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已經緩解,清明節馬上到了,往年的人潮還會再現嗎?

逍遙樂遊記


個人認為:新冠狀肺炎疫情雖然已經緩解,但並沒有得到徹底解除,這次病毒性疫情傳播十分勵害,規模範圍之廣,即世界性大災難,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高度重視,掃墳祭祖雖然是孝道,但在特殊時期,我們活著人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已故親人所希望的,預計今年清明節往年潮會大大的減少,大的交通運輸客車還不宜流通,長途聚集返鄉,這樣會帶來很大的隱患,使我們 前功層棄,得不嘗失!


伾山風水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掃墓,祭拜祖先節日,往年都會有大批人去掃墓,一時間公墓人山人海,交通堵塞。

今年受疫情影響,掃墓祭祖的方式會多元化,有些人會提前或推遲去掃墓,當然是戴口罩的,否則到時候政府也會出手干預,不會讓群眾成群結隊去。

還有就是會在家中或者河邊祭拜。我們老家,往年有人去百年以上的樟樹祭拜,我想今年會有更多人去樟樹祭拜,總之不會在公募扎堆。

好了,我的回答就這些,希望我的回答能讓您滿意,謝謝!



風隨心動vlog


不會的。危險並未消除,儘量減少外出

.

五一之前,不管別人怎麼說,防控怎麼降級,儘量減少出門次數,出門帶口罩,進門消毒,出去買菜一次多買點,不要天天出去,在家運動,必須上班的,單位和家兩點一線,別亂逛,單位工作時刻警惕,口罩帶好,別坐公交,別上飯店,別串門,原因在於:

一、到現在還沒有特效藥;二、治療好的出院後還有反覆;三、每天還是百人死亡;四、無症狀患者的存在;五、病毒發源地不在武漢;六、疫苗最快4月底才臨床試驗,成功否還要驗證半年;七、病毒排查試劑盒有效率才百分之五十;八、最長潛伏期有達到27天的;九、新冠病毒可能會與人類長期共存;十、該病毒不光影響肺部和呼吸,對心臟等其他臟器也有嚴重影響;十一、其他國家確該人數也在迅速上升;十二、口罩當前還是很難買不到,去醫院除急診和發熱呼吸科外,其他科室得預約。

因此,每個人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國家放鬆控制,允許人員流動,那是考慮國家經濟方面,沒辦法再封村封路封小區。年前各類生產企業屯的庫存也即將消耗殆盡,不開始生產,人們的日常生活所需接濟不上,要保社會穩定,必須開工復工。但是不代表這場戰役結束了,老人們身體弱,有很多基礎病,要少出門,在家做運動,這個時候要生病,醫院診所都難進!



經濟信息速遞


導語:2020年清明節正好還處於疫情期間,因此對於是否能掃墓問題有待商榷。那麼2020年清明節-疫情期間還能掃墓嗎,清明節倒計時幾天?農曆三月因暮春三月,鶯啼恰恰而得名。那這個美麗的月份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一起到水墨先生網2020年農曆三月專題看看吧。

2020年清明節-疫情期間還能掃墓嗎?

2020年清明節正好處於4月4日,按照現在的情況來說那時候疫情還未完全退去,因此是不建議2020年清明節去掃墓的。

畢竟清明節掃墓一定是人員聚集,這樣非常不利於疫情的控制,因此還是不建議外出掃墓。

同時由於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因此可以錯開掃墓時間不必扎堆擁擠。

不過現在距離到時候還有一段時間,還無需過於著急。先等著疫情的控制情況,同時也能夠坐等相關部門的通知,故2020年清明節疫情期間能否掃墓還有待商榷哦!

清明節倒計時幾天?

2020年清明的日期:

2020年04月04日 星期六 (庚子年(鼠年)三月十二,距離2020年清明還有35天)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過清明節,比如越南、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

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2)。

關於清明節的歷史淵源: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

清明節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

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

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上古干支曆法的制定為節日形成提供了前決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

據考古發掘,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現了萬年前的墓葬,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萬年前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為與禮俗觀念。

“墓祭”禮俗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清明“墓祭”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昇華。

清明節俗豐富,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

清明節不僅有祭掃、緬懷、追思的主題,也有踏青郊遊、愉悅身心的主題,“天人合一”傳統理念在清明節中得到了生動體現。

經歷史發展,清明節在唐宋時期融匯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胖子會變瘦


清明是我們中國民族的一個傳統祭拜祖先的節日,一般是每年的公曆四日五號左右。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在外打拼的遊子們有一些不方便回家或者不能回去,但祭拜祖先觀念是不變的,所以人們有可能與往年祭拜的方式略為改變。現在有一種網絡的祭祖方式,用戶可以按自己的意願上香燒紙錢上祭品留言表達對先人的懷念;還有一種定帶一柱清香到寺廟裡祭奠先祖;也有的買動物放生,寄上自己的思念等等。總之,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


壯鄉彥子


雖然現在新冠肺炎疫情有所緩解,但它還未意味著結束,況且現在國外疫情正處於爆發,我們國家也由輸出轉為輸入,因此說我們還是處在有風險的階段。

既然說有風險,我想我們還是需要防範的,畢竟我們也努力了這麼久,怎麼能將之前的一切努力付諸東流呢?更何況由於疫情帶來的影響,我想人們也有一定的壓力和心理恐懼,因此我覺得今年的人潮應該會有所減緩,不會如往常那般。


小豆芽3790


不會和往常一樣那麼多人,有的地方已經開始禁止清明踏青了,因為肺炎的瘟疫還不是很穩定,最好還是少聚集,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7080影院


以目前形勢來看應該不會出現大的人潮,目前各地政府都在陸續發佈公告,繼續對陵園等場所進行封閉,所以今年應該不會出現大的人潮,畢竟現在疫情還沒有過去,我相信我們老百姓還是會響應國家號召的。


S一帆


應該不會。因為新冠狀肺炎瘟疫雖然緩解了,但國內國外還沒有完全消滅,我們出門還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戴上口罩,可以去上墳掉念先輩們,但不能聚歺。因為聚歺容易感染這樣那樣的疾病。


愛我中華英


今年因新冠肺炎的影響,好多的地方已經通知禁止上墳祭祖,所以往人的人潮不會出現,清明節以別的方式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