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學啥總是學不會呢?

醉心創作


能提出這個問題,證明你是努力了,但是努力並沒有效果。那麼,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①學啥啥不會,是不是學的東西太多了,多而不精呢?想學的太多,往往會顧此失彼,精力過於分散是很難取得效果的。可以考慮著重一方面的能力去突破。所謂360行,行行出狀元,擇一而深耕。

②如果選定了某一行業,問一下自己用了多少精力去學呢?不要告訴我還沒怎麼努力就說學不會。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專注,集中精神去面對,注意力不集中同樣嚴重影響學習效果。

③學習的過程要有反饋。不會可以多練習,一遍不會兩遍,兩遍不會三遍。一萬小時定律不是簡單重複的練習。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反饋信息,看看自己有沒有錯,哪裡需要改進,怎麼改,要付諸思考與行動。


靜水流深Lv


學啥都學不會是有原因的。

人是有先天差異的,自己1米5的身高,非要跟姚明比籃球,必然自受其辱。生來就眼不明,耳不聰非要開飛機肯定是一事無成。所以教育強調因材施教,要選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培養接班人也要選對苗子。先天條件是基礎.是前提。有志者未必成功,要選對才行。

常言道,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要在人前顯貴,就要背後受罪。那些能工巧匠不是白給的。那些科學家一輩子可能就做了一件事。這道理很淺顯,不必多說。

第三,不是每件事情都可以自學的,有些必須要師傅引導。乾卦說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是說剛初茅廬需要有人引導。又說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是說事業達到頂峰的時候,也要有人輔佐指導。乾卦九五是君子之位,都需要高人指導不可霸道。人類的知識和經驗是傳承的,不可能每個人都從原點開始。

最後要懂得很多事情不是一個人完成的,要注意發揮群體的力量。人多力量大,團結就是力量,這是非常淺顯的道理。

人的知識,能力是一個長期修煉過程。道可以頓悟,能力卻不行。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是必須的。成功需要錯綜複雜的條件,缺一不可。不然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成功人士了。


老梁139490047


我認為有的人學啥總是學不會,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沒恆心。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有些人學東西永遠都是小孩子玩過家家,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怕辛苦,耐不住寂寞。做不到“心往一處撲,力往一處擰”。

二、被動學習。一個人學啥總是學不會一定是他的老師架著他學習的,自己缺乏學習的熱情。自己不主動,提不起勁,相當於把要學的東西拒之門外,神仙也教不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對某件東西興致勃勃滿腔熱情,學起來就會如魚得水,事半功倍。

所以一個人學東西最好找自己熱愛的,“臭味相投”的,往往,“天才”也是這樣誕生的。


小夥有話對你說


首先,學不會一個東西,可能是自己選擇學習的東西並不適合自己的腦回路和認知。高估了自身學習能力和接受度。

然後,自身不夠聚焦,時間規劃不合理,高估自己時間管理能力和抗壓能力。

最後,跟風報名,報名之後就是終點,學習從未開始。不願花一分一秒時間在學習上,也不捨得花費精力在學習內容上,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以至於啥都沒有學到。

希望對您有用!


婉秋夫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肯定有比別人強的方面沒有發現。


用戶5417201014900


有點人記憶力不好我覺得,有的是執行力強,有的人是思維比較活躍,有的人是動手能力強,人各有差異。優點缺點在於發揮了。


外來媳婦洋洋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所以沒有學不會的事,只有不用心的人


牛魔王的老媽


那是沒用心學.


鋼鐵41017381


我覺得沒有人是學啥啥不會的,主要是他自己想學與否。如果一個人真的下決心要學一樣東西是沒有什麼困難會難住他的,關鍵是他的心思在什麼地方。


梁木子


非人道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