后,是封建禮教的堅定守衛者



瑪麗王后的思維因為宮廷文化影響,早已固化,對於社會上發生的變化,基本持以反對。從14歲嫁給法國路易十六,瑪麗王后在政治上基本沒什麼建樹,但卻熱衷於開展宮廷舞會,修建花園,這些都是明顯的享樂主義。

由於瑪麗王后的奢侈,王宮的開支巨大,因此被人私下稱為“赤字夫人”。但她卻沒什麼明顯的感覺。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開始後,她沒有仔細輔佐皇帝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進而找到對策,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她的高傲,並且固執地執行老一套。



路易十六在瑪麗支持下,乾脆利落地拒絕了民眾提出的廢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權的要求,沒有任何緩兵之計,沒有任何改變,這讓路易十六和瑪麗徹底站在了民眾的對立面。

大革命風風火火,舊王朝很顯然抵抗不住,於是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開始逃跑,但逃跑並沒有成功,1792年,沒跑成功的瑪麗王后,又把國內消息悄悄傳送給了奧地利當國王的哥哥,當時的奧地利和法國正在開戰,這一行為基本等於賣國,於是,在1792年8月10日,爆發了巴黎人民起義,民眾徹底推翻了君主制。

隨後,瑪麗王后和路易十六被關押了起來。1793年10月的某一天,兩人被判處死刑,被推上了斷頭臺,當天就發生了瑪麗王后踩了“劊子手”後道歉的事情。瑪麗王后儘管很有禮貌,但還是沒有逃脫被殺的命運。



禮儀,有些時候反映著一個人的習慣、修養、素質,但,禮儀掌握的多少和深淺同治理國家實在沒什麼大的關係,真正的禮儀應該是“會變通”,“能適應”,“不固執”,“順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