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HTC發佈一款運行安卓的iPhone 6s

一直以來,HTC都是一個很矛盾的公司。它能夠成為市場設計典範,他同樣也能夠成為最成功的的抄襲者。天使與魔鬼的結合,這可能是對這個矛盾體的最好詮釋。

2015年,HTC親手用HTC One M9毀掉了自HTC One M7開始辛苦積攢了兩年的口碑。為了挽救市場和銷量,HTC做出了自成立以來最為愚蠢的決定:抄襲iPhone 6s。


那年,HTC發佈一款運行安卓的iPhone 6s

現在來回顧這件事,真是充滿了愚昧與荒唐。

一場HTC主導的黑色幽默

2015年10月20日,在經歷了上半年HTC One M9帶來的黑暗後,HTC在紐約發佈了HTC One A9。和預料中的一樣,市場對於這款來自於HTC的貼牌iPhone 6s充滿了敵意。主流媒體破天荒的達成了觀點一致:一致的認為這是一款抄襲之作。最為激烈的言辭莫過於那一句:這是自Galaxy S抄襲iPhone以來,最為明目張膽的一次複製。


那年,HTC發佈一款運行安卓的iPhone 6s

從某個角度來看,媒體只是消費者言論的一種發聲筒,但是反過來發聲筒也會影響輿論走向,這也就是傳播學中所說到的沉默的螺旋,對於支持者來說一旦發現,自身所支持的觀點過於小眾了,這部分人也就成為了市場中那部分沉默的人群。這對於一家企業發展,乃至於一家企業的生存都是極為不利的。


那年,HTC發佈一款運行安卓的iPhone 6s

手機市場上的手機ID相互借鑑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物質決定意識,再奇妙的靈感也是來源於現實中的產品設計。也許明白的人會說iPhone才是那個抄襲者。可是,媒體和消費者並不是HTC想象中的那個極客,不是所有人都會知道這樣的設計來源於2013年的HTC One M7,也不是所有人都會知道HTC才是那個原創者。消費者作為群體的一部分,對於外觀引起的反映遠大於理論數據所引起的反映。之所以這樣說,那是因為消費者只會承認自己所看到的東西。iPhone6s甚至是iPhone6就是要早於HTC One A9,所以HTC就是哪一個令人不齒的抄襲者。

這就是一個貼牌iPhone 6s

擁有圓形Home鍵就是iPhone

HTC One A9正面和iPhone最大的兩個區別就是多了一個HTC的logo和橢圓的Home鍵,其餘再無差異。


那年,HTC發佈一款運行安卓的iPhone 6s

屏幕方面,HTC One A9使用了一塊5英寸AMOLED屏幕,分辨率為1080P,像素密度為443ppi。作為LCD屏的忠實擁蹩,HTC竟然在被三星坑了五年後重新在HTC One A9上使用了三星的AMOLED屏幕,反正這個決策沒看懂。也許是1080P的AMOLED便宜可以壓縮成本吧。這塊屏幕最大的問題就是,發黃。不可控制的發黃,即使屏幕色溫調節至最冷,依舊發黃。

正面HTC還使用了像素為400萬的祖傳Ultra Pixel攝像頭。不過不得不說,這個攝像頭作為放在前置作為副攝像頭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那年,HTC發佈一款運行安卓的iPhone 6s

同樣,HTC One A9還保留了祖傳技藝:長下巴。從圖片中可以數出,HTC One A9竟然有四層下巴。強行加上品牌logo這也是HTC的特殊癖好。


那年,HTC發佈一款運行安卓的iPhone 6s

HTC還有一個逼死強迫症的愛好:各種按鍵開孔就是不居中。

不僅光線傳感器、攝像頭、聽筒不在同一條線上正面攝像頭和聽筒不在同一水平線上,而且Home鍵不在下巴的上下居中位置,甚至是底部揚聲器、microUSB、麥克風、3.5mm耳機插口也沒有在一條水平線上。現在想想,HTC的設計師可能是和錢過不去。

背面還是熟悉的配方:後頭醜


那年,HTC發佈一款運行安卓的iPhone 6s

可能是為了增加與iPhone 6s的區分度,HTC One A9將攝像頭移到了頂部的居中位置。不得不說,這顆1300萬像素的攝像頭放在頂部正中間的位置實在有點礙眼。設計思路和HTC One M7之前的機型簡直一模一樣,通通都是後頭醜的設計路線。


可能是為了更好的製造話題

作為一家廠商,作為一個老牌手機廠商,作為一個常年混跡於歐美市場的廠商,難道不比我們清楚創新的重要性嗎?答案是否定的。HTC One A9並不會是人們口中對於iPhone6抄襲HTC One M7的一個反擊。HTC對於HTC One A9所產生的市場反應預估是再清楚不過的了。而且如此的相似設計並不會為HTC帶來太好的口碑。但是HTC為什麼還要一意孤行呢?

那年,HTC發佈一款運行安卓的iPhone 6s


其實答案也是很容易看出來的。作為一家掙扎在市場邊緣的企業來說。製造爭議話題是一個廉價卻富有成效的營銷手段,縱觀如今的中國手機市場,混得風生水起的廠家哪一個不是靠製造話題起家?

顯然,HTC也想複製這樣的手段。不過憨厚正直的外企怎麼可能會精明得過常年在國內市場打拼的本土廠商?HTC這一招也只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昏招。


那年,HTC發佈一款運行安卓的iPhone 6s

HTC One A9首發選擇在了重視專利與創新的歐美市場。顯然,HTC想在歐美市場通過類iPhone設計引起話題從而獲得市場的做法是不會奏效的。在歐美市場,iPhone的售價並不像在國內那樣高昂,既然沒有了價格的阻礙,歐美消費者為什麼要買一臺Android系統的iPhone,而不是買一臺設計更精美,做工更細緻的iPhone呢?


那年,HTC發佈一款運行安卓的iPhone 6s

HTC的失敗策略,引起的只會是消費者對於HTC設計能力的嚴重質疑。如果放在國內市場,也許會有一定銷量。無力負擔iPhone售價而又喜歡iPhone設計的消費者可能會選擇考慮HTC One A9。

這種左手打右手的市場戰略HTC也不是第一次幹了。作為一家自主能力不夠強,沒有政策保護的外企,售價又是一道攔路虎。HTC One A9國內起售價2799。向下,拼不贏以性價比著稱的本土廠家。向上,則又會衝擊HTC自己的產品線。


那年,HTC發佈一款運行安卓的iPhone 6s

2015年年初HTC在國外發布HTC One M9之後,隨即HTC在國內發佈了HTC One M9+,這樣的市場戰略從當時來看就是一個錯誤的選項。如今事實也證明了這是一個巨大的決策性失誤。更為令人不解的是,HTC還發布了HTC One M9的低配版本,起售價在2700左右。這種策略指導下的HTC又有什麼理由不消失呢?

如果說蘋果是一個藝術家,三星是一個營銷大師,那麼HTC則只是一個抓住了機遇的平庸商人。




手機考古系列還在進行中,這是第六篇~

我是 ,一個喜歡數碼的互聯網科技作者,歡迎關注我,一起交流互聯網科技動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